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这个暑假,随着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步入职场,不少“00后”也踏上了工作岗位。“00后”给职场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也注定会带来一些新的变量和碰撞。“00后”如何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职场新人对职场环境和发展前景有什么期待?对于职场新人类,企业怎么说?又有什么建议?广州日报今天起推出“后浪来袭——职场来了00后”系列报道,展示“00后”职场新人风采,探讨“00后”如何更好地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异彩。
装卸指导员杜深:把重复的事做精也是一种成功
工作时,杜深不时要迎接酷暑和台风的考验。
人物简介
来自广东中山的00后装卸指导员,毕业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海事学院,专职负责广州港南沙三期码头的集装箱装卸作业的现场管理。他的职业信条是“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扎实做好每一件事”。
感言
很多人羡慕我的工作,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把重复的事做精也是一种成功,所以你一定是真的热爱这份工作,才做得下来。这里发展很快,我将尽我所能为公司做出更多贡献。
8月10日,受台风“木兰”影响,江海交汇处的南沙龙穴岛风雨交加,21岁的装卸指导员杜深坚定地站在海边,看着万吨巨轮缓缓靠近,等待岸桥上的重型起重机舞动吊机,将船上的集装箱一个个抓放到岸上。
杜深毕业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海事学院轮机工程技术专业,2022年3月开始到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南沙三期)实习工作。他知道,作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部分,广州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自己会在这里开启多年的港口职业生涯。
杜深2022年3月开始到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南沙三期)实习工作,他担任码头装卸指导员一职,主要负责码头前沿的生产协调与安全监管。岗位稳定、福利不错、吃在食堂、住在宿舍……作为早早就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杜深无疑令人羡慕。尤其是,他第一次在下班后看到美丽的日出,顺手拍下眼前的美景发了朋友圈,引来了无数点赞。父母和女朋友则叮嘱他“好好干”。
杜深在工作。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据介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近些年为对方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这些优秀毕业生成了学弟学妹的榜样,并形成了强大的口碑。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面对职校生如何才能找到满意工作的问题时,杜深这样回应。在校时,他的专业成绩排名全班第二。为了多接触社会,他先后在深圳、佛山、中山等地实习,操作感应器调试等设备、整理货物资料和账单、空调系统配置及出厂维护保养,提升了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早在2021年10月,他就手握多份offer,考虑到离家近、不用出海等实际需求,他最终选择了目前的岗位。
根据公司“传帮带”的规定,资深员工要为新人当导师。带教杜深的装卸指导员组长陈庆才说,身为一名码头装卸指导员,安全最重要,所以各项操作一定要规范,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细节。“杜深虚心学习、吸收知识快,较快转换状态,没多久就独立进行外贸班轮作业了,他是作为我们的骨干来培养的。”陈庆才说,更难得的在于,杜深善于复盘总结,面对出现的较复杂问题,还能用创新的思维去解决。
“热爱这份工作,才做得下来”
对于杜深而言,稳定的另一面是,面对热、湿等工作环境产生的困难,需要慢慢克服。除非挂起台风信号三号风球,码头作业都是24小时不间断的,且到了晚上更为繁忙。“我们是三班倒,日夜颠倒考验耐力,我只能趁着没有装卸作业的空当眯一会儿。”在广州,酷暑和台风更是常见,地面温度高达50摄氏度,或者天上下起豆大的雨时,码头装卸指导员仍要站着指挥一两个小时。轮船轰鸣、卡车进出等也会增加噪声分贝。“最初来的那几天睡不着,现在习惯就还好。”杜深说。
他还记得:第一次站上40多米高的桥吊时,自己的双腿在发抖;第一次用英语与外贸班轮上的人通话时,表达很紧张。码头边,用活动板房建造的办公室略显简单,但同事之间的氛围很好,会泡茶为工作增添乐趣。龙穴岛上没有除单位食堂以外的餐厅、外卖、奶茶店,这位刚入职的年轻人不以为意。“你一定是真的热爱这份工作,才做得下来,而且我学习到了很多。”
这段时间,从船舶靠泊到组织生产再到船舶离泊,就是杜深每一天“三点一线”重复的工作内容。按部就班的节奏难免让人心里有波动,但陈庆才的一句话“把重复的事做精也是一种成功”令他受益匪浅,并逐渐热爱岗位。目前他正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还计划考取本科院校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并希望在3年内买一辆车,这样就能在下班后驱车赶到中山看父母,到深圳看女友。
企业说:走好第一步,后面就越来越好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港之一,南沙三期码头努力服务提升大湾区港口群总体服务能级,投入运营后以保持年均100万标箱增量持续快速发展。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南沙三期)人力资源部谢先生表示,为匹配剧增的业务量,码头装卸指导员等一线职位急需补充人员,职校毕业生便是主力军,“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生能力、职业素养都与企业需求相吻合,另外,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我们也倾向于招聘这类学生,宣讲时现场都坐满了,和杜深同一批进来的新人都不少。”
谢先生认为,“00后”员工个性独立、思想偏成熟、职业选择多元化,“早期,应聘者更关心单位的福利待遇,现在‘00后’更关注个人发展与实际需求,考虑会更全面。”因此,公司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培训中侧重价值观引导;服务要更加细致、人性化,如为员工宿舍配齐所有生活用品,包括拖鞋,让他们感受到如家一样的温暖;以及改善工作环境,如加入远程操控等技术手段,以尽量减少员工风吹日晒。
留下来之后,“00后”如何在岗位上发挥自身优势、带来更大价值?谢先生建议他们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职业规划,认真扎实完成本职工作,“这基本是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或者不适应都要努力克服,走好了第一步,后面就越来越好。同时做好自我管理,培养强烈的自控自律意识,朝心中的目标坚定前行。”
黄鸿杰(受访者供图)
人物简介
土生土长广州仔,自小就有一个航海梦,今年从广州航海学院航海技术专业毕业的他,如愿成为一名船员,投身粤港澳大湾区航运事业。
感言
最幸福莫过于,小时候的梦想,长大后实现了,我期待,在新的航程继续乘风破浪。
航海新人黄鸿杰:带着吉他和游戏机上船
黄鸿杰为实现航海梦蓄力颇久。
黄鸿杰从小就有一个航海梦。
随着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每年都有大批应届毕业生主动投身海运事业,“00后”毕业生黄鸿杰便是其中之一。今年7月,从广州航海学院航海技术专业毕业后,黄鸿杰正式成为一名海员,实现了他的幼时航海梦。
求职季“轻松”的背后是蓄力良久
随着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每年都有大批应届毕业生主动投身海运事业,“00后”毕业生黄鸿杰便是其中之一。今年7月,从广州航海学院航海技术专业毕业后,黄鸿杰正式成为一名海员,实现了他的幼时航海梦。
进入大四秋招季时,黄鸿杰和大多数准毕业生一样开始着手找工作。但对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他并没有过多担心。学校专门组织了航运企业进校“招兵买马”,黄鸿杰和同学们足不出校便可获得与相关企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只要你想做,进了这行,不怕没得就业,待遇也挺不错。”黄鸿杰笑言,对于他们专业想“上船”工作的毕业生来说,通常是他们挑工作,而不是工作挑他们。不想“上船”工作的同学也可以在船舶公司获得不错的工作机会。
手握英语四六级证书,航海小证、大证齐全……黄鸿杰很快就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他被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录用,任职见习三副。如今回忆求职经历,令黄鸿杰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英语水平很是看重。“很多企业的第一个问题都是‘有没有过四六级’,过了四级,相当于过了平均基本线,如果能过六级,被录用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在黄鸿杰看来,考虑到航运业的国际性,想要在海运业发展得更好,英语水平非常重要,尤其对于远洋航海,更能凸显英语的重要性。
实际上,在黄鸿杰求职季的“轻松”背后,他为实现航海梦已蓄力颇久。海运业对从业人员的纪律性和意志力要求较高,在广州航海学院,包括航海技术专业在内的几大涉海专业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学生每周周一举行升旗仪式,每天进行队列训练,这帮助黄鸿杰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早上6:30训练,我们六点多就要起床了,刚开始也觉得苦,不适应,后来慢慢就成习惯了,早睡早起。”在集体训练之外,黄鸿杰还坚持每天进行体育训练,课程学习、证书考试更是一个都不落下。
黄鸿杰(受访者供图)
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素质是关键
从儿时起,一个航海梦就在黄鸿杰心里种下了。原来,黄鸿杰的爸爸也是一名海运从业者,在黄鸿杰年龄还很小的时候爸爸不时带他上船参观。宏伟壮观的巨型轮船、一眼望不到头的蔚蓝海面……眼前的景象给幼时的黄鸿杰带来极大的震撼,他心里时常憧憬着自己将来在大船上工作的场景。
2018年高考后,黄鸿杰来到广州航海学院就读,成为航海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在普通人看来,航海技术专业是一个听起来有些小众的工科专业,但对于黄鸿杰来说,这个专业选择意味着他离梦想近了一大步。航海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航运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船舶驾驶,也可以从事海事管理、港口引航、航运管理等相关工作。
来学校报到之前,黄鸿杰就知道他即将度过四年大学生活的地方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每年都有不少高素质航运人才从这里出发,在各个航运岗位上发挥专业所长。据了解,广州航海学院超过一半的航海类毕业生在广州乃至大湾区从事航运、海事管理等涉海类工作。
“我觉得自己比较适合这个行业。”采访过程中,黄鸿杰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在他看来,想要当好一名海员,好的心态和身体素质是关键。“船上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一出去就要好几个月,我觉得心态还是要乐观一点,要有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黄鸿杰计划着,等他正式出海时,他要带着他的吉他和游戏机一起上船,工作之余放松一下心情。
策划、统筹:林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俊 王婧 实习生 郭培铭 通讯员 陈海航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署名除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