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敏常识
由于宝宝尚在成长中,身体的各个系统发育不完善,宝宝辅食添加的过程容易出现过敏,过敏症状如果严重的话会影响生命,所以,为了降低宝宝过敏的概率,新妈妈们要提前了解有关过敏的常识。
过敏的常发阶段
1岁以内是宝宝食物过敏的高发年龄阶段,特别是4~6 个月的宝宝,过敏体质的宝宝-般都会对蛋白质性的食物过敏,引起过敏的常见食物有牛奶、鸡蛋、花生、大豆、鱼及各种食品添加剂等。
过敏的表现形式
食物过敏的主要表现是在进食某种食物后出现皮肤、胃肠道和呼吸系统的疾病。皮肤反应是食物过敏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如荨麻疹、湿疹等;胃肠道的反应如腹泄、肠绞痛等;而呼吸系统的表现是鼻炎或哮喘。
查找过敏根源
怎样才能确定宝宝对哪种食物过敏呢?在添加辅食期间,要细心观察宝宝是否出现皮疹、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若有,应及时停止喂这种食品。隔几天后再试,如仍然出现上述症状,则可以确定宝宝对该食物过敏,避免再次进食。
还可以通过食物过敏的筛查性检查和实验,找出可能的致敏食物,从食谱中剔除这种食物,但必须用其他食物替代,以保证宝宝的营养平衡。
在给婴儿添加辅助食品时,以先加谷类,其次是蔬菜和水果,然后是肉类为顺序。每次只能加一种新食品,并且从少量开始逐步增加。可以减少婴儿食物过敏的发生。
给过敏宝宝添加辅食地的基本原则
在国内,过敏儿的比例非常高,发现家中有过敏体质的婴儿,添加辅食时应以以下几点为基础:
避免添加会引发过敏的食材
一般蛋白质性的食物容易引发过敏,过敏宝宝的辅食中应避免使用牛奶或蛋白类的食材,如乳酪、蛋糕,可以多吃河鱼以补充蛋白,而蛋黄制品则建议在7个月大后再行添加。
豆类过敏,比如豆腐,先是每周喂一回,少量添加,然后根据宝宝的反应适量增加。控制油脂类食物,不要食用豆油,油脂中脂肪酸的酸化容易引起过敏反应,要尽量少吃油脂。此外,由于红花油和玉米油中含有的亚油酸可以加重过敏反应,所以要少吃。
婴儿第一次添加食物时,要吃熟食。不要给宝宝过多的糖分,因为糖分能够加重食物过敏。忌吃罐头等加工食品。
以上制品是辅食中常见促发宝宝发病的过敏原,也能使得宝宝的过敏症状加剧,父母一定要小心留意。一岁半后宝宝的消化道及免疫系统健全后,上述食物可以一次给宝宝少量地吃一种,再观察宝宝的反应,确定孩子没有任何不适后,就能安心继续添加。
防止宝宝过敏的饮食策略
妈妈尽量动手给宝宝做饭。以米粉来代替麦粉,因为麦粉中的成分易引发过敏。同一种食物要相隔5天后再喂第二次。尽量吃应季、新鲜的食物。食物要多样化,要细嚼慢咽。这样可以增加唾液及其他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此外,唾液还具有消除活性氧毒性的作用,可减轻过敏症状。
坚持母乳喂养,至少喂6个月,喂到一岁就更好。有过敏家族史的新生儿或婴儿最好推迟到8~9个月添加辅食,且添加速度要慢,辅食的品种更换不宜过快。在宝宝3岁之前避免摄入鱼、虾、蟹以及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和各种冰制饮品。3岁以后可先从一种食品少量开始,缓慢、逐渐增加,然后再逐渐增加食物的品种,能起到一种脱敏作用。
防止宝宝过敏的科学方法
预防为主,若确切了解了新生儿或婴儿的过敏原,应尽量避免与之接触。对于已致过敏的新生儿,可用预防接种减轻过敏反应,采用早发现、早治疗、坚持治疗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宝宝彻底脱敏,拥有健康的身体。
辅食要点:无盐、少糖
无盐
食盐中含有的钠和氯,是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可以起到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但宝宝的辅食中要“无盐”,即宝宝辅食中不用添加食盐。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所需要的盐量不到1克,而奶类和辅食中所含的钠就足以满足宝宝的需求。如果宝宝食过量的盐会有以下一些
危害:
(1)因为12个月内的宝宝肾脏功能还不完善,浓缩功能较差,不能排出血中过量的钠盐。如果摄入过多的盐将会增加肾脏和心脏负担。
(2)使宝宝养成喜食过咸食物的习惯,从而不愿接受淡味食物,长期下去形成挑食的习惯,盐饮食习惯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
(3).吃盐过多还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为高盐饮食可能抑制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心脏病、肾炎、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者,列为禁用品。
(4)盐饮食会影响儿童对锌的吸收,会导致孩子缺锌。
如果宝宝有严重腹泻、呕吐、大量出汗、饥饿等症状或患有其他导致体液大量流失的疾病,如睡不醒、肌肉无力等,可加适量食盐。“餐时加盐”即烹饪时不加盐,就餐时再放盐,这时放的盐主要附着于食物和莱肴表面,因此吃起来咸味已经够了。这样既控制了盐量,满足了味觉,还避免了盐中的碘在高温烹饪中的流失。
少糖
“少糖”就是指尽量少选择糖果、糕点等含糖高的食物作为宝宝的辅食。另外,在给宝宝制作食物时尽量不加糖。因为糖摄入过多对宝宝的健康十分不利,主要表现为:
(1)糖虽然可以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热量,但过多食用会影响宝宝机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和利用,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抗病能力下降。
(2)糖是酸性食物,过多摄入会使血液中的pH失衡,导致体内的钙大量流失,会严重影响其骨骼的发育,影响宝宝的成长发育,重者导致佝偻病。
(3) 糖在口腔内经产酸杆菌的作用,产生酸性物质,会使牙齿脱钙;再经过蛋白溶解酶的作用,牙齿中的有机物质分解,造成龋齿。
(4)糖对味觉的刺激较为强烈,吃糖过多可使舌中味蕾对味觉的感知阈增高,吃其他东西变得淡而乏味,激不起宝宝的食欲,从而产生偏食和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多余的糖转化成脂肪,还会增加肥胖病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