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好的距离,就是保持“边界感”

记得之前看过这样一个新闻,杭州一名18岁女孩因为赖床不起,被父亲拍小视频发到了家族群。

面对女儿无奈的控诉,父亲却满脸的不以为然,淡定表示“还不是你不听话”,女儿倍感委屈,不管不顾拿起剪刀与父亲对峙,妈妈无奈之下只好报了警。

我国传统文化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哪有什么隐私可言,既然生你养你,就有权利干涉你的一切。

正如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所说:“很多中国式的家庭常常是共生的关系,边界感模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陷入死循环。”

但显然,这样的家庭关系是畸形的,就算彼此关系再亲密,父母对孩子再关心,也应该保持适当距离,父母没有分寸,过多介入孩子的生活,只会引发悲剧。

父母没有边界感,会令孩子感到“窒息”

综艺节目《少年说》中,有名小女孩对妈妈的独白令我印象深刻。

站在台上,这名初一的小女孩开门见山表示:“我的妈妈是一个特别有条理的人,有条理到什么程度呢?我的暑假,每一天的安排,都有一个表格。”

小女孩一边说,一边举起了一张暑假日程表,上面时间精确到了每分钟,内容涉及女孩吃饭、睡觉、写作业,几乎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饭前必须洗手、饭后必须漱口、在家不可以翘腿、不可以抖腿等等,都进行了严格的要求。

最后,小女孩向妈妈发出请求:“能不能不要再对我做这么细致的规划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然而妈妈给出的回答却格外令人窒息:

“这都是一个妈妈应该做的,最基本的,就是因为我们早出生、早经历,所以我们才会把我们所经历的提前告诉你们。妈妈说的话,即使不是百分百正确,肯定也有百分之六七十是正确的。”

台上的小女孩听完后一脸无助,掩饰不住的失落和无奈。

父母自以为帮孩子绕过了弯路,给孩子找到了人生的坦途,实际上却是以爱为名,行控制之实,给孩子打造了一个精致的牢笼。

当父母时刻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不允许有丝毫违规逾矩时,爱已经变成了伤害,边界感的缺失,令孩子承受着巨大无比的压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缺乏边界感的父母,伤孩子最深

父母缺乏边界感,把孩子视为生活中的一切,归根结底源于控制和焦虑,模糊了彼此的相处界限。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班上有名男生,刚入学时是班里的前几名,但开学还不到一个星期,就不来上课了。

班主任给男生家长打电话,他妈妈在电话那头泣不成声,哭着说孩子厌学,带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得了抑郁症,医生建议先休学一年。

原来,这名男生的妈妈从小对其异常宠爱,且格外注重成绩,整个人无比焦虑,严格控制着孩子的学习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等进入高中需要住宿,这名男生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自理,再加上无法与人正常交流,被大家视为“异类”,很快精神就遭受了巨大打击。

家长管教孩子无可厚非,但切忌一手包办,完全地控制孩子,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终究要独自迈入社会,拥有自己的生活,缺乏边界感的父母,往往伤孩子最深。

与孩子的距离,要恰到好处

《相处的艺术》中对“边界感”是这样定义的: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

我们与孩子相处正是如此,随着孩子越长越大,亲子间内心的自我界限也要保持合适的距离,适当“疏远”,家长要试着用平等、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1岁前,与妈妈是共生关系,此时他们还分不清个体与个体的区别,与妈妈宛如一体。

但等到了3岁,孩子就会逐渐建立自我意识,分清楚主体与客体,明白自己和妈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二者有本质区别。

因此,我们要从小与孩子建立起清晰的心理界限,该放手时适当放手,守护好彼此间的边界,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只有父母的爱有边界感,孩子心中也有分寸,亲子关系才能更和谐,孩子才能活得独立而精彩,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节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结语:

每一个聪明的父母,都懂得与孩子“渐行渐远”的道理。

我们爱孩子要把握其中的度,保持好亲子间的距离,当孩子需要独立的空间时,家长切忌随意干涉打扰。

今日话题:你会注意与孩子保持“边界感”吗?

标签: 孩子 父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