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孩被狂扇耳光,评论区8000条热议:你以为的保护正毁掉孩子的人生

作者:主创团·卡卡辛

最近,上海一家游乐场的监控视频,拍下了让人揪心的一幕。

在乐场玩耍时,一个小男孩抢走了一个女孩的积木,女孩爸爸看到后,心疼不已。

于是,爸爸守着小男孩从滑梯上下来,直冲上去,一把扯过小男孩。

对着小男孩,这位爸爸一边指指点点教训,然后一巴掌扇在了小男孩脸上。

之后,这位爸爸似乎还不解气,又几次三番拉扯男孩,最终一把将男孩推倒在海洋球池里。

最后,扬长而去。

短短几秒钟,旁边几个孩子被吓得目瞪口呆。

在视频曝光后,#孩子间起冲突家长该不该介入#这个话题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大多数网友都表示:孩子之间起冲突,家长可以介入,但打人是不对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父母爱子,人之常情。

可被他打的孩子,也是别人家父母的心肝宝贝啊!

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了,第一反应大概都是急火攻心,恨不能替孩子打回去。 但孩子之间的冲突,大人强势介入,往往会演变成一场闹剧,更有甚者,造成无可挽回的悲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情绪失控让孩子变成真正受害者

之前,在杭州一家游乐场,小女孩误踩了一名男孩的脚,女孩家长一直道歉。

可男孩妈妈不依不饶,大吵大闹,最终和女孩家长扭打起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实,小男孩被踩后并没有哭。

只是看到妈妈咆哮失控的场面,这个小小的孩子,被吓得大哭不止。

我不禁担心起这个男孩,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怎样呢?

会不会像妈妈一样,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不是冷静理智,而是用暴力解决问题。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形式千万条,言传身教第一条!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叫做"波比娃娃实验",就揭示了成人的暴力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当儿童看见成人反复使用各种方式攻击波比娃娃后,他们中的每个人平均有 38 次模仿了成人的身体攻击行为。 也就是说,作为孩子成长中最亲密的父母,如果在平常的教育中,经常采取暴力的方式来处理问题,那就等于给孩子一张可以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许可证”。 孩子会觉得:只要是让我不高兴的事情,都可以用暴力解决。 而一个孩子一旦成长为习惯使用暴力,难以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是很难在当今社会上立足的。 还记得2018年震惊全网的杀人案吗?

一名父亲拿起水果刀,在学校将一名10岁男孩捅杀致死。

而这位父亲行凶的动机,仅仅是因为两个孩子在玩闹时发生冲突,男孩不小心将女孩的眼睛弄伤,导致眼角出现淤青。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最终案件以死刑告一段落,但是两个家庭的痛还在延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这位爸爸的女儿,失去了爸爸,这辈子都要背负着父亲为她杀人的阴影。

真的无法想象,她今后的人生,还会不会有快乐的时候。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被人打,比打在自己身上还痛。 护犊心切,人之常情。 然而,盲目的“护犊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事情变得失控,甚至给孩子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急着“护犊子”,不如先观察

有时候,大人的不理智行为,是因为用了成人的思维去理解孩子之间的冲突,觉得自家孩子吃亏受欺负了。

其实,我们觉得孩子被欺负了,可能是一种误解。

心理学博士张怡筠在《世界爸妈说》节目里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孩子会有推人,打人的行为。

“只有恶意伤害别人才能称作欺负,而6岁以下的孩子发生冲突,很少是欺负两个字,小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并非大人常理解的是非对错的问题。”

当孩子间发生冲突时,不妨先按照“三不原则”走,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 冷静观察情况发展,看看孩子会怎么处理,再做决定。

看过一段视频,是胡军情景演绎作为家长,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

虽是情景剧,但是其中的做法值得父母借鉴。 剧情中,他看到三个孩子打架,没有发火,而是先是了解清楚情况,接着引导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孩子的世界,打打闹闹其实真的很正常。 他们正是在冲突解决的过程中,增长了社会经验,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如果家长硬要以暴力方式介入,往往事情就小事化大,看似给孩子出气,其实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 正如《接纳孩子》一书中所提到的:冲突是孩子学习社会规则的宝贵机会

父母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以示范和引导的手段,让孩子锻炼表达自己、体贴对方、解决问题、致谢致歉、友好相处等方面的能力。

小时候,事事替他们强势解决,孩子就会越来越依赖父母,不懂得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他人相处。

但是,孩子终究会长大,小时候有父母遮风挡雨,长大了又该如何去面对这个残酷的丛林法则。

不如,放手让孩子在冲突中成长,慢慢培养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

一个善于与人沟通协作的孩子,无论是学习、生活、工作还是社交,都不会做的太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进一寸不失一毫

暴力护犊固然不可取,但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父母还是要适当介入。

那么,家长怎么管,介入的度在哪儿,就是一门艺术了。

1 )明确是否存在欺凌的行为

成人可以清楚地判断哪些行为属于玩闹,哪些属于欺凌。

普通的打闹,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行解决。

可当冲突上升到故意欺负的阶段,而孩子又不足以想出保护自己的方法时,家长的干预是最有效保护孩子的方法。 这个周末,带女儿在小区广场玩,有个男孩一直拿着水枪追着女儿喷水。

一开始,我也不以为意,当做孩子之间的普通打闹。

结果女儿多次叫着不玩了,男孩还是追着不放,用水枪往女儿眼睛里喷。 看着男孩行为表现出故意欺负,立刻上前制止了男孩的行为。 并且严肃地告诉他:“妹妹不想玩了,你拿水枪喷她的眼睛,她会摔倒受伤。”

2) 安抚孩子的情绪,教会他们勇敢说 “不”

当制止对方后,一定要马上安慰孩子,在受了欺负时,小孩子都是非常委屈的,我们可以先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再询问发生了什么。

同时,鼓励孩子告诉对方,你的行为我不喜欢。

比如“你拿水枪一直喷我的眼睛,是不对的。我不喜欢。”

在孩子表达出维护自己权利的行为后,作为家长,也没必要道德绑架孩子,一定要和好。

既不要用宽以待人的想法,来要求孩子与对方和好继续相处;也不用强迫对方孩子道歉。

在冲突已经解决后,是和好,是要求倒签,剩下的就留给孩子自己决定。

这样做,既制止了孩子之间的冲突,也用实例告诉孩子,遇到了这种冲突的情况时,要如何处理。

3)教会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小孩子之间打闹没轻没重。

在平时, 我们也可以给孩子灌输一些在冲突中保护自己的方法。

对于低龄孩子,可以用角色互换的方法。 比如让孩子朝自己扔东西,父母示范如何躲,使用哪种姿势来保护重要部位不受伤。

如何用语言制止对方,这些方法都可以在平日的生活中、游戏中慢慢教会孩子怎样保护自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记得之前看电影《美国狙击手》,男主揍了欺负弟弟的人之后,爸爸是这么告诉他的 “如果你变成狼,我会揍扁你。但我们要保护自己,如果有人要打你,或欺负你弟弟,我允许你解决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段话的意思,也恰恰符合李玫瑾教授所持的观点:“孩子要有不伤人的教养,但也要有不被伤害的气场。”

孩子间有冲突不可怕,最怕的是,演变为家长的暴力相向。

失控的大人,往往使事情走向扭曲。 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他们在孩子的世界里会寻找到一种方式,来保护自己。

而我们要做的,不过是:当他们能解决问题时,把问题交给他们自己解决。 当他们无法解决问题时,做他们最强大的后援军。

该放手的放手,该干预的干预,护孩子周全,终归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

本文作者:卡卡辛,左手执爱,右手执笔,与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共同探索前行。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