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进入到十天之内,一周多的时间,孩子们想要再梳理知识点已经不太现实。眼下,更多的是调节心态、调整作息,适应考试节奏。
而对于高考后十几二十天内,考分出来之后以及随之而来的志愿填报,则是高考的延续和重要组成部分。前文中也介绍了我国在建国后,办学思路从西方的通识教育转向了苏联的单一专业模式的高校教学思维等历史。
接下来的数篇篇幅,从985、211以及国家首批重点院校、教育部部署高校等多个维度,来介绍位于各省市的高校。选择好一所对的大学是基础,与选择专业和高校所处地域同等重要。
下面,就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一些名校的历史进行梳理介绍。这些院校的介绍或许很笼统,但是请记住,但凡是1952年之前的高校,即便不是现在的名校,那也是要比当下一些省内的重点高校要强上很多很多。
在52年院系大调整之前,我国就已经制定下了高等教育路线,在院系调整实施的52年6月到9月之前,50年就已经确立要在当时的各大行政区域内,各建设一所重点大学。
根据这个方针,首先组建的两所院校分别是1950年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组建中国人民大学,是为了在高校教育方面彻底向苏联模式靠拢。作为国家组建的第一所高校,中国人民大学的文史类专业可谓是“门类齐全”,而且向苏联办学模式靠拢到什么程度?刚刚组建的中国人大中,有14位是来自苏联的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也是我国双一流名校中的前十名常客。眼下,如果同学们想要报考文史类专业,尤其是每个省的文科前几十名,除了北大之外,人大基本上是上上选。
说到文史类院校,那么对应的便是理工科。因为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长期集中在东北地区,加之哈尔滨作为与苏联沟通交流最便捷的区域,因此新中国同样是在1950年,在哈尔滨建立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何说是全面学习苏联高等院校办学模式?哈工大成立初期,很多专业基本上都是俄文教学!
哈工大非但是当初的985、211名校,现如今的双一流高校,哈工大在整个中国大学发展历程中,也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哈工大在1920年代成立之后,一直都是苏联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是在1950年才移交给祖国的。
也正是因为这里的工业体系完善,因此在国家高校的后续发展中,哈工大的众多理工科专业衍生出了诸如北航、西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以及武汉大学水利系、大连理工化学系等专业。
一个文史一个理工,两所重点院校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以及新的发展路径。
眼下2021年高考开考在即,如何报考高校,家长和考生一样都是被“测试的人”。对于名校的历史,可能对于绝大部分同学没有什么用处。不过,像本文中提到的哈工大,实际上与国内30余所高校有着渊源。哪怕考分不是太高,可如何自己的分数线上的高校与名校在历史上有着紧密联系的话,那么这所高校也不会太差。
最后,预祝所有的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并且最终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在兴趣爱好以及坚持不懈的情况下,既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个人也能够获得更多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