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真人秀节目所引出的,不仅是对职场女性的关注,更有对社会人口发展的深层思考。
采写 | 南都周刊记者 胡雯雯
实习生 | 施嘉翔 万容辰 刘一霖
编辑 | 胡雯雯
“为什么社会要给妈妈那么多赞美呢?妈妈没希望你们给我们加这些头衔!尤其是别给我上纲上线,所谓的为母则刚,真的是被逼无奈。”
最近,热依扎在职场妈妈成长观察类节目《上班啦!妈妈》中的一段话在网上引发了热议,许多网友表示深有同感:“说的太对了”“请停止道德绑架”。
(热依扎在《上班啦!妈妈》节目中的发言)
此前,热依扎就曾在同档节目中回忆过自己刚坐完月子,带着娃去拍《山海情》时,随时在火车站、在漫天风沙的荒地里泵奶的“背奶妈妈”经历,也引发过许多共鸣。
作为女明星,尚且在维持事业和育儿之间如此艰难,更别说广大“普通”职场妈妈了。然而,她们的声音,却鲜有人听到,直到这档职场类节目的出现,才将这个群体近距离展现在观众面前。
《上班啦!妈妈》采用真人秀+明星嘉宾评审团方式,展示了3个职场、9位求职妈妈、40天的职场挑战过程。节目一上线便引发过不少热搜议题,比如#弹性工作制是福利还是骗局##不要奢望职场里有同情心##世界上没有一种伟大是义务#等。
为什么在职场类节目已经屡见不鲜的当下,这档节目还能激起这么多水花呢?
也许是因为求职者身份的特殊:都是因生育而脱离职场几年的女性,其中既有前高管、海归精英、网络红人,也有毕婚族(一毕业就结婚)、单身母亲、小镇女孩……
(从上到下分别为求职者陈潇雨、汪润秋、王寅沂)
尽管妈妈们在面试时所展现的实力,已经让网友们感慨“太卷了,我还是待在家吧”,但她们依然在重返职场时,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夹击的种种困境。
比如深圳的褚晨,虽然在职场上是利落决断的女强人形象,但在加班回家的深夜,与母亲聊电话时,会委屈得声音哽咽;进入星期零公司实习的丁沙沙,刚刚上手一个重要项目,却听说孩子在家发烧,半天水米未进,一下陷入极度焦虑的纠结状态,不知道该不该立刻赶回家……
(求职者褚晨在深夜回家的车上跟母亲通话)
职场妈妈的优势
其他人还真没有
“这个节目最出乎我意料的地方是,参与面试和实习的妈妈们非常真实,不论在职场还是家里,她们都不加掩饰地揭露了自己面对的各种难言之隐,比如离婚、跟父母或丈夫的关系等,非常坦诚。”《上班啦!妈妈》的常驻男嘉宾之一戴科彬这样表示。
作为猎聘网的创始人兼CEO,戴科彬在招聘领域有着多年的经验。在他看来,中国女性的职场参与度是极高的,而且她们的自我要求、对工作的期待,如今都处于明显上升阶段。
(嘉宾傅首尔(左)与戴科彬(右)在节目中展开讨论)
“美国劳工部做过一份全球劳动参与率报告,发现中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接近70%,甚至比法国男性的劳动参与率62%还高!而我们近年会发现,很多女性都因为工作而推迟了婚育计划,这也说明当代女性是把职业和独立性放在更高的位置的。”
(全球劳动参与率报告中,首行标黄处是中国数据,中段标蓝为法国数据)
如果选择了生育,妈妈们通常会面临什么样的的职场困境呢?
戴科彬分享了猎聘大数据研究院的一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职场妈妈遇到的困难中,“家庭事业不能兼顾”得票率最高,为58.63%;“没有精力接受高强度的工作”“晋升空间小”得票率位居第二和第三。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的报告)
“如果你生育后回到原公司、原岗位,其实对自己和公司的收益都是最大的。”在他看来,公司和新人的磨合成本是非常高的,已经有经验的员工,通常都比刚毕业的萌新工作效率更高。
此外,如果换了新工作的话,入岗前的100天关键期内,求职妈妈一面要照顾家庭,一面要投入巨大精力去熟悉业务和团队,公司也要付出很多培训成本,对双方来说压力都很大。
但许多妈妈往往是回不去原岗位的,即便如褚晨,有着名校毕业、董事长秘书等辉煌经历,依然因为生育而做了5年“高级保姆”,重新出来求职。幸好,许多企业已经未雨绸缪,在轮岗和调岗机制上做了人性化的调整,尤其是女性较多的文创类、教育类行业,都对妈妈们更为友好。
(节目中“星期零”公司的线下粉丝活动)
那么,职场妈妈有没有优势呢?有,还不少!
“很多妈妈回归职场后,会更加敢打敢拼,有时看了还挺让人心疼的。她们的工作动力更大了,不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经济压力上。”
另一方面,教育孩子、协调家庭成员关系、安排全家吃穿用住等,本身就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因此戴科彬在和许多公司高管交流时,都发现了这种共识:在团队管理、沟通同理心上,职场妈妈和完全没有家庭生活的人相比,优势是非常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猎聘网在和《上班啦!妈妈》合作时,专门为职场妈妈设计了一份“五维能力图”,让100名HR进行打分。
(几位求职者的五维能力图)
比如学习力、沟通力和创造力,在许多对职场妈妈友好的行业,比如互联网企业、运营类、内容产出型行业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抗压力和凝聚力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妈妈们面对的职场和家庭压力等,都会更加复杂,即使在传统意义上的非高压职位,她们也必须具备这种能力。
被全方位夹击的男人
是如何丧失育儿资格的
看到妈妈们磨刀上阵的职场拼搏之旅,演播厅里的明星嘉宾们都深有感触,也贡献了许多职场干货,比如孕产期间怎么跟公司协调岗位问题,重返职场时应该怎样谈薪资,遇到某些难题可以怎样高情商地应对……
然而,当 “为什么孩子有事都是妈妈或奶奶的锅,爸爸是出家了吗?”这个问题被抛出时,大家却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中,就连录制现场的制作团队也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吐槽起来。
这时,陈铭分享的一段亲身经历,却让大家开始沉思。
“那次我们去滑雪,我负责单独带大女儿玩一天、吃东西,再带回来。整个过程都很顺利,但上厕所时却把我给难住了。”当时,陈铭的大女儿5岁左右,不敢一个人进公厕。带她去男厕肯定不合适,若陪她去女厕呢,估计能直接上热搜。陈铭面对焦急的女儿,急得抓耳挠腮,后来只能回到滑雪场,请一位女性员工帮忙,才解决了问题。
“我们平时要是看到设有母婴室,都觉得相当不错了,育儿厕所更是少之又少。这个社会在硬件上,似乎就没有考虑单独带娃的爸爸的可能性。”
“爸爸带孩子,活着就好”,似乎已经成了被玩出花的梗。偶尔主动参与带娃的爸爸们,被调侃为“诈尸式育儿”,他们的方法也经常被家中女性吐槽:
哄孩子上床,自己先睡着;出去玩半小时,娃回来满身满脸的泥巴;营养餐不会做,爷俩对着电视吃外卖;妈妈总会见缝插针做家务,而爸爸带娃的话,家里就像空难现场;换尿片换衣服教了好几次都不会,还不如妈妈自己两分钟搞定……
(网友发的调侃图片)
此外,即使有些爸爸对于育儿更为拿手,也愿意多承担一些,为太太换取拼搏事业的机会,他们往往会面对各种阴阳怪气,尤其是在自己的事业发展“不如另一半”的时候。
在传统观念的打压、女性不信任不满意的双重夹击下,男性就这样陷入“反正也干不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恶性循环,被推得离婴儿车越来越远。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你自己带娃不走心,还怨我们要求高?”,还是“我明明带得挺好,是你们的高标准太可笑”?
录影过后的采访中,陈铭对《南都周刊》记者讲了另一个真实经历:孩子们一个4岁、一个1岁时,他们全家一起去泰国旅行。在水上乐园里,奶奶全程牵着老大在儿童泳池。尽管孩子已经学了一年多游泳,大家依然不放心,一旦她离开视线几秒钟,就会紧张得到处张望。
(陈铭接受《南都周刊》记者采访)
“我旁边有对白人夫妇,娃大概1岁多,自己爬上了滑梯,然后叽里咕噜地滚了下去,头朝下,扑通一声扎进水里。我们吓了一跳,下意识就想去捞,结果那对夫妇非常淡定,抬头看了看,又低头各看各的书,根本没理孩子。那娃在水里扑腾了一下,就自己站起来了,完全没哭,又往滑梯爬去。”
那一刻,陈铭彻底被震住了。“他们对哪边边界属于孩子,哪些属于父母,划分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我都可以想象,到了7、8岁、10多岁时,那孩子的独立能力,跟我的娃根本不会是一个维度。”
他试图让老二也去“PK”一下,结果爷爷奶奶大惊失色:“你疯了吗?万一摔了磕了怎么办?看看人家?那能一样嘛!”
那一刻,陈铭突然意识到,也许男女在育儿观念上也是如此。女性一定要推爸爸一把,要按捺住自己上手的冲动,逼着他自己弄孩子。“没有谁是天生的傻子,就像没有人是天生的母亲一样。你只有建立起双向的信任感,充分放权,才不会又埋怨人家不帮忙,帮了忙你又看不上。”
泳池的那一幕,成了他和太太的一个记忆坐标。“否则,我们永远都会被各种小心翼翼的育儿理论裹挟。后来每次有争执,我俩便会互相提醒:想想那对白人夫妇,他们会怎么做?”
他承认,自己也许依然做不到那样洒脱,但至少他和太太知道,有些事情,不是非做不可。
有价值的内容
一定能引发共鸣
“许多全职妈妈告诉我,是这个节目,让她意识到自己还有大杀四方的能力,找到了跨出家门的勇气,也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更好的榜样。”《上班啦!妈妈》的联合出品方——北京沐光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葛威这样说。
(沐光时代创始人兼CEO葛威)
沐光时代自2018年创立以来,就聚焦精品生活方式内容出品,主打好玩、好美、好住、好育几个维度,出品过《慢游全世界》、《慢游旅行家》、《SHU理生活》、《自然有答案》、《育儿手册》等优质内容。
“市场上每年都有优秀的内容题材涌现,而我们在市场一线,除了内容,还聚焦洞察用户需求,从用户痛点角度或者社会话题的视角去研发内容题材。一档好的内容,一定是好看、实用、有共鸣能够为用户、平台、赞助商带来价值。不论通过哪种平台、哪种形式,都能让消费者获取最有价值的内容。”葛威介绍。
(《慢游全世界》海报)
“我们创立的初衷,就是“专注内容,打造精品”做价值的输出。因为对现代人来说,无论是付出钱还是时间,最看重的就是交换到有价值的东西。”沐光时代的联合创始人,“妈妈”项目总制片人柯洋补充。
在沐光时代看来,“无论从新发布的人口调查报告,还有三孩政策引发的热议,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80后、90后女性们,都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生育还是升职?而这些问题,却几乎没有一档节目去聚焦讨论过。”
(微博上关于三孩政策的高赞评论)
“妈妈”项目的项目制片人吴蒙透露,其实在沐光时代内部,就有很多职场妈妈。“做传媒这一行,熬夜是常有的事,不少女同事经常是晚饭前匆匆回家接孩子,一忙完又立刻跟我们开会加班,两头连轴转,我觉得她们真的特别不容易。”
这些都让他们相信,这个群体是值得被关注的。
在节目策划前期,与客户的沟通和大量的走访调研中,制作团队也发现,“她势力”日益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不论是各大购物节的宣传,还是姐姐、妈妈类的综艺节目的爆火,都印证着一个现象:谁抓住了熟龄女性的价值,谁就把握住了机遇。
这也许是为什么,《上班啦!妈妈》的策划刚一推出,便吸引到众多客户的关注,而招聘消息一发出,简历更是如潮水般从各处涌来。许多妈妈尽管在海选中没有通过,但依然表示,自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这个节目,就像为她们点亮了人生沙盘中的新地图。
许多职场妈妈都在平衡一个问题:如何在家庭与事业中做出选择。葛威的处理方式是,将婚姻视为一种“合伙人”关系。
她26岁结婚时就跟自己的先生说:“我们是一辈子的合伙人,五年回顾彼此的不足之处,如何将家庭经营的更好,在儿子出生的那一刻,就是名副其实的利益共同体,有了奋斗的目标,婚姻中,男强女弱或者女强男弱都是根据不用阶段,不同家庭需求做出的讨论结果,不能变的是大家共同的奋斗目标。家庭合伙人完美的关系是,彼此都觉得舒服,觉得赚到了,是对方愿意一起携手面对困难的勇气跟决心。”
而要做到这点,也得益于另一半有强大的内心力量,能有足够的魄力去对抗社会的种种刻板印象,有欣赏太太闪光点的能力,才能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并肩奋斗。
脱离了特权
才可能谈平等
回想我们上一代的职场妈妈们,同样很辛苦,但为什么关于这个群体的讨论,似乎在这几年越来越激烈了呢?是女人们变矫情了吗?
显然不是。
近二三十年的社会变迁之快,是前所未有的。当一个女人变成妈妈时,房价的猛涨、教育和医疗成本的激增、社会的内卷化等问题,会瞬间叠加到她身上,没有一点儿缓冲和过渡,即使是能力再强大的人,也可能措手不及。
(求职者丁沙沙听说孩子因为发烧水米不进,一下陷入极度焦虑的纠结状态)
而给予职场妈妈的“优待”,也许会起反作用。就像在日本,许多年轻人觉得职场妈妈可以在4点提前下班,娃生病就请假,把工作转到其他同事头上,这也是一种不公平。妈妈们因此遭遇的求职歧视,可想而知。
只有脱离了特权,才能谈平等。
在人口日益老龄化的中国,育儿不再是一个家庭甚至是女人自己的事儿,它关系着经济未来的发展。育儿是很难“回本”的,生育成本只有在社会和家庭间、在男人和女人间更平等地分摊,才有可能创造一个良性循环。
而世界银行集团在《2021女性、商业与法律》报告中就指出:纵观各国现状,只有能获得足够“经济补贴”时,父亲才有休假育儿的动力和勇气,男女之间的事业和育儿时间分配,才可能趋近于平衡。
比如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提倡育儿平等化的瑞典。在《职场妈妈生存报告》(2020年出版,(美)凯特琳•柯林斯著)一书中,作者采访了不少瑞典妈妈,她们压根儿不认为育儿是爸爸的“责任和义务”,而是他的“权利”。
瑞典的带薪育儿假是按一个家庭480天来计算的,父母双方都至少要休够90天。剩下的天数,如果夫妻平分的话,还能额外领到一笔奖金(考虑到男性收入通常较高,国家会补贴因为父亲休产假而导致的经济亏损)。
同样实行产假平均分,甚至奖励补贴父亲休产假的,还有德国、意大利、挪威、爱沙尼亚等国。但是,如果中国也照搬,有多少父亲敢休带薪产假呢?他们就不会面临休完假回来,再也无法重回事业巅峰的问题吗?
(澳洲爸爸曾投诉婴儿车标示只有妈妈,后来政府将标示改成了一家三口)
所以,育儿并不单纯是男女平等的问题,育儿成本要么是转嫁到家中老人的头上,要么就靠足够强的外援(保姆、托管机构、国家配套等),要么只能夫妻自己上(但必须事先规划好事业和家庭的阶段性切换)。
也许,只有越接近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社会上才会越少出现“不负责任”的父母;也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被视为财富,而不是负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