作者 | 李核桃
前几天去朋友家,她的一双儿女正在“斗嘴”。
姐姐说:“你的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我都没办法跳舞了,你赶紧收起来。”
弟弟说:“一会儿妈妈会收。”
姐姐说妈妈每天很辛苦,不能老让妈妈收拾,自己的事自己做。
弟弟又说:“那就你收,爸爸说家务活儿都是女人的事。”
姐姐当然不干了,姐弟越吵越来劲。
朋友就数落她:“你是女孩,又是姐姐,将来做家务的时候多着呢,为这点小事就跟弟弟吵,太不懂事了。”
令女儿把玩具收纳箱搬过来,搬完又让她拿扫帚扫扫地。
看着弟弟得胜了一样做鬼脸,我突然想到了陈铭一番话:
“我其实并不反对从小做家务,但不只是女孩学,男孩女孩都得学。”
贾玲在宣传《你好李焕英》时提到一件事:家务都是妈妈在做,但妈妈从来不让她和姐姐做家务。
因为妈妈觉得,女孩子从小做家务后,未来去婆婆家会一直做家务,很辛苦。
很多网友发弹幕表示赞同:
“我爸/妈也是这么说的。”
“我奶奶也是,都不让学。”
甚至有网友说:“我这么大不会做菜,我妈说不会做也好,免得什么都叫你做。”
作为一个女孩妈妈,我愿意教她学做家务,是希望她将来离开父母的庇护之后,依然能够照顾自己。
但我绝不舍得,让她以做家务的方式取悦别人。
《陪你一起长大》中的林芸芸就是一个天天做家务、照顾孩子的妈妈,老公天天数落她不挣钱,什么都不会干,很不尊重她。
可当她想要摆脱家务走出家庭时,老公又说她在家里料理好家务就行。
他是真的希望妻子出去工作吗?
不,他只是享受这种被妻子“当大爷伺候”一样的感觉。
《少年说》中有一个妈妈让女儿做很多家务:洗碗,洗衣服,打扫房间,做饭……
女儿有时候想休息一会儿,妈妈就数落她:
“你以后嫁人了,难道还要你的老公来帮你做家务吗?”
“女孩子就要多做家务。”
女孩很不服气地反驳:“我老公,为什么就不能帮我做呢?他如果对我不好,我为什么还要嫁给他呢?”
一句话喊出万千女同胞的心声,堪称中国最需要的呼声!
世世代代的女儿,小时候被要求学做家务,长大后做家务相夫教子,然后再教育下一辈女儿学做家务。
做家务,就像一个粘性极强的标签,钉在中国女人身上。
习惯了不做家务的男人,偶尔做一次家务还遮遮掩掩的,不敢让别人知道。
但实际上,更需要学做家务的,反而是男孩。
看过一个小短片,一个中国留学生到美国留学,想做一道番茄炒蛋。
可他打个鸡蛋都能把蛋壳掉碗里,番茄切好大一块,手忙脚乱了很久还是做不好,只好打电话求助妈妈。
妈妈只好起床到厨房里录了一个番茄炒蛋的视频,手把手地演示给他看。
国内此时正是凌晨4点多,年迈的父亲也被厨房里乒乒乓乓的声音折腾醒了。
多少男孩,离开妈妈的帮助后,不会做饭、不会叠衣服、不会收拾房间。将来有一天他离家求学、或者去外地工作,谁来照顾他吃饱了没、穿暖了吗?
从小没做过家务的男孩,心理上也难以独立。
我外甥去年上初中,开始住校,第一个月各种不适应。
妈妈为他准备了5条内裤、10双袜子,方便他轮换着穿,但一个月30天,怎么也做不到每天轮一条、一双。
他从没洗过衣服,袜子和内裤就脏着穿,最后一双袜子硬是穿了两个星期,回家脱掉,硬得都能立起来了。
而且,住校生每天要叠被子、整理床铺,虽然入学时妈妈手把手教了他一遍,可只看一遍怎么就能学会?
因为整理不好内务,他连续几天都被生活老师批评,把孩子难为得,在电话里向妈妈哭起来。
教育专家画云博士说:“爱孩子和爱其他的珍爱物件或宠物不同,珍爱的物件或宠物要保留在身边,欣赏爱惜。可是爱孩子却是为了有一天让他们离开我们,并时刻为他们的离开做准备。”
男孩最需要的准备,是离开父母后,能够真正独立。
看过一个公益广告:老公下班回家就玩手机,老婆在厨房做饭洗碗。老婆不高兴,数落他不关心自己。
老公却说:“女人不都是这样干活吗?拖拖地,洗洗碗什么的。我上了一天班很忙,下班就想好好休息。”
老婆说:“我也上了一天班,我也很累,我也想休息。”老公无言以对。
家务的问题,从来不在于“谁来做”,而在于怎么看待这份责任。
就像王安忆《关于家务》中说的:
“以前,我是很崇拜高仓健这样的男性的,高大、坚毅、从来不笑,似乎承担着世界的苦难与责任。可是渐渐地,我对男性的理解越来越平凡了,我希望他能够体谅女人,为女人负担哪怕是洗一只碗的小小的劳动。”
家务,绝不仅仅是家务技能本身,还是责任心的体现。
这份责任,不但属于女人,也属于男人。
家务,从来都不仅仅是家务那么简单。
田亮曾经说过:“希望孩子能够在做家务中,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学到生活的技能,还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何乐而不为呢?”
家有男孩,更要教他做家务。
本科毕业于北大、研究生毕业于清华的学霸李永乐,曾在一档综艺中提到,父母当年没教自己做家务,以至于他现在很多生活常识都不太懂。
因为他家空调每到夏天就坏一次,年年如此。
有一年他实在受不了就打电话报修,维修师傅折腾了两个小时才发现问题的根本:他家遥控器没电了。
他不好意思地承认:我的劳动能力挺差的,从小就不会做家务,长大了之后就连一个遥控器没电了这么简单的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
小时候,父母已经帮他安排好方方面面的事了:饭给你做好了,衣服给你买好了,房间也给你收拾好了,自己根本不需要想这些问题。
这就造成他从小到大虽然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但自理能力比较差,就算不需要亲自做饭、去餐厅点餐,他也不知道点什么、该怎么点。
人生就是生活,不会做家务的男孩,也会因为缺乏家务常识而失去很多。
看过一个视频,有一个女孩要求与弟弟平分家务,弟弟却不肯。姐弟俩吵来吵去谈不拢。
主持人问:“你们平常在家,爸爸妈妈的家务是怎么分配的?”
原来,是妈妈承包了全部家务,爸爸什么都不干。
弟弟很心疼妈妈这么劳累,妈妈也很心疼女儿过于懂事,母子三人一时不知道怎么解决。
主持人一语点播三人的困境:
解决你们全家的关键,不是让你弟弟做,而是让你爸爸做。
爸爸分担一半家务之后,妈妈就会轻松一些。
爸爸的言传身教也会传给弟弟,弟弟就知道男人在家中应该承担哪些事。
看着抹泪的女儿,爸爸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不称职,决心以后也多做点家务,给儿子做好示范。
爸爸答应做家务后,弟弟也从一开始“结婚后让老婆做家务”转变成“一人一半”。
一个父亲的转变,给儿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
男孩能否做家务,主要看父亲在家有没有做家务。
会做家务的爸爸,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理解他人、独立的暖男。
—— End ——
作者:李核桃,社科图书编辑,正走在婚姻路上,探求着育儿密码。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