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陆游在《读书》中提到:“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这句话阐释出古人普遍的一种读书态度:即便身体已感觉到乏味,也要把没读完的剩余部分坚持读完。古代人读书是一种刻苦的态度,而给后人留下来的印象却是古人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也就是要完成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做官造福百姓。这样的认知直到现在也依然没有消失,于是也就有了很多高中生认为多读书是为了完成高考,通过高考进入更好的大学。有一个考生,考了四次高考,一次复旦大学,一次北京大学,两次清华大学。但就是这样豪横的高考生现在却无人问津,这又是为何?毕竟按照常人的思维逻辑来看,能够和高等大学挂上钩,未来怎么混也不会太差,现在竟然是一个泯然众人的结局,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01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有三次转折,第一次转折是出生门第,第二次转折是高考选择的学校,第三次转折就是选择的婚姻对象。”可见,高考在国人眼中是举足轻重的事情,甚至可以牵动一家人的心血。能够通过高考拿到自己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原本已经是很多高中生的愿望。
但不料有这样一位十分豪横的高考生,先后完成了4次高考,两次被清华大学录取,剩下两次分别收到了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高考4次,只因不满足和不安分,先后参加4次高考的豪横高考生,名字叫做张非。他在高中时就已经是家中长辈和学校老师心中的天之骄子了。大家都对张非寄予了厚望,认为张非可以在高考中一鸣惊人,拿到高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果不其然,第1次参加高考的张非就拿到了615分的高考成绩单。这个分数当时已经被复旦大学录取,而家中长辈对于孩子能够进入复旦大学受教,也已经十分欣慰了。但这时候张非却不以为然,因为张非的理想型大学是北大。对于未被北大录取,张非显得非常失望,最后决定进行复读,来年再加把劲,也许可以考入自己心仪的大学。就这样,张非又用了一年的时间进行复读。
02
张非的实力果真不容小觑,第二年信心满满的张非果真就收到了北京大学的通知书。愿望实现了,家中的长辈也安心了。但没想到进入北京大学校园之后的张非反而变得不安分起来,认为自己进入了大学已经没有后顾之忧,于是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网络游戏这方面。
过度沉溺于网络,最终引起了校方的注意。校方劝导无果之后,只能以多次警告作为处罚。但这并没有让张非悬崖勒马,最后连续挂了5门课,校方不得不重视起来,多次警告起不到作用后,张非也被劝退回了老家。
无奈、后悔的心绪涌上心头,张非又并没有忘记从前累积下来的学科基本功,将清华大学的校徽打印成图片,放在自己的课桌上,时刻警戒自己切记要踏踏实实的完成高考,最后他不仅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还成了老家的理科状元,收到了清华大学的橄榄枝。虽然张非认知到错误,但并没有完全改正自己的错误。
03
清华大学的大门为张非敞开,但是进入清华大学之后,张非又一次沉溺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如同北京大学校方给出来的态度一般,清华大学校方先是请出老师劝诫,然后通过挂科、警告等各种渠道来教育他,张非并未改正,最终也被清华大学劝退了。
越挫越勇的张非下定决心,这一次一定要痛改前非,这是最后一次复读。正如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提到的那般:“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张非的高考入学故事也正是那般跌宕起伏。最后一次的高考张非又一次收获了好的结果,二度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一次张非改掉了网瘾,在老师的监督下严格要求和督促自己的学业,经过4年的研读,顺利完成了本科的学习。
张非在毕业后选择考研,但也正是因为这一段黑色过往,很多研究生导师并不愿意收下张非。悬崖勒马的张非现在已经改掉了网瘾,回到老家后和父母在一起居住,选择了一家普通单位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虽然比起其他的校友而言光芒要暗淡一些,但也算是浪子回头。
结语
从张非的故事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个新的启示,那就是一个学生即便资历再高天赋过人,但如果没有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很有可能会变得堕落,给他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更可能会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参考资料:
《读书》
《题卫夫人笔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