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为何越来越容不下理性讨论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雨馨

近段时间,几场网络口水仗引发广泛关注。前有游客在景区坐滑竿上山被骂“践踏他人尊严”,后有建筑工人午餐以米饭配辣酱引发“生活实苦vs口味偏好”之争,紧接着各方又因所谓“新版红绿灯”吵成了一锅粥,结果却闹了个大乌龙……一言不合就开杠,三句不到就开撕,事实隔天就反转,一幕幕荒诞戏码,搅得网络乌烟瘴气。

不知何时起,每有社会热点、公共议题出现,网络评论区总会不分青红皂白,听取“骂声一片”。有媒体还注意到一个怪现象,不少网友在现实生活中大多彬彬有礼,可一旦上了网就不会好好说话了。有的暴躁易怒,明明是公共讨论、交流观点,却第一时间将其转化为人身攻击;有的情绪绑架,发言既不关注事实、也不就事论事,动辄上纲上线、道德审判;有的偏执极端,判断事物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好像不如此便不足以表明自己“有立场”“有观点”……

情绪先行、理性缺位、共识难求,种种乱象促人深省:如今的网络空间为何越来越容不下理性讨论了?这里头,固然有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网络匿名性放大“人性之恶”等多种因素,但“流量至上”的推波助澜,也是绕不开的一条。在“眼球经济”的逻辑下,不偏不倚、平和理性的发言鲜有人倾听,而逢题必撕、逮事就骂的操作,却能分分钟引流无数,成为拉升粉丝量、曝光度、注意力的爆点。断章取义、激发戾气,对于这些搅弄风云的拙劣把戏,一些平台出于利益考量也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来二去,舆论风气也就步步陷入极端化、情绪化、劣质化了。

“互联互通,让生活更美好。”犹记网络兴起之初,我们欣喜于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新时代。开放的意见场里,各路网友畅所欲言,不同观点碰撞交锋,“百家争鸣”间,确实碰撞出不少真知灼见,立足理性的“头脑风暴”,也成为集纳民意、增益治理的推动器。但不得不说,今天,“理想网络”的样子早已斑驳难辨。偏激言论、以讹传讹、谩骂互撕无处不在,不仅带偏了真正的舆论关注点,也犹如“温水煮青蛙”一般不断钝化群体思考力,拉低着公共理性的水平线。诚如网友所言,这方曾经连接万千世界的屏幕方寸,正在让我们的视野狭窄、生活焦虑,这显然与网络初心背道而驰,更绝非广大网民之福。

乱象频仍,呼唤治理。与之同时,网络空间的风气如何,影响着每一个人,也依靠着每一个人。信息爆炸,真假混杂,点击发送键之前就应思忖再三。一事当前,立场各异,就应“有话好好说”,而非情绪先行轻易置评、口无遮拦喊打喊杀。用好“开麦”的权利,恪守理性的底线,体现的是文明素养,避免的是相互伤害。

标签: 情绪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