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儿”,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这句话?
古有“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今有18岁上大学、22岁毕业工作,25岁结婚,27岁生娃,30岁抱俩,60岁带孙子……
对于大部分人,人生就像一台时钟,年龄就是刻度,指引我们“按部就班”地生活着。社会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社会时钟”。
但是,有这么一群“离经叛道”的人:
他们聚集在一个豆瓣小组里,组长阿叶将小组命名为“逆社会时钟”。
“逆社会时钟”,源于一次意外旅行
2018年9月,在英国伦敦读硕士的阿叶毕业后回到老家浙江,进入杭州一家咨询公司工作。父母开始计划为她在当地买房,并催促她找男友、结婚生子,一切似乎都正顺着约定俗成的轨道行进。
直到2019年7月,阿叶意外地得到了一个重返伦敦参加毕业典礼的机会。
在毕业典礼上,她见到了许多硕士同学,她惊讶地发现,大部分同学并没有选择安逸、稳定的生活:有人在深圳做VR,接触到了最前沿的科技;有人在北京做影视发行,去全球各地见导演;有人去了香港读编导的二硕……
阿叶硕士毕业典礼
图源:豆瓣用户@aye
回到杭州后,她开始审视自己“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我有太多想要尝试的事情,想去创业,想去读博,世界那么大,有许多活法,我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人生早早固定下来呢?”
她重新参加雅思和GMAT考试,学习编程,准备申请计算机方向的第二个硕士学位,这对学传媒出身的她并不容易。她开始去看别人类似的经历鼓励自己,看到70多岁的老爷爷读博士、81岁的老奶奶学编程……
看得多了,她便想着创建一个豆瓣小组,把它们分享给更多的人。“不遵循社会时钟的行为是什么?我当时脑海中蹦出一个词:逆社会时钟。”
于是,2020年6月,“逆社会时钟”小组创建。经过2年多的运营,小组目前已经有7万多名成员。他们分享自己或亲友“逆社会时钟”的经历,也会在需要建议和鼓励时寻求帮助。
阿叶说,小组并无意动摇社会时钟,只希望能让迷茫的人看到,也许人生可以有另一种选择。
对于一部分组员而言,“逆社会时钟”是他们探索自我、成为自我的方式。“与其浑浑噩噩地生活,不如重新找寻人生的意义。”
35岁,“我的生命时钟是炸裂的”
“16岁的时候,我决定去死。”那年,潇潇进入高中尖子班后发现,同样的题目,同学很快就能理解,自己却怎么学都学不会,排名也在班级倒数。
她陷入了自我怀疑,对生活失去了期待。在和父母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她吞下了一整瓶安眠药加一瓶烈酒,第二天却奇迹般迷迷糊糊醒了过来,“大概命运对我另有安排吧”。
17岁,同龄人都在紧张备战高考,潇潇开始早恋,但她心中仍然是恐惧的,害怕考不好,害怕失败,最后蜷缩在抑郁的泥潭里,休学了。
18岁,她在高考之前情绪崩溃,用刀割伤了自己,浑浑噩噩升入一个双非大学,专业是自己并不喜欢的口腔医学。
22岁,潇潇去了云南哈巴雪山登山,目之所及,惟余莽莽,在城市里长大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世界的辽阔。
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潇潇走几步就要停下来休息再继续,但就这样一步步,潇潇抵达了顶峰,“那一刻,我看到了生命中的力量和潜能”。
图源:受访者潇潇
24岁,她拒绝了家里人让她在家门口医院做牙医的建议,远赴澳洲攻读生物医学博士,一年后又转入流行病统计学。“转专业让我面临延毕,但我还是坚持了”。
32岁,潇潇决定自己不会成为一个母亲,结婚8年的丈夫因此离开了她。她哭了一星期,然后辞去了工作,报名了越野跑。
那是11月,南半球的夏天,却骤降暴雪,许多山道被雪埋,路上只有她自己,她一脚冰水一脚泥撑了30小时跑完了160公里。
图源:受访者潇潇
“那天的月色格外明亮,我边跑边看着月亮,想着,我一个人可以把比赛跑完,也可以一个人走完人生,没什么大不了的。”
此前的潇潇,活得如履薄冰,很多精力耗费在寻求外部评价上,直到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被一次次地打散,“我才发现人生是很随机的,沉迷过去和焦虑未来都没有意义,我们需要做的是接纳自己,享受当下。”
潇潇在此后的三年间:换了四份工作,从私立医院、到医保公司、再到咨询公司,不断尝试新的领域;42公里的全程马拉松首次跑进三个半小时;攀登了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去英国工作了10周,接触到了全新的项目;在博士毕业五年后,又开始了第三个学位——数据科学硕士。
“我很早就知道自己是一个平庸的人,没有天赋,也没有丰厚的家境。追逐自由时的孤勇大概是我拥有的全部吧。考虑好了就不妨大胆去做,哪怕前面是深渊火坑,也不要轻易放弃,因为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小组里,还有一半左右的人们是因为家庭变故、工作环境、身心健康等原因,不得不变换原有的人生轨道。“逆社会时钟”是他们掉头重来、“重启”人生的机会。
45+岁,全职太太被离婚,
减重30斤备考大学
燕燕曾经是一位全职太太,18年前她放弃了体制内铁饭碗回家带娃,但却在40岁后经历了离婚变故。
离婚后的她失去了经济来源,被亲人疏远,曾经抑郁到反复去求助心理咨询和宗教,但都无法缓解内心的痛苦,每天睁开眼睛不知道能去干什么,这样“摆烂”的状态持续了三年。
去年,为了修复亲密关系的创伤,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啃完了十几本心理学书籍,慢慢找回了内心的平静,开始努力认真生活,“即使不为任何人,也要为了自己多保重”。
于是,体重80公斤的她尝试轻断食、每天做消耗500千卡的运动,最终减重30斤,十几年前的裙子又能穿进去了。接着,她远赴加拿大,白天在华人家庭做家政,晚上去夜校学习。
她从初中英语开始学起,每天背500个单词,做两篇阅读,30分钟听力。一年内,她考取了包括月嫂证、育婴师证、产康护理证等在内的八个证书。未来,燕燕希望能考上大专,学习牙医知识,成为一名牙医助理,“这一生,再也不要变回那个无助又无能的胖子。”
燕燕说,分享自己的经历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年人的生活不只是种花草、跳广场舞,也许也可以为自己活出更多的可能。
“忘记年龄,尽管去闯,能乘风破风、披荆斩棘的不仅仅是明星姐姐哥哥们,普通人,我们也可以的。”
“粉色娇嫩,你如今几岁了?”
还有一类“逆行者”,没有动人心弦的曲折故事,他们尽情地做着一些和年龄不符的事,只是为了找到生活的乐趣。
有人24岁感觉自己缺失童年,于是重新捡起亮闪闪的贴纸、粉红色裙子和换装游戏。正应了那句话 “对小学生来说有点幼稚,对大学生来说刚刚好”。
有人29岁第一次学会骑自行车,还是被一位小学生教会的,光上车蹬两圈就学了两个小时。学会后疯狂爱上,天天骑车上下班,超开心。
有组员快60岁的爸爸,学起了弹电子琴,把自己孩子小时候的电子琴翻出来,跟着直播课学习,经常学习到很晚。
图源:豆瓣用户@虎皮蛋糕卷
在这些故事的评论区,很少看到争吵与戾气。这些可爱的、平和的、勇敢的故事和人,吸引和治愈了需要被抚平焦虑的同类。
但是,正如组长阿叶所说,焦虑和不安也是“逆社会时钟”的一部分,并非所有人都能收获理想的结果。
37岁辞职考研,被调剂到异地“双非”,
只剩一个“悔”字
985大学本科毕业的组员@tree儿为了弥补大学时没有静下来读书的遗憾,在37岁时辞去了大厂的工作,全职考研,最后却因为1分之差无缘第一志愿,被调剂到一所异地的“双非”院校。
学校里并没有她所期待的“慢读书”氛围,导师和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论文,相爱多年的男友也因为种种原因。“读研让我疲惫、负债,失去了原计划中的人生节奏、家庭和爱人”。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
在小组里,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复读”“退学”“转行”“换专业”等人生抉择前焦虑迷茫,寻求建议。
有趣的是,在某个帖文评论区,点赞数量最靠前的竟然都是劝人不要“逆社会时钟”的。
“社会时钟”本质上是一种群体节奏,“顺时钟”,人们可以收获一种和众人相伴前行的“安全感”。就像考试后和同学们对答案,别人的答案不一定是对的,但如果彼此答案一致,会有一种安全感:反正答错了也有人陪着。
另一方面,“社会时钟”本身未必就全然不合理。它并非是一拍脑门想出来的,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经验之下的对生理规律、自然规律的顺应,不妨看作是一个参照。
因此,无论是顺也好,逆也罢,最重要的是找到独属于自己的时钟。有人喜欢快,有人喜欢慢;有人喜欢按部就班,有人喜欢随心所欲,只要自己内心充盈,便不必纠结早与晚、顺与逆。
正如组长阿叶在创建“逆社会时钟”小组时分享的:“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逆社会时钟”小组的可贵之处在于,在人们被社会时钟追赶得疲惫不堪时,它的存在就像一个精神互助会,让那些自以为已经“掉队”的人们看到——生活不止一种定义,人生充满无限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生命平凡也广阔,人始终可能拥有并坚持自己的选择。”
评论区聊聊,
你或者身边人,
有过“逆社会时钟”的经历吗?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