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华人家庭的生育观,貌似正在悄然转变。
从70后的“二胎标配”,到80、90后更倾向于“坚决一胎”,华人新移民面对生娃似乎正变得“相对谨慎”。
从多胎到单胎,差异明显,但难说对错。
就好比一位70后华人父亲说,“无关最终生几个,生育是选择,更是责任。”
80后:结扎“捍卫一娃家庭”
Phoebe一家三口移民澳洲已有7年,上个月她陪爱人去做了一件“大事”:为了坚持只生一个娃,丈夫去医院做了结扎手术。
她表示,结扎对于他们夫妻而言,是经过深思熟虑且意见高度一致的。
早些年在国内时,这对80后小夫妻也曾幻想过二胎,“那时候想着等出国后,生活轻松了,再要一个。”
然而移民墨尔本后,Phoebe和爱人的想法逐渐发生了改变。“原来澳洲也卷,只是卷的方式不同罢了。”
海外生活的压力远大于预想,家庭、工作、房和车,都令她承受重压。不过,夫妻俩最在意的还是家庭成员各自的独立发展。“我们都是个体,在照顾好孩子的基础上,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对现阶段三口之家的状态,Phoebe和爱人都感到“满足”,并“坚决”拒绝生二胎。深思熟虑后,这对夫妻决定用丈夫结扎的方式,来“捍卫一娃家庭”。
“我们做了很多功课,男性结扎的手术风险和恢复期都要比女性上环容易很多。”Phoebe笑着回忆当天的场景,并感谢丈夫对家庭的付出,“老公很开心,手术当天还发了朋友圈,说终于能为我做些奉献了。”
朋友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发来信息问候,一些男性朋友也主动前来咨询手术。
一份Medicare的数据表明,现在每年有超过2.5万名澳洲男性选择结扎,其中约1/4的男性年龄在40岁以上。
“不是对多娃家庭有偏见,只是我们这代人的观念变了,更想用独立的方式看待娃、自己和家。”
Phoebe表示,儿子现在已经可以独立学习,爱人为了工作也在备考,而自己则终于有机会从“家庭”中抽出身来,慢慢找回属于“我”的那部分生活,一家人很享受目前的生活状态。
90后:更注重“质”,而非“量”
悉尼华人Belly和伴侣是90后父母。同为家中独生子女的他们,在生育问题上观点一致:生且只生一个。
“我们就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长大,现在做了父母,生一个就够了。”
这个在悉尼生活已近10年的三口之家中,爸爸负责赚钱养家,妈妈则在儿子出生后放弃工作,全职陪伴在孩子身旁,一陪就是6年。
对于生二胎,Becky认为就目前的家庭状态而言,“不现实”。“想把娃养好,又想有机会重回职场,这太难太难了。”
她称,90后养孩子更注重“质”,而非“量”,从决定养孩子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要尽力把孩子培育好,她认为这是一种现代育儿的责任。
“我们的祖辈那时候,再苦再难都要生两三个,到了现在,很多海外年轻人都在考虑只生一胎,包括西人和华人,这是个趋势。”
正在读Kindy的儿子班上,有近四分之三的家庭目前是一胎状态,或许源于居住在华人区的缘故,该数据的比例曾一度让Becky感到“意外”和同感。
她和伴侣都认为,孩子是人生中的重要环节,但绝非全部。如果把经历过多放在养育孩子上,会让家庭关系失衡。
“说到底,是现代人对生活的要求提高了,年轻父母除了孩子之外,还有更多的期盼和追求。”
“每个人都活几十年而已,活好自己也是大事,否则也会有失父母对我们的培养。”
70后:“一胎是遗憾也是幸运”
华人Jason和妻子均为70后老移民。再过几年,他们的独生女儿即将迎来成年礼。对于一胎话题,他感慨表示,“是遗憾也是幸运。”
作为经历国内计划生育的初代,Jason身边的大多数同龄人都是独生子女。移居澳洲后,摆脱了“被计划”的限制,生养二胎几乎成了这代人的“标配”。
一来或许是遵从“多子多福”的传统,又或是不想自己童年的遗憾再度上演。
不过,“主动或被动”地,这对夫妻最终只养育了一个孩子。
十几年前事业初创之际,乖巧可爱的女儿也正好降临。
“没有老人帮,妻子上班到临盆前一天,坐月子时还熬夜工作。”Jason说,“后来更忙,等过了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大了。”
“等缓过神来,感觉已经晚了。”聊到曾经期待过的二胎,言语中还是透出淡淡遗憾。
有舍亦有得。看到公司从无到有地发展壮大,又好像是另一个孩子陪伴在身旁。
Jason如今已欣然接受一娃家庭的现状,夫妻二人在陪伴和照顾女儿上也全力以赴。“有一个就养好一个,也挺好。”
澳洲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女性生育率正呈现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66/1000,下降到2020年的56/1000。
从1986年到2016年,澳洲独生子女家庭比例从8%上升至14%。
“只生一个孩子的家庭不再被视为不同或不寻常,”社会心理学家Susan Newman博士这样说,“对澳洲父母而言,生一个孩子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谈到70、80、90后在澳华人生育观的转变,上文的Jason表示,“面临的困难始终大体相似,只不过时代变了,认知也更多元了。”
他说,“无关最终生几个,生育是选择,更是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