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卫: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主任。
早上5点多起床,东方尚未破晓,在夜幕中乘车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委员通道”的采访……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的场景让我终生难忘。
“大有可为的职业教育为什么想说爱你不容易?”在“委员通道”上,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引发了热议。中国的崛起,需要有大国工匠,大国工匠的塑造,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职业教育。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必须摆脱狭窄于技术和技术上狭窄的困境,既要教做人、也要教做事,既要学文化、也要学技术,让学生既有学头、又有盼头、还有奔头。对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我提出:要挺起职业教育的“脊梁”,当务之急是打破体制障碍。横向融通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术教育融合发展;纵向贯通打通断头路,畅通职教升学通道;以能力和实操为导向、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其成为职业本科招生的主渠道。这次委员通道上的发言,点击率、转载率高达10多亿人次。
一个多月后的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这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首次进行全面系统大修,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修订,凝聚着各方心血。
作为两届政协委员,我是职业教育法修订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获益者。履职十年来,我每年全国两会都会提交有关职业教育的提案,包括“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拓展产业人才培养渠道”“警惕职业教育升学导向”“完善高职扩招工作”“支持行业企业举办职业院校”“推进普职融合”“推行‘学徒制’”等,均受到相关部门重视。近十年,我随全国政协调研组先后赴15个省市自治区考察,并就职业教育等问题深入调查。
2014年4月至5月,随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赴上海、海南、贵州等地调研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中,我看到很多地方热衷铺摊子、建房子,或把既有的职教资源“内卷”搞封闭办学。基于调研所得,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协商会上,我提出职业教育要向产业、企业和互联网延伸,打通办学方和用人方之间的联系,重视把教学活动置于职业场景中,用真实的技术、真实的设备、真实的案例、真实的项目开展教育。发言受到充分肯定。
2014年11月随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代表团赴加拿大、美国调研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后,我执笔撰写的调研报告被报送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受到高度评价。
2016年前后,我关注到企业持续“技工荒”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职业人才培养层次不能满足产业升级要求。为此,我提议应以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为依据,合理规划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及布局结构,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的合理匹配。同时面向高校毕业生、在职职工、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构建终身职业培训系统。
2019年7月,我参加了全国政协民宗委召开的“破解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职业院校办学实力和吸引力”专题座谈会,提出的“长期以来由于职业教育被污名化,许多职业院校只强调中高职和大学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衔接,而漠视其就业功能;泛化和模糊了职业教育的概念和边界,甚至把师范教育、医学教育、音乐教育等都纳入其中”等问题,得到与会委员的共鸣。
作为民进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顾问,我曾先后20多次赴贵州、湖南相关县市开展督察调研,协调落实了湖南9市县一定数量贫困学生在沪免费接受职业教育,促成上海最好的职业院校与湖南五地中高职院校间的紧密合作,建立了精准对口帮扶新模式……
人民政协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舞台,人民政协为人民,建言资政推动现实问题解决,这是对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最好的肯定和最高的褒奖。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2年12月13日 第 08 版)
作者:胡卫
版面编辑:张园
新媒体编辑:黄喆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