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听名字就是纯属业内深度探讨的专业报告会,但现场却直接变成了一场大型“追星”,只因为这场报告会的主角是西南大学(原西南农学院)校友、袁隆平院士!2021年5月22日,湖南长沙传来噩耗:“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也由此想起了前述提到的整整13年前袁老回到母校时的情景,如果套用当时现场师生的话,那就是“真·天皇巨星来了!”
“他是真的巨星!”
袁隆平那次回到母校是2008年的1月28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赶到西南大学校园时才早晨点过,尽管天飘着细雨,但数千师生组成的欢迎队伍已经把西南大学礼堂前围了个水泄不通。
“袁院士真的只穿15元一件的衬衫吗?”“好想凑到他身边跟他合个影。”“太激动了!我觉得他真的是巨星啊。”在人群中,记者注意到类似这样的七嘴八舌讨论一直没有停过。在这一刻,“杂交水稻之父”就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巨星。
袁隆平每次回到母校都是绝对的焦点
“来了,来了!”激动的声音从袁隆平走下车起就一直没停息过。“袁院士好!欢迎您回母校,希望您常回家看看……”现场不断闪起的闪光灯中,袁隆平很明显对回到母校情绪格外激动,他不断地向现场师生挥手致意。
紧随其后,袁隆平走进礼堂的瞬间,雷鸣般的掌声响起,一直到他就座好才渐渐平息下来。记者注意到,在不足百米的行经路程中不断有学生、老师站起身子向他问好、致意。
专业、幽默都没有少
当天早晨8点半准时开讲的这场报告会名为《超级杂交水稻研究新进展》。
“同学们好,回到母校确实感觉很亲切。”袁隆平讲完这句开场白后,紧接着就是一段非常兴奋的感慨。他说,自己从当年的西南农学院(西南大学前身)离开时学校仅有数百师生,但这次回来获知学校已发展到5万余学生时,自己备感欣喜:“中国现代农业的未来,希望都在你们身上了。”
既然是专业的报告会,袁隆平自然把感慨和煽情缩得很短,在现场很快就进入了正题。专业课题内容按下不表,袁老在现场首先表现出来的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谦虚。尽管在杂交水稻培育领域,袁老的地位已经无需多言,但他在开讲前还是表示“我有讲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话音刚落,现场再次掌声雷动。“太牛了!不愧是大家,这样的风格太迷人了。”
当然,早就在网上引发过多次热议的袁老说话实在、耿直,由此还颇有幽默感的特点,在这次的现场中也显露无余。在报告会末尾,袁老就大秀了一把自己幽默的一面——当他介绍到“Y两优1号”水稻时说,“这品种一结穗就全部倒向一个方向,我们都称它‘瀑布稻’,通常演讲我都是把它放到最后,能赢得满堂喝彩和惊讶的目光嘛!”
袁隆平表示,根据当时的试验成果,杂交稻已能实现仅用6000万亩的面积就收获8000万亩普通稻的稻谷量。“我一直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看到亩产2000公斤的稻种培育出世。这肯定能实现。”
更好玩的是,都知道袁隆平和体育也一直是缘分匪浅,尤其是在游泳领域。所以,当现场有提问提及“如果让你再选一次,培育水稻和成为中国的菲尔普斯,你会怎么选择”时,袁老笑了。他毫不自夸地说,“确实当年我是泳池里的一把好手哦!”早在1952年时的西南地区运动会上,当时在重庆就读的袁老得了第四名,前三名进入国家队,“我差一点就成了专业运动员,幸亏没进去,要不然就不会有杂交水稻之父了。”现场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
现场金句一直没断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一直喜欢体育锻炼,袁隆平的身体一向非常好。在当时的现场,西南大学校史陈列馆的工作人员还向记者证实,袁老常年坚持锻炼,他的体质当年就已够上飞行员标准。据了解,抗美援朝时,空军从西南农学院800多名学生中选拔飞行员。经过严格的体检,只有8个人合格,而袁隆平刚好名列其中。
2016年西南大学办学110周年校庆,袁隆平也曾回到母校开讲
随后,袁隆平不仅参加了空军预备班,还参加完建军节的晚会,准备第二天到空校去报到受训。结果,前线局势缓和,袁隆平才被“退回”了。运动员和飞行员都没干成,这才有了干了农业的袁隆平。
“回重庆了就说重庆话。”在报告会现场,袁隆平不止一次提到,重庆就是自己的第二故乡。讲座结束,袁老上车就座,热情的师生粉丝们都还追到了车窗边,拿出手机相机拍个不停。不少同学都感叹,这完全就是明星见面会的真实翻版,“不过他就大腕多了,管着全世界的饭碗呢!”
更有意思的是,虽然是专业报告会,但袁隆平一气讲下来,轻松的、精干的金句可以说一直没有断过。除了前述提到的“我差一点就成了专业运动员,幸亏没去,要不然就不会有杂交水稻之父了。”“我有讲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他还特别强调,自己的第一信条一直是实践出真知,“想做我的学生,第一条必须要下田,女生也一样!”他还告诉所有学子,电脑和英文也是必备技能。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