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美国的华裔霸占了美国数学奥赛的第一梯队
但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了
来源|新智元
ID|AI_era
国内的严重「内卷」慢慢卷到了美国。
近日,一封美国家长抗议的公开信在朋友圈流传。
抗议主要内容便是:持F1签证的中国学生入选美国IMO国家队。
这封信是写给整个国际数学竞赛圈,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分别发给国际奥数竞赛委员会主席Geoff Smith 教授,美国数学协会主任 MAA Director,2021年国际奥数竞赛组委会,2021年国际奥数竞赛举办国俄罗斯奥数委员会,美国IMO国家队教练罗博深。
那么,这封信具体说了什么?
近年来,持F1签证的中国学生入选美国IMO国家队,确实很普遍。
一上来,这位家长就从近年来入选美国IMO国家队的中国留学生来详细分析。
两位持F1签证的中国学生,分别就读普林斯顿国际数理学校 (Princeto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和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入选美国2016年IMO国家队。
其中就读 PRISMS 的留学生第二年又入选美国 2017 年IMO国家队。
2020年,又有两位持F1签证在 PRISMS 就读的中国学生入选美国2020年IMO国家队。
今年,同样如此。
2018年IMO
可以看出,入选美国IMO的这些学生,大都来自同一所学校——普林斯顿国际数理学校。
这个学校什么来头?据说PRISMS就是人大附中的美国分校。
而人大附中,正是国内数学竞赛头号强校。
PRISMS数学竞赛的一个队,基本就能横扫美国所有的高中竞赛了,每年快半个学校都会去考AIME美国数学邀请。
这个竞赛是美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国家队选拔赛的一部分。
人大附中美国分校从2016年-2020年共有10人被MIT录取, SAT平均分,更是高出了全美平均水平的30%!
除了学生优秀以外,师资力量也是超强。
这所学校的数理化老师大多数是来自中国的数理金牌教师,他们吃透了数理竞赛的精髓,深谙国内无比强大的奥数培训集训机制。
轻轻松松就能「玩转」美国各种竞赛。而美国不会有专门竞赛培训老师。
按照奥数赛制规定,一个国家队中,只有6个参赛名额。
但是,还被拿F1签证的「内卷选手」占用几个。
为什么说他们是「内卷选手」?IMO 在国内成为大学的保送资格。
这位写公开信的家长表示,他们入选美国IMO国家队,靠的正是国内无比强大的奥数培训集训机制。
这些人既没有美国国籍,也不是在美国长群居住,不能代表美国参加IMO。
「这是一项享有国际盛誉的赛事,但是这些外国学生却抢走了本该属于我们美国学生的参赛机会。」
根据信中对中国奥赛培养机制及国情的了解,这篇公开信应该是出自一位华裔家长的笔下。
在线问答网站 Quora 上,网友就「国际学生代表美国参加IMO是否可行」提出了问题。
高赞回答的网友表示,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通常都有一些阻止国家招募与本国无关人参赛的规则,因为这样做会破坏友好竞争的精神。
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不同参与国家的教育体系之间的竞争。
像中国和美国这样拥有大量人口的国家当然具有优势,但也有一些小国,比如白俄罗斯,由于其教育体系也发挥了超出自身实力的作用。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IOI)中,规定参赛者必须是「所代表国家的公民」,或者本人在竞赛前一学年在当地上学。
然而,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这条规则并没有被很好地编纂成法律,它只是说你是「公民或居民」就可以参赛。
假设一个人在美国上了整个学年,通常会被视为「居民」,并符合资格,尽管这种居住权可能不具有法律上的永久性。
美国IMO甄选委员会去审查一个潜在的队员的移民文件,并试图理清可能存在的各种复杂情况,这是很难想象的。
毕竟,花精力在这种事情上把关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
其实美国华裔家长的担忧并不没有道理,在中国现行的基础教育下,数学大神的出现是大概率事件。
还记得前阵子爆红全网的北大数学学霸韦东奕么。
他衣着简单朴素、头发略显得凌乱,看起来有点不修边幅,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还有几个馒头就接受了采访。
而在这质朴的形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数学界几乎封神的天才。
原来,他叫韦东奕,从小就热爱数学,更是痴迷于研究数学,高中被保送至北京大学 ,还是第49届、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满分、金牌第一名。
如今更是成为北京大学助理教授。
在采访中,他非常轻描淡写地介绍自己:
“我是北京大学2010级本科生,2014级研究生。”
“反正现在是老师,现在是北大的老师。”
“我就是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也是通过数学竞赛保送。”
“参加过高中数学联赛,是山东省第一名,然后拿了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最后保送北大。”
当记者让他对快要高考的学子说句话时,他略显赧然地说,“加油,欢迎来到北京大学,我也不会说别的了。”
很多网友都称赞他不愧是超脱外物的“韦神”,还有人说他是“北大扫地僧”,是天才级别的存在。
天才的养成往往离不开父母的熏陶。
1991年,韦东奕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山东建筑大学的老师。
而他的父亲韦忠礼更是一个数学界的大师。
父亲曾是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还曾兼任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数学会理事,发表过SCI二十余篇,国家级核心论文五十余篇,研究成果均是国际先进水平,科研能力杠杠的!
都说虎父无犬子,有着这样的家学渊源,韦东奕从小就受到了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
而父亲作为数学教授,更是能带给韦东奕更好的数学启蒙。
小小年纪的韦东奕便在父亲的带领下,接触到了大量的数学藏书。
上小学时,韦东奕爱上了《华罗庚数学学校》系列书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韦东奕说,其实,这本书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书中都是难度很大的数学题。
但是,他却从解出第一道数学题开始,收获了从未体会到的乐趣。
家中的数学书他都触手可及,无论是浅显的还是有难度的,他都能从中找乐子。
根据澎拜新闻的报道,韦忠礼的同事提到说,“韦东奕之所以痴迷于数学,与其父亲有很大关系。”
有时候他们父子俩没事干了,就会打趣说,"来,我们做道数学题"。
做出了这道数学题,快乐!
在这样日积月累的数学家学熏陶中,一个数学天才慢慢成长起来了。
中国的社会有培养数学和其他理工科人才的土壤。这部分学生对美国的奥赛的确是一种冲击,美国华裔家长的担忧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参考资料:
https://weibo.com/ttarticle/x/m/show/id/2309634641103105359946?_wb_client_=112、
https://news.have8.tv/2853782.html
https://www.quora.com/Can-a-international-student-represent-America-to-attend-I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