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夏,钱学森与妻子蒋英在上海完婚,婚后不久夫妻二人就双双奔赴美国,定居波士顿。随后钱学森就受聘加州理工大学,任喷气推进中心的主任兼教授。婚后第二年钱学森与蒋英便迎来了二人的第一个孩子,钱永刚。1949年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不久这一消息就传到美国,不少海外学子知道后,都开始准备回国,想用自己的所学为新中国奉献微薄之力,钱学森夫妇也不理例外。然而回国路又岂是那么容易的呢?正如屈原《离骚》中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当时以约瑟夫·雷芒德·麦卡锡为首的共和党人开始在美国掀起一股以反共产党人,表现效忠美国政府的疯狂行为。钱学森则因为被怀疑为共产党的身份,而被美国军事部门吊销了参加研究机密的证书,钱学森非常气愤,并以此事作为理由,要求回国。
1950年,两岁的钱永刚跟着父母到达港口,懵懂无知的钱永刚就看到一向谦和有礼的父亲与三五美国人发生了争执,随即父亲就被赶到的美国官员带走,幼小的钱永刚和即将生产的母亲也被看管了起来。在钱永刚的记忆里,美国生活的那段日子,虽然衣食无忧,但却没有相对的人身自由,一家人去到哪里都有人在不远处跟着,进行监视。
在多方努力下,终于在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夫妇带着一双幼小的儿女踏上归国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并在船上留下了一张视频开头所描述的经典合影。就这样,钱学森夫妇放弃美国优渥的生活条件,带着妻儿毅然回国。殊不知钱学森的这一决定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人生轨迹,儿子钱永刚的人生轨迹也开始了重新的书写。
回国后的钱学森就被任命为航空工业委员会的委员,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首任院长。伴随着父亲工作的忙碌,钱永刚兄妹的学习就由母亲蒋英教导,由于自小生长在美国,平日里都是用英语进行交流,对于汉语,钱永刚使用的并不熟练。但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钱永刚的汉语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不久就从不太熟练变成交流无障碍。上小学时,之前接受过美式教育的钱永刚也没有丝毫的不适用,反而很快融入集体,和小伙伴们打成一片。当时由于国际政治的需要,校内都开设了俄语课,极具语言天赋的钱永刚俄语进步很快,不久就成为班上的俄语课代表。
左下为童年钱永刚
钱永刚自小便继承父母优秀基因,慢慢长大后更加明显,不仅成绩优异,而且歌唱得还好听,样貌端正,是不少女孩子心仪的对象。就这样,钱永刚在父母的庇佑下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少年生活,如同很多少年一般开始规划自己以后的人生,考入顶尖学府,出国留学,像父亲一样报效祖国。
钱学森
但在他16岁那一年,他的人生路仿佛不再顺遂,之前一切的畅想也都随之破灭。全国开始出现罢课,罢工的场景,不久学校开始停课。而再次开学上课时,却是物是人非,与之前是迥然不同的样子。钱永刚明白,即便继续留在学校,也不会实现自己之前的人生蓝图。几经思索下,钱永刚向父亲表明想要从军,去另一条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价值。钱学森告诉儿子,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条,从来没有人规定一定要走哪一条,既然选择了那就去做。有了父亲的支持与鼓励,钱永刚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就这样,钱永刚离开学校参军入伍了。
在部队中的钱永刚积极努力,很快就获得了“五好战士”的荣誉。随后钱永刚就在部队担任技术委员,表现非凡。但由于在政治大背景下,受到知识分子家庭的影响,钱永刚一次次错过入党提干的机会。一次,钱永刚所在的部队要选拔一名军人发展为党员,对于当时的钱永刚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一个机会,可惜,天不遂人愿。在自己努力一番之下,换来的却是敷衍了事,审核不过的通知。即便自己饱受委屈,但为了不让家人担忧,钱永刚只能默默承受,一如现在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从来是报喜不报忧。
钱永刚
9年的部队磨炼,钱永刚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此时他已是一名意志坚定,少年老成的优秀军人。随后,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钱永刚知道,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无论如何自己都要抓住。虽然久别校园,当年学的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但比起一直待在基层做一辈子技术员,钱永刚还是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即便前路迷茫,他也依旧要一条路走到底。经过慎重考虑后,钱永刚离开单位,开始专心备战高考。1978年,钱永刚走进了高考考场,看着一张张稚嫩且坚定的脸庞,30岁的自己好像有些格格不入,但是他不畏惧世俗的眼光。不过可惜,第一年,名落孙山,但钱永刚没有轻言放弃。经过几年努力,终于在1982年如愿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就读于计算机专业,这一年钱永刚已经34岁。
进入大学后钱永刚就发现他排在全系第三,不是成绩而是年龄。自己班上有的同学比他小10岁,这种感觉让他一时间很尴尬。但是这尴尬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钱永刚每天都尽可能地利用时间学习,不是泡在图书馆学习就是在前往图书馆学习的路上。4年苦读,钱永刚以优异的成绩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后,钱永刚选择出国留学,奔赴父亲曾经任教的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继续深造。因为父亲钱学森的原因,钱永刚没有进行入学考试就直接进入学院学习,这也是钱永刚第一次感受到父亲的身份给自己带来的便利。在经过两年学习后,40岁的钱永刚顺利拿到了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学成归国,一如父亲钱学森当年一样。回国的钱永刚便投入军队计算机领域的研究,从事软件系统研制,先后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为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所长。从2004年开始,钱永刚就被国内各大高校聘为客座教授。
而此时钱永刚的堂兄钱永佑已经是世界著名神经生物学的专家,堂弟钱永健也在生物化学领域造诣非凡。相比于堂兄弟在各自领域的闪耀,钱永刚就显得暗淡许多。不少人表示,如果当初他和堂兄弟一样留在美国,而不是回国,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吧。钱永刚也表示自己曾设想过,假如自己当初没跟着父母回国而是留在美国,应该也会别有一番作为,展现另外一种人生吧。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惋惜,钱永刚也感叹道,倘若自己不是钱学森的儿子,可能自己会得到的更多吧。但可惜历史不会重写,人生没有如果。
现在的钱永刚则在上海交通大学担任钱学森图书馆馆长,每当有人在图书馆了解钱学森的故事时,钱永刚就会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父亲,讲述他的生活、科研、与教育。值得注意的就是,钱学森对于子女教育往往是言传少身教多。据钱永刚采访说,早年,自己刚刚回国的时候,周总理为了能让父亲安心工作,给家里安排了一个专门的厨子。虽然厨艺很好,但是没有文化,自己有点看不上他,但是父亲每次吃饭都会穿戴整齐,自己很不理解,在家吃饭每次穿的那么西装革履干什么,在父亲走后,厨子告诉自己,那是父亲在对他表示尊重。自此以后,钱永刚也像父亲一样,不在看不起厨子,反而处处以礼相待。父亲虽然没有太多的言语,但一言一行就是无形的教导,影响钱永刚一生。
回看钱永刚的一生,甚至可以说,他的成长见证了我国的发展。幼年归国,成长在新中国的摇篮,虽然因为时局的无奈,让自己的人生比同龄人落后几步,但所谓后来者居上也就是如此。钱永刚也凭借自己的努力,延续着父亲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