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奇怪,我家孩子性格开朗,怎么可能会得抑郁症呢?其实现在的孩子懂得很多,很多孩子都懂得掩饰,有多样的面孔。
在学校面对老师是一个面孔,回家面对家中又是一个面孔,而独自呆着的时候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所以很多时候,家长并非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有很多孩子跟我说,不知道该怎么和父母相处。总感觉父母在很多地方一点都不会顾忌他们的感受。
比如说在大庭广众之下,和别人讨论自己孩子的成绩。总是在外面面前表现一副恨铁不成钢,特别是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成绩好的,更是恨不得在大街上就狠狠的揍自己孩子一顿。
前不久,李连杰小女儿在网上自曝抑郁症复发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李连杰17岁的小女儿Jada,在社交网络上自曝,自己曾有一段长时间的抑郁及焦虑,最近因为疫情隔离,抑郁症再度复发。
Jada呼吁大家,在疫情期间,多留意身边人心理、情绪有没有出现问题。
看着照片上笑容灿烂的Jada,网友们表示不解:有钱有资源又有美貌的人,也会抑郁?
有些网友甚至直接说她“矫情”。
是啊,Jada身为星二代,家境优渥,自己也特别优秀,16岁考进最好的高中,才貌双全的她,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可刚刚17岁的她,却深陷抑郁症的漩涡。
我们总以为,抑郁症似乎只发生在那些生活悲惨的成人世界。
实际上,抑郁症才不管贫富、不挑年龄。
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来,儿童期重型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4%,青春期上升到4%-8%。
我国目前约有20%的少年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也就是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
抑郁症真的没有门槛,也不是成年人的特权。
它就像个魔鬼,游荡在每一人身边,稍不留神就会缠上我们。
为什么连未经世事的孩子,也可能得抑郁症呢?
许多抑郁症儿童在发病初期会有一些不寻常的言行举止。例如,有些孩子会说一些看似成人的话,比如“生活无聊”,“死亡结束”。此时,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发现孩子们早期的“痛苦信号”,他们会关上心扉的窗户,以后很难治疗他们。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沉入抑郁的阴霾?
青少年抑郁症的患者通常在生活中与父母、同胞、同辈关系不和谐,从小缺乏父爱母爱,或是在相处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经常发脾气或使用暴力。
另一方面,目前离异家庭越来越多,父母长期分开,缺少亲情陪护,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型时期的留守儿童,若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引导和照顾,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此外,生活条件越优越,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可能就越高,孩子们小小年纪就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稍微调节或沟通不当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成人有一种自我减压的方式,而儿童对减压的渴望往往被成人忽视或不理解。例如,当孩子说"它并不意味着活着"、"我想死"等似乎是成人的话语时,它实际上是向大人们发出求救信号,但父母要么被忽略,要么受到斥责。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反应非常敏感。儿童在早期表现出的抑郁情绪或心理。当父母发现,如果他们能很好地沟通,找出他们不快乐的原因,孩子就会找到一个渠道来发泄他们的消极情绪和不安,这可以在早期阻止抑郁疾病的发生。
与成年的抑郁症者相比,青少年更易表现脾气暴躁、易激惹、对亲情冷漠、思维迟缓、学习成绩下降、自残自伤等行为。12—13岁是一个抑郁高发期,可能跟小升初的压力有关。之后在经历过中考,累积的压力得不到释放,就容易出现抑郁的问题。
很多家长可以接受孩子身体患有其他疾病时,如感冒发烧、肠胃炎、甚至痛经等发作时身体不舒服的状态,会接纳、理解、照顾孩子,允许孩子休息,直到恢复健康后再去正常学习。
往往有些认识不到抑郁症是种疾病的家长,会主观认为孩子抑郁就是“懒”、“不够勤奋”、“不想努力”、“意志力不够坚强”,认为通过鼓励、督促、要求、施压让孩子勤奋起来,就能恢复正常。
你对一个高烧40℃的孩子说一句:“孩子加油!”他就能好起来吗?
这是不可能的常识,所以,家长只有对抑郁症这种病症有基本的、科学的认识,才能接纳孩子“病了”这个事实。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教育孩子上倾尽全力。
可当“希望”变成了“枷锁”,对孩子来说是苦不堪言的。
热播剧《小欢喜》中,宋倩是一个单亲妈妈,她把女儿英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一句“我都是为你好”就拒绝了女儿所有的要求。
长久压抑而沉重的母爱,让女儿活得懂事而小心翼翼。
最后再也承受不住,严重失眠,整整34天夜里无法安睡,患上了抑郁症。
那一句“我就是想逃离你”,让无数人泪奔,很多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有个孩子说:父母都不知道我已经中度抑郁了,我只想说,别逼我!我也想要优秀,想在班里拔尖。我努力了,可我就是做不到啊!
所以他开始厌学、不合群,跟父母对抗。
当一个人面对的只有指责和打击,就容易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产生“我没有用”的负面情绪。
如果再缺少爱的感情支持、身边人的鼓励,就容易陷入抑郁黑暗的漩涡,走不出来。
于是他们先是失去自信,然后变得自卑,接着开始失望,后来失望一点一点累积就变成了绝望。
而这绝望就像一把利刃把自己扎得鲜血淋漓。
《放牛班的春天》里说:“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这就是对待抑郁孩子的最好方式。
一个人活在爱里,一定会越来越好。
对于因抑郁症休学在家的少年家庭,这些孩子在病前很多是重点中学的优等生,自我要求极高。
当成绩优异的孩子,忽然有一天宣布不再上学,因为“没意思”,之后不仅情绪有异,身体也会疼痛。短短几个月,学会抽烟喝酒,父母无力阻止:父亲只能在他面部表情痛苦时给他一支烟抽,母亲只能在他需要时和他一起喝酒。
在突如其来的心理疾病面前,一切的愿景和家庭秩序都被打碎了,家庭秩序变得渺小。
父母的诉求只剩下“希望孩子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教育具有滞后性,父母长期时间坚持好的教育方法,可能不会马上见效,而是若干年后,收获一个幸福、成熟、积极努力的孩子。
同样,如果父母长期忽略、打压、控制孩子,短期内可能不会看到恶果,而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恍如隔世,再想逆转,难上加难。
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想要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和生命相比,其他的到底有多重要?
有的父母忙于工作,认为我给钱、给你成长的环境,就是好的养育了,有的人在孩子出现网瘾或者其他不良行为之后,觉得可以直接用胡萝卜+大棒的方法,觉得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奖励惩罚就应该能够带来效果。
相信、包容、理解和陪伴,就是最好的方向,而爱是给孩子一生的底气和羁绊。
有个网友说:
“大概5~6岁的时候,问过自己的母亲:‘我的宝物啊,是这个彩色的弹珠,妈妈,你呢?’
她说,‘我的宝物呀,是你哦!’
后来长到20多岁,一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甚至到了觉得干脆放弃生命的时候,我都会想:怎么能死啊,我可是妈妈的宝物啊!”
当孩子心中有了爱的种子,就会发芽,他们就会在一次次成长里愈加勇敢,找到生活的希望。
即便是在孩子最困难,最孤立,最不被理解的时候,他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孤军作战。
有的父母陪着孩子,手里玩着手机,眼睛里看着电脑,脑子里惦记着工作,这些都是仅仅有行为,而没有爱的育儿。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关系,都仅仅停留在行为层面,没有心的沟通、没有爱的交流?
没有情感投入的养育方式,没有情感投入的养育者,最终将养育出情感匮乏、心理扭曲的孩子。
而一个人的脑袋再聪明、学识再丰富、研究再深入,如果离开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如果没有爱,那么再渊博的学识、再亲近的关系也是枉然。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种下爱的种子,和孩子一起扎根,一起成长,一起去爱,然后,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