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曾经说过。
天才永远存在人民中间。
就像火藏在燧石里一样。
只要具备了条件。
这种死的石头就能够发出火来。
天赋异禀的人不缺少。
看的是他们是否把这份天资运用好。
对田晓菲来说。
她就是那个上帝的宠儿。
也是生活的掌控者。
神童田晓菲
田晓菲名副其实的神童。
在两岁的时候便很不一般。
她能够读书认字,领悟也高。
从小热爱的也是四书五经和其他的经典。
更有人说田晓菲在五岁的时候。
便有了文学造诣,掌握了写作的技巧。
她喜欢把情绪和感悟倾诉在文章里面。
也收获了读者的喜欢。
在小学毕业之前。
好几篇出自她笔下的诗歌就发表了。
而且还拥有了自己的诗歌集。
这让大多数的普通人都望尘莫及。
田晓菲不止是创作方面可圈可点。
学业成绩上也超群卓越。
七岁的时候,田晓菲在家中找到一张泛黄的旧照片。
里面是沉静的一片湖泊。
询问母亲,田晓菲知道了照片中的地方是北京大学。
那惊鸿一瞥让田晓菲对北京大学从满好奇心。
她自己也定下目标。
一定考进北京大学!
13岁的田晓菲已经多次跳级。
直接就读天津中学。
这位年纪小的姑娘让大家羡慕。
也让人对她有崇拜之情。
全国内,通过她的作品认识她的人越来越多。
13岁上北大
其中还包括北京大学的教授。
小有名气的田晓菲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希望她能过给北京大学的文科发展注入力量。
于是,13岁的田晓菲被破格录取了。
这个消息轰动了整个校园。
田晓菲完成了儿时的梦想。
开启了自己有一段新的路程。
她的名声远播,被人称赞。
没有接触到高中的知识。
直接去到最高学府的田晓菲。
没有洋洋得意,也没有跟不上节奏。
在学业上为了跟上进度。
她早睡早起,刻苦努力。
不止涉猎专业知识。
还广泛的阅读许多书籍。
大学中的老师和同学都佩服她的这份毅力。
田晓菲在北京大学深受器重。
也是重点培养的好苗子。
之后的道路想必一帆风顺。
在北大她留下的文章都成为了经典。
其中,在她大三时发表的一篇《十三岁的际遇》中。
详细的描写了自己的求学经历。
和对北京大学的感激之情。
字里行间都是眷恋青春的感觉。
而且这篇文章成为了田晓菲的代表作。
还被选入了中国教科书中。
所以临近毕业,大家都猜想她会积蓄留在北大深造。
毕竟她的年纪小,在校园里可以丰富阅历。
去哈佛进修
可是田晓菲放弃了这样绝佳的机会。
选择出国去哈佛大学留学。
她代表了中国顶尖的人才势力去到美国。
每一步都走得谨慎。
她专研的学科不止一门。
凡是有兴趣得专业都尽可能得去了解。
所以在攻读完硕士之后又连读了博士。
直到博士毕业,她也才27岁。
学业上丰收,田晓菲的爱情也是丰收的。
在哈佛大学念书的期间。
田晓菲遇见了比自己大二十几岁的教授欧文。
欧文是她的导师,但是已经52岁了。
这位中年男人首先对田晓菲产生好感。
但是他自己也明白。
他们之间隔着一条年龄的沟壑。
所以一直没有开口表白过。
但其实,欧文又情田晓菲也是有意的。
看着欧文迟迟没有表白心意。
田晓菲主动的坦白了爱慕之情。
所以恋爱也来得自然而然。
他们早就在日常的接触中生成了默契。
恋爱的阶段感情也十分的稳固。
可是想要相守。
两位异国人该怎样抉择呢?
为爱情换国籍
深思熟虑后,田晓菲决定留在美国。
并且还加入了美国国籍。
田晓菲说服了自己的家人。
让他们接受女儿即将和一个52岁的男人结婚。
他们于1999年的元旦步入婚姻的殿堂。
虽然两人婚后的生活幸福无比。
但是这个消息的传出,人人都感到不解。
中国的大好男青年这么多。
为何要单恋一个52岁的男人呢?
并且还为虚无缥缈的爱情放弃国籍!
对田晓菲来说,选择欧文有她自己的想法。
首先欧文作为教授,涵养是极高的。
身上拥有着许多的闪光点。
而且欧文还特别的喜欢中国文化。
和田晓菲之间的共同话题很多。
欧文也能给她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当然这些都是附加条件。
田晓菲和欧文之间就是一拍即合。
就是相互爱慕,也不需要客观的理由存在。
爱情没有原因,也不能藏于心间。
田晓菲改换国籍一事。
让很多的群众都不满。
仅仅是为了爱情和婚姻。
就舍弃了培养自己的祖国,难道不是忘恩负义?
田晓菲的心中是否存在着感激之情呢?
其实她的选择我们没有资格怀疑和反对。
我们应该站在她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
哈佛大学是她的成长环境。
这里有她的回忆,也有她的爱人。
而且哈佛大学还有着世界顶尖的知识。
以及五湖四海的优秀人群。
对于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来说。
这就是极致的诱惑!
而且知识没有国界之分。
任何能够增长人见识的国家都是好的国家。
任何一个增长自己人都是聪明人。
虽然田晓菲没有回国就职。
但是她还是经常会中国交流文化。
和丈夫欧文开办讲座。
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田晓菲个人的抉择。
而是田晓菲的人生经历。
她对自己的要求和恪守标准!
如今的田晓菲婚姻幸福。
欧文对她百般呵护。
自己的事业也一直上升。
所以前路如何。
不是听取别人的意见后再行事。
而是自己感受过,再回味自己的成功和失败。
那样子的快乐和悲痛才真正的印象深刻。
田晓菲在美国生活。
是换了一个方式给中国贡献力量。
她有权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我们不应该质疑的方向。
而是作为同胞鼓励她继续追寻前程。
只要行好事。
那就无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