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卵5次,移植3次,手术13回,总共花费30多万。这是一位42岁女性走过的4年试管婴儿之路。
在钛媒体近期出品的纪录片《一个女人的试管之路》中,女主人公张梦薇曾被医生判定“永远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她和丈夫从2019年开始尝试试管婴儿,几次移植都以失败告终,经受着巨大心理负担的同时,也付出了昂贵的经济成本。
图片来源:钛媒体
像这样的家庭并不是个例。根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发布的数据,中国不孕不育的发病率为7%-10%,也就是说每100对夫妇中就有至少7对患有不孕症。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数据则更高,《柳叶刀中国女性生殖、孕产妇、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特邀重大报告》显示,2007-2020年间,我国不孕发病率已从12%升至18%[1]。
在5000万不孕不育人群中,约有15%,也就是750万人需要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进行生育,其余85%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即可怀孕[2]。
图片来源:钛媒体
试管婴儿就是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自1988年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在北医三院诞生以来,试管婴儿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昂贵的治疗成本,让许多不孕患者有心无力。
从疾病筛查开始,患者要经历抽血、B超、打针、吃药、取卵、移植等一系列过程,单个周期就要花费3到5万元。由于技术操作中的不确定性,患者往往需要经历多个周期才能成功。十多万的治疗成本,还不包括前往大医院就诊的交通费、请假看病损失的工资等隐性成本,目前全自费,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
但在不久的将来,不孕人群在选择试管婴儿技术时或将减少一半以上的费用支出。
2022年8月16日,国家卫健委等十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表示,指导地方综合考虑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据专家估算,如果第一代和第二代试管婴儿中的技术项目真能被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将为患者整体减负56%[3]。根据健康领域新媒体智库健识局估算,第一代和第二代试管婴儿的每个周期成本在3万-5万元之间,减负56%意味着每周期治疗将为患者节省至少16800元。
自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以来,这项技术已经历了四代的发展。但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并不像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有技术的先进落后之分,四代试管婴儿技术各有不同的操作机制和适用人群:
第一代——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它是指从女方体内取出卵子后,在体外与精子一起置于试管内使卵子受精,而后将胚胎移植到子宫内发育。这个技术解决的是女方因盆腔黏连、输卵管不通等导致的不孕。在此过程中,精子依靠自身运动和卵子形成受精卵,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自由恋爱”模式。
第二代——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精子将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定向注射到卵子胞浆内,完成受精,因此被形容为“指腹为婚”或“包办婚姻”,它解决的是男方因弱精症或精液无精子等导致的不育。
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注射精子示意图
第三代——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D)技术:它通过人工手段排除带有遗传性疾病及其隐患的胚胎,优选出健康胚胎,再移入子宫进行孕育,“择优录取”成为最大特点,主要适用于有染色体疾病的夫妻。
第四代——卵浆置换(GVT) 技术:该技术将老化的卵子和年轻的卵子进行卵核的置换,使两者重组成活力较强的卵细胞;重组的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形成胚胎后移植入母体子宫,并完成后续发育,俗称“三人试管婴儿”。该技术主要适用于一些卵子质量不佳或老化的女性。目前GVT还存在安全和伦理上的争议,尚未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大规模推广。
写在最后:
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能够帮助不孕人群实现为人父母的愿望,但如何让实验室中的高精尖技术,真正成为患者负担得起的一种选择,提高辅助生殖服务的可及性,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资料:
[1]Qiao, J., et al., A Lancet Commission on 70 years of women's reproductive, maternal, newborn,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in China. The Lancet, 2021. 397(10293): p. 2497-2536.
[2]健识局.中国辅助生殖政策分析报告2022
[3]中国新闻周刊.北京率先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专家:有望全国铺开
[4]妇幼健康司官方网站.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不孕不育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的通知
[5]林戈,卢光琇.“试管婴儿”技术30年——回顾和展望[J].生命科学,2010,22(12):1200-1207.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huishan
审校:张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