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一个15岁男孩在家上网课,只要妈妈看不见,他就偷偷玩手机游戏,妈妈呢,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怎么教育男孩子都不听,说多了就只会拍桌子瞪眼睛,有一天男孩又因为偷偷玩手机和妈妈大吵一架,爸爸实在是气急了,便对男孩训斥几句,结果男孩扔下父母那大眼瞪小眼的无奈,就愤怒地摔门而去。
很明显,男孩是赌气离家出走了,离开家后的男孩,走在大街上举目无亲、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最后他联系了最好朋友小强,男孩一听到小强声音就一通委屈地抱怨,随后小强把男孩的情况说给爸爸听,希望爸爸能开车把男孩接到家里住几天,面对儿子的请求,爸爸自然是二话没说地答应了。
可是,把男孩接到家里面之后,小强爸爸刻薄地对男孩说“从今天开始,你跟小强就不再是好朋友了”,小强懵了一下,疑惑地问“为什么呀,我和小强从小学开始就是好朋友,并且感情非常好,您这样做我们会很伤心的”
强爸爸看着一脸不服气的男孩,认真回答:“你的父母抚养你十几年,用尽全力去疼爱你,你现在能讨厌、不想再见到他们,未来也会同样讨厌、不想见到我们,孩子,亲情和友情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爸爸妈妈爱你,你也要爱爸爸妈妈,就像你喜欢小强,小强也信任你一样”。
男孩听到后瞬间醒悟了,他惭愧地对强爸爸说“我知道了,谢谢叔叔开导”,随后,男孩又请强爸爸帮忙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电话那一头,男孩的父母一接到电话就焦急地嘘寒问暖,听到父母关切的声音,男孩有些哽咽地说“爸爸妈妈,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
第二天,男孩的父母到小强家接男孩回家,父母一见到男孩就开始唠叨说“你这孩子,怎么如此不省心”,强爸爸听到后当即摇摇头,因为父母说话的方式,很明显让男孩的情绪发生了负面变化,如果继续如此语言,接下来肯定又是避免不了一通语言矛盾。
在语言沟通之际,强爸爸试探地对男孩的父母说“你们是怎么当父母的,孩子都闹得离家出走了”,看到男孩父母马上要爆发的情绪,强爸爸哈哈一笑,并解释道:“瞧吧,听到这样指责和否认的话,觉得受不了了吧,那孩子听到我们这样的语气,心里又怎会好受得了呢?”。
那一次,男孩、和他的爸爸妈妈都上了一堂生动的亲子课,心里有所感悟的他们,今后在语言表达和沟通方面也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其实亲子就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关系,我们希望孩子优秀、同时又希望他们开心快乐,在期待和亲情方面往往用因为考虑的过于长远,而忽略了我们爱孩子的本质。
因为,在绝大多数父母的眼里,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就应该把心思都放在功课学业上,一旦没有认真学习就会各种提醒、纠正,其实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复读机、或定时闹钟,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分享、帮忙解决问题的沟通型家长,懂得沟通,那么教育孩子就成功了一半,至少我们和孩子都在朝着同一方向前行。
有时候教育好孩子呢,其实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一句话的好坏直接会影响我们接下来的沟通,正如男孩的父母明明关心在乎男孩,却偏偏用严肃、苛责的话语去沟通,这种沟通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厌恶、不被喜欢的,他们会认为,父母对自己语言不满、其实就是不喜欢自己这个人,在自我否决心理影响下,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我们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语言沟通的影响力,有效促进语言教育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开始:
第一,语言的爱意表达
中国式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显得比较含蓄,对孩子的爱意表达也都是行为大过于语言,比如帮孩子准备好一日三餐、每天要穿的衣服、要用的学习工具,这些体现在生活实事的爱意表达看起来是满满的爱,但其实这种“管家模式”的爱意表达,也是在限制孩子的个人体验发展。
从孩子成长的长远角度来说,对孩子最有说服力的教育环境,并不是经济、体力上的无微不至,而是每一步成长都有孩子自己的细微进步,家庭教育里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应当属于积极乐观,给予孩子成长中丰富的幸福感,饱满的健康心理才会有取之不尽的力量。
从心理角度来分析,没有谁能拒绝得了口吐芬芳的爱意表达,浓郁的告白是被重视的标志,更是让人感受到幸福感的自信源泉,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抱怨“孩子一长大,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其实并不是孩子离我们远了,而是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教会孩子如何表达爱,小时候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宝贝”,孩子长大后才会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您”。
爱是需要表达出来的,请不要吝啬语言表达,从”我爱你”开始,大胆让宝贝感受爱、学会爱的表达吧!
第二,语言的礼貌输出
语言沟通是一门有技术含量的情感色彩,一句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暗含能量,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言和表情所表达出的意思是完全不同,有礼貌的语言输出也要比趾高气扬的说话方式更让人舒心。
举个例子,马上就要到饭点了,我们要喊孩子洗手吃饭,这个时候说“还不赶紧洗手吃饭,你到底想干嘛”,还有说“宝贝,打扰一下,我们马上就要开饭了,快把你脏兮兮的小手洗干净好吗”,同样一个目的,用不同的讲话方式、和情绪态度表达,所带来的情感和接受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关于语言沟通,很多人认为“礼貌都是留给外人的,自家人太客气就显得见外了”,实际上语言的礼貌输出不止是情感色彩,它更是对一个的重视和尊重程度,我们对外人之所以礼貌,是希望可以留下好的印象、更好地建立社交体系,可是,我们和孩子沟通也不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吗?
语言,既为社交、同时又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既然我们的语言输出目的很明显,那么在语言的输出方面,为什么不用合理的方式去更好地贴近目的呢?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不管我们的谈话对象是谁,用礼貌的语言沟通、温柔的笑容相迎,第一句话给人留下了好感,那么接下来的语言沟通就会和谐、更有成就感。
第三,语言的诚实守信
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沟通、为人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人所带来的影响力,往往都是体现在个人的综合素养方面,其中语言的诚实可信直接会影响接下来的语言质量,尤其是孩子的成长教育,家长就像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孩子身上的所有问题,都会在家长的身上体现。
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他们都在不断地学习成长,所生存环境就是他们不断模仿的对象,尤其是六岁之前的孩子性格在慢慢逐渐形成,这个阶段,他们又和家长朝夕相处,家人的言行举止和语言质量,自然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眼界、素养和性格发展。
而我们家长,在给孩子提供优良的语言和成长环境时,家长就必须要做好语言的诚实守信,对孩子诚实守信是家长形成说服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孩子信任家长的语言情感衔接,做好语言的诚实守信,才能更好地拉近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当然,如果答应孩子的事情没有及时履行诺言,那么也要尽早地让孩子了解原因,用新的承诺去履行旧的约定,这也是一种守信,更是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在这种语言环境下生长的孩子,能够获得充足的尊重,同时也能用尊重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好感。
第四,语言的积极引导
家长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一任老师,作为首任老师,对孩子不仅是一时的照顾,还有人生迷茫时的引导和解答,每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会遇到让自己迷茫的事情,家长及时引导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解决问题,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迷茫地前行。
如果孩子迷茫的时候都能及时解惑,豁然开朗的他们,性格自然也会发展的积极乐观,同时也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但现实生活当中,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语言表达都是焦急类型的,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优秀,日常对孩子的要求也会比较高,但最终所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虽然严师出高徒,但我们对孩子严肃认真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语言的积极引导。
语言的影响力,也可以直接渗透一个人的内心发展,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及时鼓励,当孩子进步时大声赞美、认可孩子,每一份语言都要认真回应,走着走着,你会发现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亲密了,这是因为语言的爱意表达、礼貌输出、诚实守信和积极引导,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引导环境。
这个环境就像是肥沃的土地,给予孩子充足的营养和水份需求,当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都能茁壮成长时,参天大树自然是时间的问题了,信任孩子、慢慢等待,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开花结果的那一刻是百尝不厌的甘泉。
---------------------
我是兰妈,专注于育儿领域解析作者,以亲身事例、各种家庭教育实例,来记录育儿感触的瞬间,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兰妈谈育儿一起学习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