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媛
近日,网传天津北辰一小区核酸过程中,老人插队遭制止,逼志愿者下跪。
记者找到了事件双方当事人,双方均表示确实发生过摩擦和误会,但并非网友们说的情况,现在彼此已经充分理解。
警方表示,此事还在调查中。
据涉事志愿者高先生讲述,第二轮核酸筛查时,他引导老、幼、病、残、孕优先排成十人一组的队伍。两位老人也带着孩子,但到了采样地点后,前方正好凑够十人一组,于是高先生就安排二老一家等待下一组,老两口不同意,发生争执。
其中一位老人情绪比较激动,称自己在居委会工作的家人,不会像高先生这样维持秩序,并吵着让他下跪道歉。
高先生无计可施,想赶紧正常检测,尽快安抚对方,就跪下了。
而涉事老人——67岁的董阿姨表示,当时她让外孙先去排队做核酸,她带着老伴和孩子赶到现场时,外孙已经进去检测,她抱着孩子沿着队伍往前走,喊自己外孙,并不是想插队。
也就在这时,和高先生发生言语冲动,情绪很激动。她印象中,“应该没有说过让他下跪”,对于网上不明情况的指责,她和老伴看了后感到很委屈,怀疑有人故意炒作。
现在双方之间达成和解,但网友看了后却火冒三丈。众口一声的指责涌向了老人。
在他们看来,老人倚老卖老、为老不尊,所谓男儿膝下有黄金,平常人不会说跪就跪,如果不是老人蛮横无理到一定程度,把对方逼到角落里,志愿者断不会做出下跪之举。
七尺男儿的屈尊下跪,凸显老人之“面目可憎”,这是网友怒火难平的原因。
单看视频,志愿者的下跪之举,确实易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
全员核酸检测一轮接一轮,他们冒着危险、顶着寒风为居民服务,有人不感恩他的付出,还要从中刁难,逼人下跪,个中的辛酸,极易让普通人共情。
但了解双方讲述后,又会发现,这其实是一次寻常的口角冲突。
老人有不当之处,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坏。据志愿者高先生讲述,之前双方有过一次交锋。
第一轮核酸筛查时,所有楼栋排队检测核酸。这家老人找高先生要号,但高先生不负责他们楼的发号工作,没有给号,发生了口角。
第二次核酸筛查时,若如老人所言,她走到前面队伍找孙子,被高先生拦下,有了第一次的不愉快经历,不排除她会先入为主,误会了高先生的用意,甚至认为他不会办事、故意为难,从而情绪激动,做出过度反应。
另外,高先生称,连续的忙碌让他精神疲惫,当时只是想尽快安抚对方情绪,如果有第二次,他不会再做同样的选择。
可见,下跪对高先生而言,多少有些冲动的成分,不算是被逼无奈,这是当时身心俱疲的他,能想到的最快的解决办法。
他也认为,这种方式是欠考虑的,还有其他的应对方式。
所以,若因为高先生下跪,就断定老人极尽刁难、人品低劣,在她头上扣一个“坏人变老”的帽子,有失偏颇。
这并不是说老人一点错都没有。从目前的信息来看,这场冲突的主要责任在于老人。
核酸筛查时,大家都在有序排队,老人抱着孩子往队伍前边走,不管有没有故意插队的意图,都容易让人误会。高先生予以提醒、纠正,让她排下一轮,是他的职责所在,就算误会老人“插队”,也是无心之失,老人好好说明一下,大家互相理解一下,此事就能画上句号。
若心存不满,可以事后再反映,尽量不妨碍志愿者的工作和整体的秩序,这应该是个人的道德自觉。
核酸筛查现场,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排队的居民,都的受着很大的压力和不便,如果因为一点小摩擦、小刺激就大吵大闹、不依不饶,不仅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也会影响到核酸检测的效率,其他人的时间都会被耽误。
当然对于志愿者而言也可以从这件事情当中有所反思,老人是因为想进入外孙所在的那个队伍,才引发了误解。
志愿者在引导核酸检测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考虑尽量地将一家人安排在一个队伍当中,因为一家人如果出现一例阳性,其他人是阳性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在一组当中检测,阳性筛查的效率会提升很多。
另外,对于等待检测的民众而言,一家人在一组当中检测也是方便群众之举,至少就不会出现天津这样的插队误会了。
既然现在高先生和老人说开了,知道是一个误会,双方都能谅解,此事可以告一段落。网友厉声谴责老人,也是希望疫情期间,人与人之间能将心比心、相互理解,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问题,锱铢必较,增加他人的负担,寒了服务者的心,伤害抗疫的团结。
老人确有过错,但网友紧抓着她的过失不放,甚至上纲上线,极尽各种辱骂之辞,何尝不是另一种不理解、不包容。
相信老人经过这次事件后,对志愿者的工作会更加配合。相信志愿者高先生,也希望老人一家能尽快回归平静的生活。
从长远来看,要避免类似事件出现,除了呼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也需要地方有一套协调纠纷的机制,帮助志愿者去应对五花八门的人际冲突。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希望志愿者委曲求全,为了息事宁人,牺牲自己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