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对话丨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马库斯·布伦纳梅尔:构建后疫情时代的社会韧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卜羽勤 实习生王梓萌 上海报道

金融危机、国际冲突、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各种不确定性冲击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冲击过后,社会是会很快恢复,还是会留下永久的疤痕?个人、机构、社会、宏观经济和国际秩序在面对各种重大冲击与危机时,如何保持韧性?

近日,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Edwards S. Sanford讲席教授、普林斯顿本德海姆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马库斯·布伦纳梅尔(Markus Brunnermeier)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他认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从冲击中恢复的韧性。社会可能会遭受各种各样的冲击,因此必须建立不同的缓冲机制和储备其他要素来帮助社会恢复。与此同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不同国家应该针对各自国情优化供应链布局,降低疤痕效应和负反馈循环对社会韧性和经济韧性的影响。

建立一定缓冲机制来提高韧性

《21世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时可以想象做一个人,需要有“健康管理”,需要有从冲击中恢复的韧性。影响“韧性”的因素有很多,有人从“控制论”角度出发,也有人从“防灾”角度出发,你为什么选择从“社会契约”的角度切入?

马库斯·布伦纳梅尔: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社会是由社会契约粘合在一起的,社会契约告诉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社会规范在人们共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与机器不同,你可以想象一台机器或一个网络有多稳定,当网络的一部分崩坏时,可以采用一个更工程化或控制论的方法比如用其他新的部分来替代。但如果想包容一个社会或是不想让社会的一部分堕落,却不能直接用“新人”来代替它。此外,与你提到的另一个“防灾”的观点相反,韧性意味着你是现实的,你不认为自己能阻止任何灾难。灾难会到来,但真正重要的是人们具备从中恢复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防止所有的灾难,但是我们可以把社会设置成这样一种方式:当发生灾难后,我们可以从中恢复、更容易恢复、更快恢复。

《21世纪》:社会与经济的关系是互嵌和交织的,有观点认为社会韧性是经济韧性的基础和保障,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该如何构建后疫情时代下的社会韧性?

马库斯·布伦纳梅尔:我赞同这个观点,经济是社会很大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韧性是一个比经济韧性更广泛的概念。即便经济运行良好,社会中仍会存在一些其他摩擦,比如不公正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社会分崩离析。为了建立良好的社会韧性,我们需要良好、平衡的经济状况,确保它在经受冲击后能够恢复。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建立更强的社会韧性?我认为必须更多地关注公共利益,以确保提供足够有效的、针对流行病的健康服务。但对于其他冲击,我们必须采取其他缓冲办法。如果只从非常狭隘的成本最小化的视角出发,那将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必须考虑缓冲和替代能力。冲击的类型是非常具体的,如果是健康冲击,那就需要不同的公共产品供应,比如功能完备的卫生系统;当然也可能是流感等其他类型的冲击,就需要不同类型的缓冲能力。我认为,无论冲击是什么,都必须建立一定的缓冲机制和储备其他要素来帮助恢复。

数字化给中小微企业带来新机遇

《21世纪》:近年来,数字技术创新和迭代速度加快,许多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融资难、成本高等问题,如何通过数字金融促进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马库斯·布伦纳梅尔:我们的确正处于巨大的数字化转型之中。这对许多中小微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机会。过去如果想创办一家公司,在初创阶段比现在要困难得多,很多成本是固定的,记账等其他所有事情都必须自己做。现在,在数字化的环境下,事情实际上变得容易了,依靠数字经济可以更容易地把事情外包出去,可以把它们放在主要供应商提供的云平台上,也可以更容易地从某些平台购买产品。除此之外,依靠数字经济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化是非常重要的。尽管需要一些付出,但我们不仅要看到数字信息的挑战,也需要看到它的优势。

《21世纪》:数字化医疗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出现了个人隐私泄露、医疗数据外流等问题。你认为该如何提升数字化医疗的监管效率?

马库斯·布伦纳梅尔:追踪数据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人们受保护的程度,但另一方面,也必须注意保护人们的隐私。数字化追踪人们的隐私,但通过新的加密技术,也可以找到保护隐私的方法。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每个社会的应对方法可能都会有些许不同。但采取有关措施是重要的,这将帮助我们在未来以更高的效率去应对其他危机。 

全球供应链需要额外缓冲空间

《21世纪》:你在书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劳动者、劳动力市场和企业都造成了疤痕效应。你认为该如何降低这些疤痕效应对社会韧性和经济韧性的影响?

马库斯·布伦纳梅尔:首先,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减少疤痕效应,使社会能够长期持续运行下去,避免出现无法恢复的负面效应陷阱。其次,也要注意负反馈循环,避免某个负面冲击不断自我滋生,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不管是行业还是社会,我认为避免陷阱和负反馈循环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都会使社会失去韧性。

《21世纪》: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促使产业链供应链向去全球化和多区域化发展。此过程中,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该如何针对各自国情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马库斯·布伦纳梅尔:从本质上讲,正如你所说的,全球供应链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已经展现出脆弱性。因为供应链非常注重及时性,我们必须设计一个模型,以保证万一出现问题,我们仍然有一些额外的缓冲空间。反思全球供应链,我认为现在有三种方式:

一是,大部分生产仍然回到发达经济体。比如某企业扩展到中国进行大规模生产,现在可能会将生产转移回来,不是说回到美国或者欧洲,只是为了在危机时期确保对生产的可控性;二是不把所有生产转移回发达经济体本国,而是到友好国家。这基本上可能会把世界分成两方,一个更西方,一个更与中国相关。这就是第二个方法,但它也有一些弊端;三是一个全球统一的方法。不是在一个特定的国家有一个或两个公司,而是有三个四个供应商,它们位于不同的大陆。如果一家公司出了问题,仍有第二供应商和第三供应商。比方说,供应商一个在亚洲、一个在非洲、一个在拉丁美洲,这样实际上仍可以采用外包手段。

因此 理想的环境是我们采用多种外包方式保持世界是一个完整体,不同国家互通有无,遵守共同的规则,基本上能应对冲击并使世界经济更有韧性,这实际上也将帮助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如果选择供应链回迁,从长远来看也会为新兴经济体带来麻烦,对全人类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健康的进步。

策划:于晓娜    

监制:施诗 

记者:卜羽勤

编辑:赵越

制作:袁思杰

拍摄:陈蓁 李群

字幕:实习生王梓萌 实习生李文浩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海外运营编辑: 张然 唐双艳 吴婉婕

海报设计:林军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