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着成为富一代的深圳妈妈们,也会焦虑“鸡娃”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一线城市中,最出名的要数海淀妈妈、顺义妈妈和上海妈妈了。身处不同区域的她们,有着各式各样的标签和育娃方式,她们的故事我们也看的乐此不疲。但当我们眼光往南方看去,深圳的妈妈们又在做什么?面对焦虑、择校、鸡娃,她们又是如何看待的?今天我们聊了三位深圳妈妈,看看她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作者:爱娃

本文原文来自:爸爸真棒

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

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提到深圳,你第一个想起的是什么?

是全国最贵的房价?是文化沙漠?是有钱人很多?

深圳特区已经成立40周年整,这所中国最南端的城市因它城市的年轻化,天价楼盘,和“全民搞钱”的务实气质,频频冲上热搜。

但和深圳造富速度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深圳教育略显尴尬的地位:学位紧张、学校稀缺、不到50%的中考升学率……深圳的家长,想必也不好当

在全国范围内,深圳的国际化学校发展也显然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后。直到这两年才开始发力,诸多海外名校如哈罗、爱文、荟同纷纷落地鹏城,截止到2020年,深圳的国际化学校总数已达到了近80所

新学说

深圳速度,不容小觑。那么,和帝都妈妈的挥斥江山,魔都妈妈的善于研究不同,深圳妈妈们又是怎样一群人?

我们有幸和三位(深藏不露的)深圳妈妈深入聊了聊她们的教育观点。

*以下人物均为化名。

陈菁,低调的双学霸妈妈,两个孩子都在高中阶段选择了国际学校,都是内驱力十足的娃。

Stephanie,职场精英妈妈,留美教育硕士,从事教育行业,孩子美国出生,回国后经历了公立学校,后转入国际学校。

Zoey,创业妈妈,深圳中学校友,英国留学。两娃都在国际学校低龄阶段。

01.

公立、国际、民办

深圳妈妈怎么选?

我在美国硕士读的就是教育,回国后又在做早期教育,从瑞吉欧、蒙特梭利到华德福都很熟悉,孩子又出生在美国,一开始我肯定是希望孩子走国际化道路的

孩子爸爸是腾讯高管,他自己就是一路国内体系出来的。回国后,我们家庭的教育观点就产生了分歧。我倾向于国际学校,但是我先生就觉得公立学校很好

刚回深圳时我们去了公立学校,但最后还是离开了。并不是说公立学校不好,首先我觉得那时的家长群体就挺好,是非常互助的一个高质量社群。而且家庭的稳定度很高,46人班级的离婚家庭只有1个,相比之下国际学校的家庭离婚率在一些学校能达到30%以上。

我感觉公校的家长本身就是高考的受益者,所以对于传统教育路线的认可度非常高。据我观察,大部分国企、IT行业的人都倾向于走公立名校路线。这可能跟他们的成功路径依赖有关系?

我们最终离开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整个的评估体系,我觉得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不科学,太唯分数论了。

最近听说朋友的孩子学校要考800米跑,考核方法还是跟我们几十年前一样。他家小朋友跑完已经累得要被抬走了。大家都觉得这种考法不合理,但是没法改变。

我们可能比较特殊,我更注重的是对孩子成长模式的培养。其实培养模式无非三种,就是国际学校、 “双拼”(两条路兼有)、或者公立学校,像我自己算是一个“小双拼”了。

其实无论选那一条路,只要大方向定了,我就不会再去比较了,因为我相信苹果的种子可以培养出最好的苹果,梨的种子可以培养出最好的梨

儿子7岁的时候,我为他选择了SWIS(深外国际部),因为我看到它的IB体系已经满足了小朋友走国际化教育路线的需求。

但后来深圳出了一批新兴的国际学校,遇到了一个朋友是爱文的股东,给我介绍了爱文的情况。后来就把女儿送去了爱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爱文深圳校区周边社区

之所以选择爱文,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觉得爱文的教育模式很紧凑,学校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排队、举手等生活细节上,而更注重在学校里把成长模式、学习能力的东西满满地交给孩子。

儿子和女儿的两个学校,我觉得他们都能在各自的学校里获得很好的成长

我的两个孩子都大了,从结果来看可能算“过来人”。但是我真的不是很懂教育,特别是跟前两位妈妈相比。我们家教育路线都是孩子自己选择的

女儿在公立学校读完初中后,先去深中读了两年,然后又去深国交读了两年,她是体验到了公立和国际学校的课程区别。儿子也是在公立学校读完了初中后去的贝赛思。

给两个孩子转轨的原因主要是他们体育都不太好,特别是跑步,测验都只能拿十几分(满分30),如果一直走公立,肯定要影响中考成绩。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给他们走国际学校的备选方案,就是如果他们愿意走公立,就要想办法训练体育成绩,做个突破。如果愿意转国际,也可以转。

关于学校,我没有去做太多的对比和参考。像我女儿初中毕了业后都是自己做学校研究和比较的,考深中、深国交,都是她自己做的决定。儿子的话是初二就去了国际学校,因为他觉得我可以天天去运动,但是你不要逼我一定要达到多少分,中考体育给他压力太大了,正好他有同学去了贝赛思,所以初二他也决定转去贝赛思。

我把选择权交给了孩子,但是也做了“备份”,我能做的就是帮他们“托个底”。

02.

深圳的妈妈焦虑吗?

听完陈菁的故事,所有人都不淡定了。这就是学霸的妈,天使的娃阿!

我们问她:深圳的妈妈都像你这样不焦虑吗?

第一我觉得可能跟年代也有关系,我是在座最年长的,我们那个时候真的不像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我现在在闺蜜群看到她们娃幼儿园就在开始上各种培训班,我都不敢发话,因为我家孩子从来没有参加过。我真的是很同情现在的孩子,但可能也是环境造成的,家长们也没办法。

我女儿小时候学了1个月钢琴,4年的小提琴,后来不想学了,我也没有强迫她。但是我鼓励她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每一样都接触一下,不是说每一样都要考个级回来。

包括她的专业,学文科很多人都说没出息,找工作很难,但是她喜欢,我们也没有给她任何这方面的负面暗示。

如果是我参与太多,而我又不懂的话,她自己可能也会很焦虑,所以我一直比较放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二,我觉得我们全家都喜欢读书,这可能影响比较大。女儿从小喜欢各类小说,什么马小跳曹文轩小学她就全读完了。儿子喜欢读科学类的漫画书,关于数理化的漫画书他几乎全买了。他们买书方面我从来不限制,要看啥就买啥。

我先生对孩子教育参与度就更不高了,家长会也没怎么参加过。但是他起到了一个榜样作用,就是他喜欢阅读,他从大学毕业后就每天保持在家里有两个小时的阅读,孩子也跟着读书,所以我们家花钱最多的地方也是买书。《世界通史》我们家有三套,一人一套。

现在儿子也马上要申请大学了,他已经给我们约法三章:爸爸妈妈你们不用给意见,不用吭声,到时候你们听听我的选择就行了。

和陈菁的感觉不同,我感觉现在的教育内卷还是很明显的,不单是公立,其实国际学校也卷,只是卷得不一样而已

就拿前几天我参加的哥大新生妈妈的分享会来说,那次去了40个家长。一开始那位妈妈还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引导她的,结果最后变成了所有家长都急着问她到底用的哪家留学顾问,还要抢着进顾问群

其实那个孩子之所以被哥大录取,很重要的原因是她文书里一段公益活动的经历,触发了她内心的改变,是那段经历让她显得很特别。但是妈妈们根本听不进这些,只想追问孩子到底学了什么的“秘籍”。

妈妈们的焦虑就来源于她们想照搬所有的成功经验到她们自己孩子身上。

每家的孩子都不一样,“抄作业”可能是家长觉得最省心的路径,但是最短的路可能是最长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3.

焦虑到底来自哪里?

我身边的妈妈们焦虑的大多是就这么多教育机构,我到底选哪一家?我觉得跟整个大市场的风气很有关系。我本身是从媒体行业转教育的,我觉得媒体也营造出了大部分的焦虑。

不过,转到国际学校以后我们反而有了一个新的焦虑——怕孩子在国际学校太宽松了,导致他不爱学习只爱玩,以后吃不了苦,承受不了压力。特别是孩子爸爸对此很担忧。

我在教育机构里也遇到过类似场景,比如一个孩子刚来上课不适应,哭得厉害,中国的老师不会安抚他,而是让他自己哭,在国外的话老师会介入,给孩子引导,平复孩子的情绪。

我跟一个家长说过这个例子,那位家长就说,我确实觉得那位老师做得不够,但是有多少孩子毕业后工作了,会遇到像老师这样去疏解他的领导?

我们并不希望孩子在这种高压的环境长大,但假如环境就是如此,那我们就要让他具备以后面对现实的技能,而不是长在一个肥皂泡里面,那以后会很惨。

我一听,非常有理,把我说服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确实是,以前有一段时间我们会觉得西方的理念特别好,尊重个体,但是现在看很多东西在中国不接地气。而且现在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豪感也越来越强了。

我刚好前段时间跟一个耶鲁大学的朋友交流,他从小在上海学音乐,后来考上了耶鲁的研究生,回来后在上海做了一年多的偏公益类的金融,然后又来了深圳,他决定考博士,然后把西方的音乐和中国书画结合起来。

说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我觉得社会是多样性的,永远存在不同的群体,公立学校出来的小朋友会融入公立学校的社区,私立或国际学校的小朋友,最终他融入的也只是一个更加国际化的社区,取决于你给他的培养方向。

确实你在国企里工作,可能领导不会照顾你的情绪,引导你,但如果你选择的是国际化的教育,你照样可以找到国际化的企业,就是那种给与个体比较多关怀的环境其实社会就是多样性的,家长帮孩子最终选择的方向,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不同的社区里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4.

深圳的教育生态

一直都说深圳的教育资源特别稀缺,那么深圳的教育生态怎么样?

我觉得最开始深圳的基础教育还挺好的,2005-2010年的时候,很多深圳的学校还挺多元,学业压力也不大。

你知道我们深中当时上什么课?像金鱼课、木工课、烹饪课、缝纫课、摄影课,啥课都学。

那阵儿深圳确实走在前沿,内地还在比较鸡娃的时候,这边就比较多元化。

我是18年回来的,我在国外待了4年,回来以后觉得深圳变化超大,一下子出现了很多美国硅谷才有的潮流的体育俱乐部什么的。商业发展的速度超乎我的想象。但是公立教育的整体质量可能还是比较滞后

比如我看到有的公立学校,给学生上批判性思维课,居然还有标准答案。这就是形式主义呀。

就像深圳的家长,可能已经是放眼全世界去找最好的资源了,美高就读率也是很高的。但是教育的发展速度有点儿没跟上。

我觉得过往深圳的最好教育资源还是集中在公立这一块,但是选择随着出国的家庭越来越多,这种国际与公立的分化也一定会显现。国际学校会越来越热门,你看深国交刚刚发布的录取率连10%都不到。现在因为疫情,海外还有学生回来竞争名额。所以我估计国际学校的门槛会越来越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5.

对现在的学校满意吗?

我觉得深圳国际学校很多妈妈的焦虑点倒是不在学业上,而是很注重学校的态度和服务,有点带着消费者的心态

比如前段时间我知道有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在班级里去讨论人体的私密部分,其他妈妈非常不满。但学校后来怎么处理的?就是发了一个邮件说这种事情很正常,其实妈妈不需要过分焦虑这件事,也不需要放大。

我自己也觉得学校的处理方式没有很好,但站在他们的角度,难道要开除这个学生吗?还是说给这孩子一个机会?其实我也很矛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公立学校就不会有这种消费者心态,公立学校的家委会是为老师工作的,私立学校的家委会是为学生们发言的,要资源的,这两个一对比就能看出来

但有一点,既然选择好了大方向,我就不会摇摆。我就算选别的学校,也只会在国际学校里去选,肯定不会再回公立。

我身边摇摆的家长挺多的,通常我观察这种家长有摇摆的,不在于孩子本身好不好,而是在于他把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较后产生的“不够好”的心态,于是他就开始摇摆了。

其实在一个方向上好好地培养,孩子一样也会很优秀。

我是这么想的,国际学校的整个体系是降低你焦虑的,没有排名,有大大小小的鼓励机制来保护孩子的自信;公立学校的体系就是制造焦虑,天天发排名,好学生有光环,成绩不好的孩子不受待见。这一点公立与国际是很大的差别

但是是不是走纯国际路线就行呢?我们在国外的时候也发现了,包括亚洲男孩是处在生物链最底层的问题。

所以我判断,我家孩子可能最后还是做国际型人才。中国文化是不能丢的,以后无论从事商业或自己创业,他要必须能接地气。

所以最终还是给他走了双语体系。能多少在认知层面都接触一下,现在学校的课程体系文量比较多,一周9节课,至少保证一定量的中文基础。

当时我儿子从深中转到了贝赛思,因为他说贝赛思有很多同学,我就让他自己选择了。到后面深国交可以考试了,我问他要不要去,他说还是要在贝赛思,因为在那里有朋友,各方面也有自豪感。他性格不是那种特别外向的,不想再适应新的同学和环境,我就尊重他的决定

但在贝赛思如果GPA到了高年级跟不上的话,确实压力会很大。

不过我儿子学业上没有困难,他是理工科思维,喜欢说自己去搜资源,比如去研究上什么夏校、竞赛,都是他自己去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6.

想走国际学校这条路的家长

在变多,还是在减少?

我觉得好像是慢慢有点变少了。反正我身边坚定想去国际学校的,现在可能都不提了。但是已经在国际教育体系内的,也退不回来了。你退回去之后,想要在体制内升学有竞争力也很难。现在特别是疫情,对整个国际大环境的信心指数也还不够。

还有的家长是因为担心在国际体系里孩子中文学不好,或者文化理念上的认可不够。

我认识一个家长娃在贝赛思幼儿园,孩子在里面很开心,但是中文真的不行,后来又退回公立幼儿园去了。

我也会觉得数理化公立学校还是要扎实一些,我儿子也是读完7年级才转的,他跟一路国际学校上来的孩子相比在数理化上要强一点,但英语要弱一点,当然半年时间就赶上来了。但是过了两年以后,他也明显感到自己不太愿意读中文了,更愿意读英文小说。

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情况,这似乎也是一个必然。不过也有人说,双语体系的孩子一定是英文比体制内的好,然后中文比纯国际的要好,要看你怎么比。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孩子爸爸就一直担心孩子走了国际路线后没法高考。但是我觉得高考这件事其实就是一个刷题工程,它是一个有时间有方法就可以去攻破的东西,只要你保持一个爱学习的状态,到时候我们就拿一年时间去攻克它好了。我觉得上一个一本是没问题的。

但反过来,如果你一直在这个唯分数论的体制下,最后他考上了北清复交,但是他不爱学习,和你没考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你培养了他爱学习爱生活的能力以后,只不过就是再多付出一年半年,把高考变成一个任务就行了嘛。但是你看现在的孩子,恨不得从幼儿园就开始为高考做准备,他没有为他的人生做准备,这肯定是不行的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7.

梨子和苹果

能在一起合作吗?

不过无论是公立还是国际体系,它确实就是两个篮子,培养了两套人。一道数学题,公立学校就是只认一种解法,国际学校就是要考你解法是否足够多。完全是两套思维。这也是我们总诟病的,我们出不来创新人才。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像我们这些人也是公立出来的,我是宣扬国际教育,但是我也是公立出来的,我们也没有说完全没有创造性思维对不对?

所以也不是说就公立学校培养不出来有创造性人才。

就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大,而且教育承载了太多的东西了,感觉家长把教育放到最优先的位置去了

对。其实人才也是,肯定有做事的,有创造型的。其实现在的问题是创造型的人和做事的人不会合作,也就是梨和苹果不会合作。假如说苹果是公立(学校的产品),梨是私立(学校的产品),苹果自己有合作,梨自己也有合作,但是梨和苹果之间不会合作。如果说我培养的是中国未来的精英,但都不了解社会真实的需求是什么样的,也是空谈。

在国际学校里也是一样的。比如中方和西方员工,西方员工多半是创造性思维的,中方员工就是那种传统性思维的,就是两派总是磨合不好,所以运营上每个学校我估计都是会存在很多问题的,但其实他们都各有各的道理,我们现在有很多海归也是出现这种问题。

在美国也一样,藤校里读美高的和美高的玩,大陆生和大陆生玩,ABC跟ABC玩。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也特别强,不会特意地想去融合圈子。

不过我觉得这种现象在深圳应该可以先破冰。因为我看到这里的财富人群来源特别多样,有企业家,有高薪精英,也有拆迁户。大家的心态也很平,城市也很年轻。所以也可以在一起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8.

深圳妈妈

理性大于焦虑

虽然只是一个小范围聊天,采访的最后,我们编辑部还是对深圳妈妈们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首先,深圳人民起点真的是特别高,虽然国际教育这一块步子可能慢,但是她们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视野非常广阔。

其次,跟北上的妈妈们相比,她们确实是“理性大于焦虑”。不管身处哪个圈子,她们都非常知道自己要什么。

可能其中一位妈妈的总结最能道破其中的天机:

深圳的父母其实大部分还是忙于“搞钱”,忙着成为富一代。创业的、职场的,也不是一定非要多有钱,但是大家都希望通过钱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把创新的东西给实现。

社会最终能胜出的是创造价值的人,而不是消费价值的人。如果已经实现了温饱,那么还是应该往下一个方向努力一下,成为一个创造型的人才。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鸡娃不如激自己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