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虎爸虎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宝爸宝妈们转发分享)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的个性与人格是在不断发展中完善的。对于几岁的孩子而言,他们根本无所谓“道德”与“不道德”,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关于道德的认知。
案例:
超市收银员小丽最近遇到了一件让她唏嘘不已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小丽前两天照常在超市上班收银,突然看到旁边小区的一个很眼熟的5岁大的小女孩独自一人在逛超市,小丽不禁留意了几分。
在小女孩逛完超市以后,小丽发现这个小女孩似乎有些不对,衣服里面不知道装了什么鼓鼓的。小丽不禁怀疑她是不是在偷窃。
伸手掀开这个小宝贝的衣服,小丽发现里面居然是一瓶冰矿泉水,肚皮也被冻得红红的
小丽一询问,才知道这个小女孩叫做芳芳,一直居住在附近的民房里。原来芳芳的父母前不久离婚了,现在芳芳妈妈带着女儿独自居住。
今早芳芳发现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送自己上学,而是面色发红看起来很是不适的躺在床上。
回想着妈妈照顾自己的样子,芳芳学着妈妈的动作,
伸手摸了摸妈妈的额头,发现妈妈很烫,芳芳知道妈妈这是发烧了。
想起妈妈之前对自己说凉凉的东西可以去热,就像夏天吃雪糕以后就不热了一样。芳芳看着空空荡荡的家里,没有办法只好来了超市。
小女孩满脸泪痕的囫囵说着:
姐姐,我想先拿水回去帮妈妈治病,等妈妈好了以后就让妈妈过来付钱,这样可以吗?
听完女孩的哭诉,这名店员失声落泪。于是自掏腰包帮这位女孩付了水钱,让她回家了。
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应对这样的事情呢?
1、和孩子沟通
道德是非观念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个还没有发展好的陌生命题,但这些对于成人而言都是再熟悉不过的。家长应该注意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有了家长的教育,孩子也能更快更好的理解道德是非观念,这对于孩子的发展起着积极向上的作用。
2、让孩子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在孩子的世界,也许拿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严重性还不如丢失了一块糖果。家长应该加强对于孩子的教育,让孩子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减少甚至杜绝这种错误行为。
家长应该怎么改正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呢?
1、别翻旧账
孩子小的时候因不大明白“偷东西”是不对的行为而犯下的错误,家长不应该在孩子改正以后“翻旧账”频频提起。这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源源不断的二次伤害,很容易让孩子因为这些旧账而怀疑自己,甚至走上破罐子破摔的错误道路。
也许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防孩子再次做出错事,但错误的方法反倒会让孩子痛苦难堪,真是百害而无一利。
2、建立物品所有权观念
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物品所有权的观念,也许会有一些家长表示怀疑,认为这是不是太早了。但在这里,要说的是这绝对不早。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会有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阶段,也就是说孩子们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和自己的看法一样,自然也就很容易认为其他人的东西也是属于自己的。
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是“自私”的,这只是孩子们成长都会经历的阶段,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我中心”也会慢慢消失。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帮助孩子建立物品所有权的观念会起到“催化”成长的正面作用。
对于这位女孩的行为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面留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本文由虎爸虎妈熊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