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太痛了!传统企业转型,为何总是“生死挣扎”?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报告,全球数字化转型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5215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12475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19.1%。可这真的容易吗?

有幸2016年开始,给传统企业做转型的“参谋”,说点心里话:

传统企业转型实在很难,不做,等死,乱做,找死。做不成先锋,就是先烈。但很多企业和当家人还是坚持做,三个字:“不想死,不想卖”。哪怕嘴上喊“痛!太痛了!”

但凡能成功转型的少数案例,基本都靠1个核心3个前提:

核心:

任何企业转型,都必然是一把手项目,最大的老板不给力,有犹豫,不能坚持,那么,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协调没协调。转型的所有工作,都会陷入各种纠结与拉扯,一步错步步错。

比如万达曾努力做电商,但大老板又要兼顾主业,又不能信任空降的电商大咖,做大的变革,结果就是彼此内耗,烧钱也不能成事。

与之类似的,还有大润发等传统企业做电商平台,一众玩家想模仿腾讯做社交,科技老牌想模仿头条做资讯等等……各种“垂死病中惊坐起,小丑竟是我自己”。

前提:

1、思维升级:从传统工业思维,到科技思维,实际是认知框架质的变化,从大老板到各条业务线领导的观念升级,就需要理解科技应用能带来怎样质的变化。

比如云计算是什么,带来怎样的效率和成本变化,基于云的软件层,能优化管理还是生产?物联网的应用,提升的是物流还是品控的能效……如此种种,有认知,才有认可,有认可,才有思维的升级。

这需要技术+行业的磨合与碰撞,有行家在其中穿针引线,思维成,则百战不殆,思维不成,则一无是处。

2、组织升级:思维搞定,就看组织,旧工业化的效率没法适应科技化的时代。

就拿零售来说,KA、CS、深分等渠道都是旧时代的必要,但在电商深入后,怎么改造,动哪里,怎么动,需要品牌深思熟虑,每家都不会一样。

不能大刀阔斧地一顿操作猛如虎,否则撼动了业务根本,结果只能0-5。也不能太畏首畏尾,让变革失去动力和意义,结果没有效果,让转型难上加难。

总之是各种既要、又要、还要、更要,极度考验老板们的智慧和对技术、业务融合的运筹帷幄,要么必成大器,要么必成大弃。

3、技术和业务升级:前两个升级做好了,就看技术落地业务的效果了,这需要技术方、业务方、大老板一起共营。

说个笑话:之前有老板被说服用技术管理工具落地OKR考核方式,因为它来自于谷歌,也被国内各科技巨头验证,看上去高大上,又效果卓越,可真用起来,老板和人力负责人,每半个月就打开看一眼数据,这就……只能呵呵了。

当使用技术的人不能把业务做到真正共建、共营,结果,技术只会沦为笑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传统企业转型被各种不能、不成、不行围绕——懂技术的不懂业务,懂业务的搞不定技术,最终就是鸭子群里开会,无稽之谈。

而真正做得好的,都是业务人员在技术上开了窍,比如一汽大众等工程师利用低代码做业务优化等,就玩出了不一样的花火。

总结看,传统企业转型,要做出不一样的烟火,就必须抛弃陈旧、迷信的常识,接受专业、科学的智识,进而识变、应变、改变。否则,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另附上一些关于零售转型的思考:

连锁时代VS网络时代

1、集中管控VS迭代创新

2、标准化操作VS竞争又合作

3、大兵团作战VS小团队自主

新零售VS传统零售

1、爆品为王VS推销为王

2、服务为王VS规模为王

3、用户为王VS渠道为王

以上。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