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夏天,16岁的何兆武迎来了自己高中时期的第一个暑假。而也何兆武筹备了一个充实的暑假学习计划,可令他没想到的是,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七月底日本人就打进了北平城。
这时候,学习对何兆武来说就是一种奢求,他和他的家人那时面临的是生命安全问题!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决定回到湖南老家。
在抗日战争没爆发之前,从北平到长沙的交通十分便利,只需要从北平搭乘火车到汉口,然后再由汉口乘坐火车即可抵达长沙。
可日本人的速度太快了,占领了我们多条铁路干线!
没有办法!何兆武一家人只好更改回家路线,他们先是到了天津,然后去到了青岛,济南,郑州等地!到达湖南老家已经是1937年的冬天。
与何兆武有一样命运的还有三所大学,它们分别是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为了保留中国高等教育的火种,三所大学沿着平津路一路南撤。
最终来到了云南,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三所大学合并成立了西南联大,那是中国当时最顶级的学府!
1939年的秋天,何兆武凭借着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入了西南联大(为什么选择西南联大?)
第一:作为北平人,何兆武对清华北大还是有着情感的。
第二:教学质量有保证。
第三:何兆武老先生特别钟情昆明这个城市,雨后的昆明天空十分的美,甚至可以让人暂时忘记日军所带来的伤痛!
不仅如此,相较于贵州蜿蜒崎岖的地形,云南有很多广袤无垠的草原,有很多可以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但云南并不安全,因为那时的日军已经占领了越南,日军的飞机会时不时的轰炸云南首府昆明!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学生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防空演练!
曲折的大学专业之路!
在填写志愿的时候,何兆武老先生比较迷茫。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应该学什么专业!
不过当时的人都认为理工科才是高智商人的第一选择,再加上当时何兆武认为,中世纪的西方建筑和罗马教堂很有意思。
于是何兆武在入学的第一年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在第一学期,何兆武十分认真地对待微积分,物理等重要的机械学科。
可到了第二学期,他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建筑专业,他只是单纯的欣赏建筑美!
大学二年级,何兆武毫不犹豫地转了专业(虽然是顶级学府,但是那时候转系手续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在第一年修够了足够的学分,再交由系主任签一个字就行)
他选择了历史系,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历史系,何兆武给出了两个原因!
第一:自己的出生地是北平,而北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在古都成长的过程中,浓重的历史气息已经深入影响到了自己!
第二:抗日战争的爆发,让何兆武明白了历史的重要性。他想要后辈接触到,真实的、正确的历史!在历史中寻找教训,让自己的民族更加的强盛!
1943年本科毕业的何兆武选择留校读研究生。不过,在研究生期间他选择主攻西方文学翻译专业。因为他认为历史不能局限于某个区域,必须要与其他的文化相融合。
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前进的道路才会更加的平整。
三年的研究生时光很快过去了,可他殊不知不能及时提交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会成为他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1946年5月,西南联大已经解体,而抗日战争已经结束将近一年,但很不幸的是解放战争来了。
何兆武和同学们的目标是,回到北平提交毕业论文,拿到毕业证书!
在前往北平的途中,他收到了来自台湾二姐的电报(母亲病入膏肓,需要儿女的陪伴),收到电报的何兆武马上起身前往台湾,经过半年的细心照料,何母的身体奇迹般恢复了。
为了更好地照料母亲,1947年的春天,何兆武把母亲带回了湖南老家。
提交论文心切的何兆武想要尽快回到北平,但无奈于北上之路的战火纷飞,所以他只好留在老家当上了一名老师!
直到1949年解放战争完结,何兆武才回到阔别12年之久的北京(原北平)!
新中国成立之后,何兆武先生为祖国的向前发展贡献着自己力量,他担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
并且专注于历史理论的研究,在翻译方面,他曾翻译过卢梭的著作《社会契约论》等等!
有两个字贯穿着何老先生的一生——自由!
自由观念是在何老先生大学期间形成。
何老先生说过一句话:回想起来,我觉得最值得怀念的,就是西南联大做学生的那七年,那是我人生中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学生们可以围坐在一起,发表着自己对于社会情况的看法,老师们在课堂上,完全是即兴发挥,按照自己的节奏,想到哪里说到哪!
但是当时有的大学认为,这样子的教学方式是不可接受的,也不值得推广的。但如果老师们都是按照标准教科书来教授自己的学生,那老师不就成了一个播音机器吗?
真正的好老师是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来启发自己的学生,与学生进行深度的交流。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形成自己的判断,要敢于挑战老师们的权威!
为此何老先生还举了一个大学期间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有一次数学考试,其他班上的一个同学用不同于老师教授的方法做出了一道题。
老师一开始讲那道题判错,但那名同学却坚持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为此还找出了,当时很先进的数学期刊来验证自己的方法。
最终,那名老师不仅没有因此而感到很羞愧,反而还表扬那名同学!
何老已经驾鹤西去,这令我难过,但令我感慨的是评论区,很多人对何老知道的很少,有的人甚至问到:这个人是谁?
这也是我撰写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希望大家多多了解那些不出名但为中华伟大复兴事业呕心沥血的“伟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