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在班上组织过一场辩论赛,题目是那道非常经典的:人之初性本善/恶。
那时候的我们不懂辩论技巧、没有资料可查,更对“刚出生的宝宝”这样一种生命状态完全没有概念,全凭着感觉在“瞎说”。但是这个题目我却一直记到现在,我始终相信人性是本善的。
今天看了一部关于婴儿的纪录片,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我心底里一直深信不疑的认知,好像得到了解答。
《北鼻异想世界》是BBC的一部纪录片,我今天说的是这部纪录片中关于“人是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这一主题,是天生就会呢?还是后天习得的?
下面我从宝宝出生开始说,看小婴儿是如何一步一步在“社交”方面成长起来的,在下面的文章中,你也会看到关于“人之初性本善”的答案。
1、刚出生1个星期的宝宝
在我们的认知中,这么小的婴儿每天不是吃就是睡,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当面对不同事物时,他们的大脑会做出不同的回应吗?
神经科学家莎拉·劳埃德·福克斯,她用大脑扫描仪来分析新生儿亚瑟大脑里发生什么?主要研究人们是如何开始成为与社会融合的成年人的。
这是一种非常新型的扫描仪,可以看出婴儿对外面做出反应的速度。福克斯教授给宝宝戴上扫描仪后,给宝宝看两种动图,一种是机械转动的动图,另一种是人脸的动图,然后观察亚瑟的大脑会有什么反应。
亚瑟大脑的颞上后区,也就是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的区域,如处理复杂事物、与人沟通、理解人类情感,接受别人善意等。这部分区域在看机械运动时大脑几乎没有变化,而看人脸时,却做出了迅速的反应。
这意味着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就已经会对人类产生较大的反应,它建立起了日后社交所需的联系和框架。
2、4个月到1岁的婴儿
这个时候的婴儿会迫切想要得到他人的关注。
心理学家艾米丽·琼斯博士做了一个实验,她要爸爸/妈妈先和宝宝开心地玩,然后转头不理他们,一会儿之后再回头看着宝宝,但是面无表情,并且2分钟内不与宝宝互动。
然后观察婴儿对前后互动变化的反应。
小婴儿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伸手要抱抱、有的在吵闹,总之他们在能力范围内用一切办法想赢回关注。
当父母没有反应的时候,宝宝们开始想要去赢得其他人的关注。并且在爸爸/妈妈重新和他们玩闹之后,他们可以迅速采取行动,修补关系。
这个时候的婴儿在社交中,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婴儿与他人早期建立关系不是为了乐趣,而是未来融入世界的基础。
2分钟不理宝宝,并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但是如果长期缺乏社会联系,就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20世纪50年代,热衷于研究母子关系的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做过一个颇具争议的猴子幼崽实验。
哈洛想要知道,如果没有母亲的爱,婴儿能否活下去?
他将猴子幼崽与母亲分开,并且在牢笼中放了一个供牛奶的机器妈妈和一个柔软的皮毛妈妈,他开始以为猴子幼崽会更喜欢牛奶妈妈。实际上,猴子虽然会去喝奶,但是更依赖皮毛妈妈,一旦皮毛妈妈被拿走之后,它们就焦虑不安;皮毛妈妈重新被拿回来后,猴子幼崽会立马跑过去抱着它。
这是一个非常残忍的实验。
我们人来与灵长类基因几乎一样,所以婴儿与猴子一样需要联系。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成长为快乐与自信的人,孩子需要亲密关系和温暖。并且早期与亲密的人建立联系,对生存而言非常重要。
2、一岁左右
这个时候的宝宝会分辨好坏吗?
心理学家娜塔莉亚·加索博士,邀请比阿特丽斯和其他9个宝宝一起看一出特别的剧目,用来观察婴儿是否会对好与坏的行为,做出判断。这种能力对成年人来说非常简单,但是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需要孩子去学习的能力。
这个实验我们能知道,在大人教婴儿之前,婴儿是否就已经拥有了这项能力。
在那出特别的剧目里,有一个想爬山的红色方块,有一个阻止它爬山,并且会把红色推下去的蓝色木块,还有一个乐于助人、帮助红色爬到山顶的黄色。
然后让宝宝选择颜色,结果所有宝宝都选了黄色。在这出没有剧情、没有角色的剧目中,宝宝都选择了代表“对”的颜色。并且小到7个月的宝宝,也是选择的黄色。
这说明,分辨好坏是一种本能,原来这么小的宝宝并不是只能分辨颜色和形状,他们也懂得这些特征构成的故事。
当婴儿看到剧情中得到帮助的红色时,宝宝笑了。你看,帮助别人时,我们也会开心。
看到这里,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人之初,果然性本善”,我们和好人在一起时会更开心,这是学会信任他人的起点,也是健康社会的基础。
关于“人之初性本善”的阐述,后面还有一点可以证明,我先按照宝宝年龄接着说婴儿们的社交发展技能。
3、12-14个月的宝宝
这个时候的宝宝开始要学习交流了,在宝宝开始往外蹦词语之前,还有一项关键技能是宝宝需要学习的,那就是:理解对话的规律。
所谓对话规律就是,一个人讲话时,另一个要停下来,并且等待时间做出反应。如果这个能力欠缺,那么和他人建立关系时,就会出现小困难,还会影响我们解读其他人的意图,不懂得他人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那么宝宝什么时候开始习得这种能力的呢?
米歇尔·彼得教授邀请了5个12-14个月大婴儿来到实验乐园,依次给这些婴儿示范自己与一个被远程操控的小黄鸭机器人对话,然后观察宝宝是否会试着和机器人交流。
结果每个宝贝们都用拍桌子的方式和机器人对话,并且等待机器人回应。
原来这个时期的宝宝就已经理解了对话是如何进行的,并且婴儿得到越多练习对话的机会,就会说得越好。他们会观察对话的规律和对话的节奏,也渴望与他人进行对话。
宝宝用各种办法试图说话,因为这些早期的学语言之前的互动,对大脑的发育非常重要,也在为将来真正的对话而铺路。
这个实验说明宝宝在一岁半以前就已经具备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但是在真正进行双向交流前,大脑还需要发生一个重要的转变,那就是需要发展自我意识
4、17-21个月的宝宝
密歇根大学有一项研究发现,年轻人中,共情感可能正在降低。我们也常常会听到周围人谈论宝宝时,说得最多的就是“现在的孩子真自私”。
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婴儿共情的方式,也许能改善这个问题。
共情能力就是学会理解他人的想法、换位思考。
剑桥大学的加布里埃·麦格会来测试婴儿是否会对别人的痛苦有反应,以及是否会伸出援手。传统观念认为,宝宝在2岁前,在这方面是不会有任何反应的。
但事实呢?我们到底能在几岁孩子身上看到共情能力?
工作人员会抱着一个玩具娃娃,把娃娃放在摇篮床里,然后观察当娃娃哭时,宝宝们会怎么样?
17个月大的孩子,会对哭声做出反应,并且有很担心的表情。这是共情感的初始阶段,他们的情绪会做出反应,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会去找妈妈。
18个月大的孩子看到娃娃哭时,也会有难过的表情,同样也会去寻找妈妈。不同的是,他们已经知道了妈妈可以去帮助娃娃。
22个月的孩子已经猜到这是个假娃娃;21个月的孩子对娃娃非常感兴趣,并且告诉妈妈宝宝哭了。同样,他们很担心,还会拿奶瓶、递玩具给娃娃,他已经能自己想到安慰娃娃的方法。
你看所有宝宝都能感知到痛苦,并且想伸出援手,还会主动去寻找妈妈帮助。
实验表明,即使是小于2岁的宝宝也是有共情感的,共情感是与生俱来的。
但是对共情感做出反应则需要在社会中学习,是父母以及生命中遇到的其他人为我们塑造的,成长过程不一样,他们的反应也会各不相同。
婴儿像海绵,看到什么吸收学习什么,不管是妈妈在照顾兄弟姐妹,还是爸爸帮助了路上的某个人,这些都增加了他们做出反应的可能性。
共情感对于婴儿未来发展各种关系时,非常重要,所以我们父母要特别注意教育的方式,让他们以最好的方式成长,让他们日后能有强烈的共情感。
看到这里,你们一定和我一样,又再一次得到了“人之初性本善”的答案。宝宝在生命的最初阶段里,他们的本能都是趋向于“善”的,至于为什么后来会有好人坏人之分,答案只能在养育者身上找答案了。
5、16-24个月的宝宝
前面说到孩子在与他人进行双向交流前,大脑还需要有一项转变,那就是发展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那它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心理学家基娅拉·布尔加雷利认为当婴儿能从镜子里认出自己时,就开始又自我意识了。
基娅拉·布尔加雷利教授会把几个孩子的脸上弄脏,然后要他们去照镜子,如果他们照完镜子之后会摸一摸脸上的脏印子,说明宝宝知道镜子里是自己。
实验结果发现,16个月大的宝宝没有意识;19个月的宝宝可以认识到,但不是很确定;21个月的宝宝则完全可以认识镜子里的自己。
这说明婴儿的大脑发育非常快,几周内情况就可以发生巨大的变化。
自我意识的发展也会刺激其他的发展,如果宝宝想建立并维持联系,就必须明白其他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且那些想法可能和他们自己的不一样。
上面这些实验让我们对孩子融入社会的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及在发展建立关系的能力方面,两岁前这段时间的重要性。
我一直很喜欢那句话,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长成一个自信又乐观、善良又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