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5250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严重的学习障碍,是精神心理问题的信号
02、父母避免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03、多子女家庭中,为何只有一个孩子得病?
上周,我们详细分享了幼仪及父母的面诊过程。
幼仪在2年前出现情绪低落、焦虑,一度有幻听,后来又觉得幻听变成了一种思维在控制自己。她的学习状态大幅度下降,难以坚持上学,频频请假。
父母带她去看过不同精神科专家,先被诊断抑郁症,后来又诊断双相障碍,服用精神科药物,还接受了多次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可是,父母和她都感觉没能彻底消除症状,幼仪还是容易痛苦、难过,“控制”她的思维也仍在。
幼仪得病,与她父母的不当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只是她父母以前缺乏意识。而幼仪父母的做法,其实也是很多父母的做法,容易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孩子日后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风险增高。
以下结合对幼仪的成长经历和患病原因,总结一些值得其他家长警惕和反思的教训。
01、严重的学习障碍,是精神心理问题的信号
我们经常说,如果孩子出现了精神心理问题,家长最好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抓住最佳的干预时机,在问题刚冒头的时候就解决它。
可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最佳干预时机?
当孩子出现什么信号时,意味着正处于最佳干预时机?
答案是,往往是在孩子的学习状态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也就是出现严重学习障碍的时候。
因为很多青少年遭受了一些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后,有一定的情绪波动,但不太明显,父母往往难以留意。可如果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学习障碍,甚至有躯体化症状了,那就说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了。
当然,就算父母这时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大夫或心理咨询师,他们也未必能意识到这背后的心理根源问题,尤其是精神科大夫,可能还是只关注症状。所以,最好是父母掌握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通过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尽快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比如说幼仪,她小学时成绩很好,说明虽然这时她已经有一定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了(有小学同学排挤她、父母缺乏关注和偏心等),但心理压力尚不严重。
但上初中后,她的成绩跟不上了。幼仪爸爸说是因为她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业压力增大了,这固然很可能是客观事实。
但如果单纯只有这些因素的话,幼仪不会一上学就肚子疼、头疼,甚至一度不肯上学,老师同学轮番来劝她都死活不进校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昨天的文章里说了,这其实是严重的学习障碍,如果按照主流精神医学的角度,可以诊断为“校园焦虑症”,甚至“校园恐惧症”。她肚子疼、头疼不是装的,是高度焦虑下出现的躯体化反应。
这时候,就是幼仪最佳的干预时机。
如果幼仪父母那时就能掌握一定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诚恳地询问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他们很可能就会发现,女儿其实在初中里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所以她讨厌上学。
而如果亲子间能再深入一聊,幼仪父母甚至可能会发现,女儿之所以容易在人际关系上受到伤害,又孤独、又自卑敏感,其实与父母的不当家庭教育有关。
如果那时父母就懂得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拉近与幼仪的心理距离,再引导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自信、理性,甚至考虑转学等,那幼仪很可能后来不会得病。她后来也用不着说,“我跟爸妈熟起来,就是因为这个病”。
等孩子真正病了,甚至病得严重了,父母才跟孩子“熟”起来,才去重视,那最佳的干预时机往往就过去很久了。
当然,严重的学习障碍症状有多种,有些孩子不一定像幼仪那样激烈地排斥上学,还有可能是孩子在考试前非常焦虑、恐惧,每天上学前或放学后容易哭或发脾气,上学时里容易头晕、眼花、发烧、恶心、呕吐等,成绩对比以前一落千丈,逃学翘课等等。
这些都是家长要赶紧重视的心理问题信号。
02、父母避免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幼仪有一个听起来很奇怪的症状,她觉得自己被一种思维控制了,已经持续1年多了。
幼仪说,这种思想大概是这样的:“比如我面前有3杯水,我会有种思维,如果不喝其中某一杯,就会发生不好的事。比如做题有4个选项,这个思维就会告诉我如果不选某个的话,接下来就会有不好的事发生。”
这确实符合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特征,如果这个症状已经严重损害了她的社会功能,让她很痛苦的话,那就基本符合“强迫症”的诊断了。
那强迫症状的背后是什么?是中度到高度的焦虑。那她为什么焦虑?这跟2020年她玩了一个病毒传播的电脑游戏后、新冠病毒真的来了,这让她感到恐慌、焦虑有关。这个症状就是在那之后开始出现的。
可是,电脑游戏和疫情只是外部因素,心理整体健康的人即使遇到了,一般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这说明幼仪那时候已经有敏感胆小、容易焦虑害怕的性格特征了,而这背后肯定与她从小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有关。
而且,幼仪的妈妈因为缺乏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甚至在无意中继续对女儿造成心理伤害,增加了女儿的焦虑和强迫症状。
幼仪曾跟心理治疗师说,她情绪糟糕的时候想过自杀。但幼仪并没有过真正的自杀行为,这一方面可能是考虑到父母,但另一方面则有可能源于对死亡的恐惧。
但她妈妈知道后非常担心,要求她以后不要说“死”这个字。
我能理解幼仪妈妈的感受,她很害怕女儿在她面前说到“死”,更害怕女儿真的自杀。而且很多家长对这个字就很忌讳,不允许孩子说“死”字,不吉利,幼仪妈妈很可能本来就属于这类家长。
所以,她用命令的方式让女儿不要再提这个字,本意是想为了女儿好,也是为了让自己没那么焦虑、害怕。
但在客观上,幼仪妈妈的做法是错误的。她没有与孩子就“想死”的想法进行良性沟通(良性沟通三步曲:共情、倾听、积极引导),没有与孩子的强烈负性情绪共情,也不听听孩子说说是什么时候想过自杀、具体想了什么、以及现在对此有什么想法,更没有对孩子作出积极引导,她强行让孩子不能说,往往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性情绪。
如果幼仪跟妈妈的亲子关系不好、甚至很敌对的话,妈妈这个要求很容易让她更痛苦,并激起她的逆反心理,“你就光听到我说死,但你知道我啥想到死吗?你在意我的感受吗?你不让我说,我偏要说!”然后亲子之间很可能继发强烈的冲突,幼仪可能真的决定去死。
幸好,幼仪生病后,爸爸妈妈都变得更关心她了,她跟妈妈的亲子关系明显改善,她内心对妈妈是比较信任的。所以妈妈让她别说,她愿意遵守。
但她明显感受到妈妈说这句话时的焦虑,甚至可能还有责备的语气,她也理解妈妈暗示的不吉利。她还有可能联想到自己想到自杀时,内心所涌现的对死亡的恐惧,再次体验到这种可怕的感觉。
所以幼仪更焦虑了,真的担心说了“死”就真的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甚至泛化到了谐音“4”,做什么事情都尽量避免重复4次,强迫行为和思维更严重了。
也就是说,幼仪妈妈当时不经意间说的那句话,实际上对幼仪造成了心理创伤。
也许很多父母可能无法理解:只是一句简单的话,怎么就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了呢?这至于吗?
其实,我们不是说父母说的每一句不妥的话,都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可是,如果亲子关系已经不良了,或者孩子已经有一定精神心理问题了,这时父母还不掌握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的话,那父母不经意说出来的话,就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因为这时的孩子往往很敏感,很容易从负面角度去解读别人的言行举止,甚至被激活了以前的其它心理创伤,出现强烈的负性情绪,然后形成新的心理创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曾接诊过一位患者乐菱,她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强迫症,还有抠伤疤、吃血痂成瘾的罕见症状。在深度催眠下发现,这个罕见症状的心理根源之一竟是她父亲不经意间的一个比喻。
乐菱4、5岁的时候,爸爸带着她在小区里散步,看到一朵花折断了,折口流出了白色的粘液。
爸爸指着这朵花对乐菱说,“你看,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这朵花被折断了,会流出白色粘液来,这就相当于我们的血液,它流血了。无论是人类、动物还是植物,都是有血液的,只是颜色不同。”
花朵上黏黏的汁液本让乐菱感到讨厌,听爸爸这么一说,她脑海里闪现出人类和动物的血液,这让她更加感到恶心,这是她后来害怕小动物的原因之一。
结果因为她害怕小动物,她爸爸经常骂她“胆小鬼”,说她一点都没有别人家孩子的活泼大方。这又对乐菱造成了心理创伤,她恨自己胆小,但又非常渴望证明自己是个勇敢的人。
有一天她的一个伤口结痂了,她看着血痂,心里想起爸爸以前说过,“每个人都有些奇怪的嗜好,有些人爱喝汽油,有的人喜欢吃泥巴”(这又是她爸爸不经意说的一句话,可能只是想逗小孩)。
然后乐菱想,如果我把伤疤吃下去,会怎么样呢?于是她忍着痛,把血痂撕下来,吃了下去,觉得很兴奋,“因为爸爸从小就说我是胆小鬼,连小鱼、小鸟都怕。现在我居然能把自己的伤疤揭下来,还能吃下去,证明我不是个胆小的人!我证明了自己!”
从此乐菱一发不可收拾,抠伤疤、吃血痂让她感到放松、愉悦,成了她的解压方式,逐渐发展成成瘾行为。
所以,父母们要有所意识,在一些情况下,父母无意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或眼神,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或者让孩子形成扭曲的认知,增大日后罹患精神心理障碍的风险。尤其对于年幼孩子,这种影响就更加明显。
可是,父母跟孩子相处时也不能整天如履薄冰,担心自己说错话啊。所以,最好的预防方法是父母本身的三观是正确而积极的,整体的言行举止是理性的,情绪是平稳的,然后有意识营造出温馨、良好的家庭氛围,跟孩子建立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看到父母时是打心底里高兴的、温暖的、熟悉的,那就算父母偶尔责骂几句,或有一些不当的言行举止,也不容易对孩子形成心理创伤。
03、多子女家庭中,为何只有一个孩子得病?
我们常说,青少年之所以罹患抑郁症、双相障碍,与其成长经历中所遭受的病理性记忆有关,尤其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其中,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
但在不少多子女家庭中,经常出现“某个孩子得了抑郁症,另外的孩子却心身健康”的情况。明明他们的家庭环境一样,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不会差很远,所谓的遗传因素也非常相似,可为什么同一家庭的不同孩子之间,差别会这么大呢?
就拿幼仪来说,后来我们得知,她家一共4个兄弟姐妹。老大是姐姐,比幼仪大10岁,目前在读硕士,整体上挺优秀的。老二是幼仪,老三是比幼仪只小1岁的大弟弟,还有一个比幼仪小几岁的小弟弟,还在读小学。
那为什么,起码从目前的来看,偏偏只有幼仪出现了精神心理问题?
这与子女出生先后有着微妙的关系,面对排行不同的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其实不完全相同,有时甚至差得很远。
幼仪的姐姐最早出生,虽然她父母有一定的重男轻女思想,但毕竟这是第一个孩子,他们肯定还是非常疼爱和关注的,而且10年内没再要孩子。
在这10年间,幼仪的姐姐独享来自父母的疼爱,父母也尽心尽力地呵护着她。虽然在弟弟妹妹出生后,她分得的关注肯定减少了, 但她已经得到了相对充分的心理滋养,所以整体上的精神心理是健康的。
接着,幼仪出生了,第二年,她的大弟弟出生了。这时候幼仪父母的重男轻女思想就比较凸显了,好不容易终于生了儿子,他们在家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儿子身上,将幼仪交给老人家带。
这导致幼仪和父母的亲子关系一度断裂,只跟外婆亲,而且明显感觉到父母的冷落和偏心,凡事都疼弟弟比疼她多得多。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幼仪的心灵备受伤害,长期被父母忽视,令她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自卑感,敏感多疑,甚至可能还有被父母抛弃的不安全感。这都为她后续形成讨好型人格,容易遭到同学欺负、容易跟“渣男”在一起埋下了隐患。
而她的弟弟们备受父母宠爱,暂时还没有显露出精神心理问题。
当然,如果幼仪父母对两个儿子过度宠溺,又或者对儿子的学习要求格外严厉、但在物质上又过分满足的话,或者平时经常过度夸奖的话,幼仪的弟弟们也很“危险”。不排除以后可能出现一些精神心理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很多人说在多子女家庭、尤其是三孩家庭中,老大往往是最自信成熟的,老幺往往有可能最娇生惯养,而老二则最有可能是比较缺爱、总是渴望证明自己的。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
如今,国家放开了三孩政策,越来越多父母生2个、3个孩子。希望这部分父母要摒弃“重男轻女”的思想,要尽量给予每一位孩子充足的心理滋养,避免让某一个孩子感到自己被冷落、忽视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否则,一来孩子以后容易罹患精神心理障碍,二来容易“恋爱脑”,在恋爱关系中缺乏理智。
像幼仪这样,她非常渴望与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只要有人向她表白、表现的殷勤,她就容易答应与对方在一起,不管男女,也不细致去了解对方的人品。
这其实是一种不理性的状态,所以她很容易跟“渣男”“渣女”在一起,因为这些人很会利用花言巧语、小恩小惠获得她的欢心。结果她屡屡被劈腿,遭受到心理伤害。
幸好她还是有一定理性的,发现对方劈腿后赶紧分手了,有些更加不理性的女孩甚至会飞蛾扑火,仍然不顾一切地与别人在一起,属于“重度恋爱脑”。
所以,希望父母要有意识成为孩子成长时期最亲密、最信任的人,避免孩子过度、过早渴求与同伴建立亲密关系。当父亲的尤其要注意,如果父女亲子不良,女儿很可能长大后会“恋爱脑”,又或者女儿长期对父亲怨恨、排斥,这容易泛化到对所有男性都感到厌恶,演变成不婚主义者或继发同性恋者。
我们并非否定同性恋者,如今社会对同性恋的包容度越来越高。但是仍有部分大众对同性恋群体持歧视态度,同性恋者在社会中难免有可能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有可能会导致一定的精神心理问题。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女儿跟幼仪相似,性取向暂时还没稳定下来,那希望父亲能够及时、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修复与女儿的亲子关系,孩子的性取向才更很可能稳定下来,并符合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