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白方礼:一辆三轮车,蹬了16年,撑起300多位学生的未来

总有人不一样,令这里不一样;总有人不一样,令世界不一样。——《一路走好》

十余年前,香港的一位著名音乐家黄贯中写了一首名为《一路走好》的歌曲,这首歌曲是他为一位在2005年去世的老者所写的歌,这位老人就是白方礼,他是一位既普通而又家喻户晓的人。白方礼老人一生生活清苦,却为学生捐款了数万元。

直到90岁的那一年,早已年迈体弱的白方礼拿着一盒钱去到天津耀华中学,对孩子们说了一句:“三轮车我蹬不动了,这是我给孩子们的最后一笔钱。”

平凡的百姓,不平凡的葬礼

2005年9月23日,一位躯干瘦小的老人永远地闭上了他的双眼。几天之后,他的灵车缓缓地驶过他曾经居住的地方和他曾经捐助过的学校,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成千上万人自发前来送别他,不少人甚至泪洒当场,痛哭不已。拥有如此待遇的老人名叫白方礼,他并非是国家领袖或是英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车夫。

平凡的白方礼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不平凡的葬礼、令如此多的人不舍,是因为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他,以燃烧自己的生命的方式成全了教育的伟大。从1988年到2003年,他为各个小学捐款数十万元。

从具体金额来看,这笔钱并不算是巨款,但是这却是白方礼老人一笔一笔积攒起来的血汗钱,而这笔钱,最终惠及了数百名学生,帮助将近300为贫困学子完成了自己的学业——白方礼老人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撑起了那300为位学生的未来。

生如蜉蝣,屹立如松

在人们的印象中,热衷于慈善事业的大多是名流富豪,因为他们有足够的金钱和精力,白方礼老人却是一个例外。从出生到去世,“富”这个字眼和白方礼老人没有丝毫的关系,他只是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中的一员,从小到大,他是一路苦过来的。

白方礼老人出生于20世纪初,在那个崩坏的时代,“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为了生存,他从家乡逃到了天津,为了给自己觅得一屋的安身之地,白方礼选择成为车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读过《骆驼祥子》的人应该对这个职业有大致的了解,拉车不仅要风里来雨里去,时常遭受人们的歧视,挣得的辛苦钱还会被压榨。因为拉车的缘故,没过几年,白方礼原本挺拔的身子渐渐佝偻。

虽然这份工作非常辛苦,但是白方礼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后的他深深明白,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在经过了将近20年的努力之后,白方礼不仅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还将自己的儿子抚养成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长时间以来被人们奉为圭臬。在上个世纪物质条件极其简陋、大多数人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的背景之下,这句话的存在感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在这样的情况下,白方礼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诧异的举动——将守寡的姐姐和年幼的外甥接到家里照顾。

对于白方礼的做法,他的邻里都表示非常敬佩,因为在那个能够饿死人的年代,白方礼救济姐姐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实际上,作为弟弟,白方礼对姐姐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他不仅在为姐姐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还为侄子的教育煞费苦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为条件艰苦,白方礼老人几乎没有接受过教育,不过他却十分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因此不管生活条件多么艰苦,他都坚持让孩子读书。白方礼老人一共供养四个孩子上了大学,其中一个就是他的外甥。舅舅供养外甥上大学,这在当时几乎是没有前例的,白方礼的善良可见一斑。

白方礼老人虽然生于微末,但是自他懂事以来,他就拼尽全力为自己的人生挣得一片光明的前景。虽然生活的重担压弯了他的脊背,但是他的精神和毅力却始终如一棵松树般挺立着。他对姐姐和外甥的照顾更是体现了他内心的温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滴汗水,一笔善款

白方礼老人从1944年开始在天津拉车,在2003年,年逾90的他因为年老体弱最终放弃了这份工作。这中间跨越了将近一个甲子的时间,毫不夸张地说,白方礼老人的大半辈子都是在拉车中度过的。按照常理来说,白方礼老人应该在60岁那年便能够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了,为什么在退休之后他还要坚持拉车呢?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白方礼成为了一家运输厂的三轮车工人,随后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退休。在退休之后,自觉身强力壮、还能再干几年的白方礼作为个体户又做了几年的车夫。那时的白方礼,因为工作努力兼之节俭,他有了将近5000的存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5000在当时几乎算是一笔巨款了,白方礼完全可以凭借着这笔钱好好地享受他的晚年生活,然而他再一次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将这5000元尽数捐出去。

白方礼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他在回家途中看到了那幅令人心痛的景象。在农忙时节,白方礼走在路上总能看到不少原本应该端坐在教室里读书的学龄阶段的孩子在田地里干活。

有一次,好奇心起的老人向一群孩子们提出了一个疑问:“现在是上课的时间,你们为什么不去读书呢?”听到这个问题,孩子们扬起头用稚嫩的声音回答道:“因为家里没有钱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白方礼亲耳听到孩子们的回答之后还是忍不住地难过——几十年前的他因为家庭贫困无法接受教育,在几十年后,依旧有孩子无法上学。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白方礼老人的脑海里不断地回想着孩子们所说的话,他想要改变这种现状。老人坚定地认为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十分微弱,但是不能就因此放弃,只要能帮助到一个孩子,那就是他的胜利。

心动不如行动,在下定决心之后,白方礼老人不仅将自己所有的5000元积蓄全部捐了出去,为了能够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年迈的白方礼再次干回了老本行——拉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那时候开始,白方礼就开始了不断向各个学校捐款的“长征”。这是一个孤独的旅程,因为即使在今天,他的这种奉献也是十分罕见的。

和大部分工作相比,拉车的收入十分不稳定,为了能够积攒下更多的钱,白方礼老人将自己的生活水准拉得极低,一个馒头就解决了一顿的伙食。

大概是因为长期劳累兼之饮食简陋的原因,白方礼老人越来越瘦,身体条件也每况愈下。每当老人感觉疲惫的时候,孩子们收到捐款时开心感激的笑容就是他最大的动力。

常言道:“独木难支”,在孤军奋斗几年之后,白方礼虽然捐赠了数千元善款,但是他也深深地体会到慈善事业的不易,为了吸引更多人加入他的行列,也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白方礼老人在南开大学的支持下开办了中国第一家支教公司——天津白方礼支教公司。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个公司虽然听起来十分高大上,但是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家零售店,白方礼会将零售店所挣得的钱尽数捐给教育事业。虽然这个零售店的看起来十分简陋,但是为了这家零售店,白方礼将自己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卖掉了。因为卖掉了老房子,白方礼老人只能居住在面积狭小的零售店里。

时间在白方礼老人车轮的转动中不知不觉地流逝着,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21世纪。从1987年到2000年,在这13年的时间里,白方礼老人拉着车子穿过了天津城的大街小巷,他曾穿着破旧的衣服,拿着皱皱巴巴的钱去到天津的学校,将他的一片爱心尽数捐出。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白方礼共计捐出了35万人民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人间无情是岁月,它悄悄地侵蚀着白方礼的身体,终于,在2003的一天,年过90的老人感觉体力严重不支,明白自己的身体已经无法继续拉车这样的体力劳动,才无奈地放弃了自己坚持了十余年的慈善事业。

在那一年的冬天,老人最后一次骑着看起来十分陈旧的三轮车,来到了天津耀华中学。满头白发的老人小心翼翼地将装在饭盒里的500元递给了校长,用颤抖的声音说道:“三轮车我蹬不动了,这是我给孩子们的最后一笔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那笔钱是老人捐出的最后一笔钱,而那一次,也是老人最后一次进入学校的校门——白方礼的身体早已在长年累累的劳累中被拖垮了,自那之后,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在2005年9月的一天,在那个新的学期的开始,白方礼老人永远的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从1987年到2003年,从74岁到92岁,白方礼老人将自己晚年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教育。他生前将节俭做到了极致,只为了尽可能地多帮助一些失学儿童,他去世之后,除了那个早已破烂的三轮车的,他没有留下任何的财产。

永不消逝的灵魂

在得知拜访老人去世的消息之后,不少听说了他的事迹的人都痛心不已。当他的灵车缓缓地沿着马路行驶,不少自发前来送行的人都泪流满面——他们感动于老人的奉献,也敬佩老人的坚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白方礼老人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从一开始就明白他一个人的力量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就是杯水车薪,他或许也清楚他辛苦了十余年所捐的钱甚至远远比不上富豪某一次捐款的数量。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力量的渺小就放弃了自己的爱心与奉献。

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年代,白方礼老人就如同一株凌寒开放的梅花,他历尽千辛万苦,在众人不解的眼光中坚持了自己的善良和支教事业,他就是这个时代的一股清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虽然白方礼老人去世已十余年了,但是每当人们看到他的事迹,也依旧会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他的一个时代的爱心的凝聚,虽然他的肉体已化为灰烬,但是他的灵魂在历经时间的洗礼之后依旧熠熠生辉。

结语

晚年的白方礼,是一个叛逆者,是一个独行者,他用一个人的力量,打造出了一座爱的桥梁,他如同一股春风,吹拂着他眼前那片干涸的教育之地。若他在天之灵,看到如今发达的教育事业,不知是否会开怀大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