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23年,董震先后在公安强制治疗管理总队强制病房、强制隔离戒毒所以及警务保障室工作。无论是作为强制病房护理人员、戒毒学员的“心灵导师”,还是总队警务保障“大管家”,他始终坚守党员民警的初心,兢兢业业、开拓创新、砥砺奋进。23年来,他因工作出色,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嘉奖4次,被授予2020年天津“最美基层民警”荣誉称号。
为戒毒学员觅“归途”
2014年,董震在强制病房护理岗位工作17年之后,调任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主要负责男子监区日常管理以及男民警、辅警队伍管理工作。
走上新岗位,董震在干中学、学中干,很快进入角色。在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期间,他围绕戒毒学员日常行为养成、文明监室评比等工作,参与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不断推进监区规范化管理。
工作中,董震非常重视对戒毒学员的精神引导。他以“归途”为主题,创建了“学习园地”、“归途艺术团”,并每月推出一期《归途报》,重点刊发学员的戒毒感悟和人生规划。学员踊跃投稿、争相阅读,通过他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汲取教训,洗涤心灵。
每逢重大节日,“归途艺术团”便会成为监区的焦点。青年学员展现各种才艺,抒发自己对沾染毒品的悔恨、戒毒的决心,以及对戒毒后新生活的向往。真情实感的表演打动了台下的每一位观众。
小辉(化名)是一名大学生,在酒吧打工期间因为好奇接触了毒品,结果染上毒瘾无法自拔。刚进入戒毒所时,他情绪低落,极度自卑,总说:“我这辈子算是完了!”董震多次找小辉谈心,得知他会演奏吉他,便将他吸收进了“归途艺术团”。一开始,小辉对团队活动非常抵触,但随着一次次地排练、演出,他渐渐融入了这个集体,笑容也多了起来。他感慨地说:“我一定好好戒毒,以后重新做人,绝对不再沾染毒品了!”
在组织“归途艺术团”排练节目过程中,董震发现,比起枯燥的行为规范,谱曲的歌谣更容易记忆。于是,他再次创新,将有关学员内务整理的长篇规范改编成旋律优美的《内务谣》,组织学员传唱。“这些内容,放在以前,我们得喊破嗓子督促学员背诵,现在,他们哼着歌就记住了!”管教民警纷纷竖起大拇指。
董震的工作创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在他的努力下,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归途之路”教育管理模式,即通过举办普法讲座、游戏竞赛、文艺汇演、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戒毒学员开展习惯养成、道德法制、文化艺术、忏悔感化、情感帮扶教育;通过每天一次的“秩序点评”,每周一次的“现身说法”,每月一期的《归途报》以及每年重大节日的文艺演出,激发学员对“归途”的向往,进而坚定戒毒的决心。而随着这一系列管理教育措施的落实,戒毒所的工作取得了“三升三降”的可喜成绩:戒毒学员违反所规所纪的次数明显下降,监所安全系数明显上升;学员复吸率明显下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人数明显上升;抗拒提讯率明显下降,深挖犯罪线索破案率稳步上升。
在做好监区管理工作的同时,董震还十分重视面向社会的禁毒宣传教育。他经常邀请学校师生、社区居民、学员家属等社会群体走进戒毒所,观看学员的“现身说法”演讲和自编自导自演的禁毒文艺演出。据统计,7年来,已有20余所中小学的3000余名师生来所参加活动,社会反应良好。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公安强制治疗管理总队启动战时勤务模式。董震克服家中老人患病等家庭困难,主动请缨,带队第一批执行封闭勤务。母亲去世时,他忍痛坚守战“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公安民警的初心和使命。
暖警爱警落到实处
2020年9月,公安强制治疗管理总队机构改革,董震调任警务保障室副主任。44岁的他又一次迎接新挑战。
凭着扎实的工作作风,董震尽快熟悉了岗位职责,然后从最基础的工作抓起,在总队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固定资产大清查,逐项清理登记固定资产1.6万余件,夯实警保工作基础。同时,他从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着手,花了三个月时间,通过调研,创新推出了“一站式”财务核销、办公用品和日用品送上门等服务举措。
董震扎根公安强制治疗管理一线多年,深知在封闭隔离区工作的同志的辛苦和不易。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模式下,今年春节期间,百余名战友连续坚守岗位,7天不能回家团圆。董震针对这一情况,以关爱民警、服务实战为导向,及时完善总队应急保障专班职能,在执勤民警、辅警家中突发亲人患病、水电故障等紧急状况时,随时提供帮助,将暖警爱警落到实处。
董震说:“我的母亲是一名共产党员,她从我小时候起,就潜移默化地教育我:要珍视身为党员的荣誉。我也是一名党员,不管在什么岗位,都会忠诚履行职责和使命,以实打实的成绩为头顶的警徽和胸前的党徽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