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失业,叫摩擦性失业,旧词新用太“高大上”!

有一种失业,叫摩擦性失业,你听说过吗?

旧词新用:摩擦性失业

继灵活就业、慢就业、暂时待业后,摩擦性失业横空出世,网友深感不适:这又是什么新词?

事实上,“摩擦性失业”并不是一个新词,美国经济学家曼昆在《宏观经济学》一书中,将失业类型分为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可以说是旧词新用。

摩擦性失业,原指工人在换工作或者等待换工作时,需要花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疫情时代下,摩擦性失业的对象不再只是工人,他们可能是大学生,可能是个体户等人群,行业广、涉及人员多、失业期限较短成为摩擦性失业的特点。

摩擦性失业进入大众视野,是由于国家统计局在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介绍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青年群体的就业情况时称,他们普遍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16-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为19.3%,是今年以来的较高水平。

以此得知,青年劳动力是当下摩擦性失业的主要群体,包括高中、职高、大专和高校本科毕业生,一般在每年的七八月份,青年失业率会达到高峰,九、十月开始下降,基本与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找到工作的时间吻合,这种“找”的过程,就是摩擦性失业的典型体现。

摩擦性失业的原因复杂多面,有季节性原因、技术性原因,也有经济调整过程中导致的产业结构变化,在疫情背景下,摩擦性失业的特征更为明显。

最直观的就是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

中小企业困难重重,不再热衷招聘应届毕业生,开始倾向于招聘更多成熟有经验的人才,原本吃香的互联网行业,为了压降成本也在一边裁员一边大规模校招,多家互联网公司砍掉不赚钱的部门, 行业泡沫显现。

其次,受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调整,很多人缺乏就业机会的信息,没有相关就业知识,无法迅速调整就业的方向和意愿,只能在等待中寻找工作机会。

原有的工作不断消失,新的工作不断产生,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源匹配存在问题。

例如随着电商发展,出现了快递员等新型职业,与之相对的就是实体店大面积关闭,导致一些个体户失业。

这种失业劳动力拥有的知识、技能,与市场职位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就是结构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暂时的,但是当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相叠加时,必然会导致初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群体普遍面临就业困境。

很多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供求之间不匹配,前几年的房地产、教培和互联网行业给应届毕业生的薪水较高,提高了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值,如今却要面临现实的落差感,正是青年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主要矛盾:

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员工。

就业困境:劳动力市场难匹配

年轻人就业难,企业招工难,是目前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

2022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几十年里,我国高校毕业生从1978年的16.5万人高速增长,冲上了千万级别,中国正在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阶段。

与之相对的,却是很多企业普遍反映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约44%的企业存在招工难现象。

社会有上千万的高校毕业生,为何企业会招不到人呢?

《2021年“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里,人才需求缺口最大的是制造业,招工难的相关职业中,制造业占比47.1%,如“钢筋工”、“机修钳工”、“纺织染色工”等,其次是服务业,如幼师、家政等行业,都很缺乏人才。

当这些行业招不到人时,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都在一股脑地往体制、互联网和金融行业里面冲。

就业市场的失衡背后,青年劳动力内部也存在明显分化。

博士毕业生被各大国企抢着要,有技术的技校学生,同样不愁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提前半年就会预订学生,谁给的工资高,学校就安排毕业生去哪家企业就业。

中间那些本科生甚至硕士生,找工作则比较困难,求职市场出现了明显的“两头抢手,中间遇冷”的现象。

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意愿找到合适岗位,用人单位又很难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这一错位配置,成为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我国的高校教育已经大众化,但是很多高校毕业生还抱有“拿一张本科毕业证就能成为坐在办公室里的工程师”的想法,不想苦读十几年最后还要做着基层的技术岗,很多年轻人直言:宁愿送外卖也不要进工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理想与现实脱轨,结果就是阶段性的“摩擦性失业”,如此背景下,就业难就“难”在了两个地方:能不能找到一份工作和能不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当然,不能说毕业生找体面工作就是太虚荣,因为他们考虑更多的依旧是“薪资问题”。

制造业普遍薪酬水平都比较低,工作强度和酬劳完全不成正比,幼师、家政等服务业更是没有基本保障,年轻人为了生存,自然会选择能开出年薪几十万的大厂,或是更稳定、福利更多的体制内工作。

年轻人就业难问题,根源是人力资源的水平、结构无法和市场发展的需求相匹配,学生们寒窗苦读十二年,好不容易进了大学,却无法从课堂中学习到步入社会能够真正用上的技能。

例如制造业需要更多的技术型工人,但是学生们在学校习得的技能,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当自以为读了很多书的大学生们,进入企业后发现,自己一问三不知,需要从基础的岗位做起,心里自然会产生落差。

社会用工需求和高校教育的错位,不仅让年轻人找工作屡屡受挫,也加深了他们的就业焦虑。

德国“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企业和学校会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学校承担30%的培养任务,授课以理论知识课、公共课、道德情操课等为主,企业则承担70%的培养任务,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那些选择走“双元制”教育的学生,也不会发愁找不到工作。

和中国社会对工人的歧视态度不同,德国技术人员社会地位很高,“双元制”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19岁就可以拿到正式收入。

高校不应仅承担教育学生理论知识的责任,还应该加强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做好毕业生和就业市场的对接,为学生在严峻多变的就业环境中保驾护航。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