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把孩子放第一位,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

作者:星小言(爸妈精读作者)

电视剧《虎妈猫爸》中,毕胜男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辞掉高薪工作回归家庭,家庭收入骤减。

但从小就用最好的条件去养育孩子,样样挑贵的,她宁愿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不愿削减孩子的吃穿用度。

这天,毕胜男煮好饭等着老公回来一起吃饭,当老公夹起一根青菜准备吃时,被她一手打住了,说这是从超市抢购的有机蔬菜,是平时的3倍价格,专门买给女儿吃的。

女儿罗茜茜也在奶奶的“富养”观念下,渐渐被惯出了公主病,宁愿尿裤子也不上农村的厕所,小小年纪就嫌弃别人的房子破。

被妈妈当场打了一巴掌,说女儿只知道公主和巫婆,也因此和婆婆大吵一架。

当父母总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家庭气氛和夫妻和谐度,都悄然发生着变化。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诚然,父母以孩子为中心,一切都为他考虑好,以为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殊不知,这样做给孩子和家庭的未来都埋下了祸根。

孩子地位高,家庭多半悲剧

网络上有一种说法叫“儿宝妈”,意思是说,妈妈凡事以儿子为中心,离不开孩子,孩子就是她的全世界。

小时候,她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什么都为孩子着想,也想尽办法给孩子最好的。

孩子被过度宠溺,往往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只会一味向父母索取。

孩子长大后,父母依然不想放手,只要是孩子的事情,统统都插手。

父母越是管得多,孩子就越想逃离,孩子越没出息,就越依赖父母,“儿宝妈”就养出了“妈宝男”,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死循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朋友最近总跟我抱怨,说她儿子小彬性格我行我素,完全听不进父母的话。

闺蜜儿子学习成绩跟不上,还整天攀比,还说让父母以后不要去接他放学,因为他觉得家里的车子不上档次。

听了闺蜜的话,我顿时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好,一心为了孩子好,却把孩子宠成了“小霸王”。

朋友家条件还算宽裕,在孩子身上没少花钱,从出生到现在,玩具用品样样都是贵价货,对孩子也是有求必应。

小彬从小就穿名牌,用名牌,也上名牌学校,所以他身上有着很强烈的优越感,也看不起普通人家的孩子。

在他父母眼中,孩子还小,又是独生子,必须要把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能满足都尽量满足。

小彬越长大,追求的物质欲望就更加强烈,每一双鞋子都是上千的限量版,一旦父母不给他买,他就逃学、甚至威胁父母。

其实,当孩子的地位越高,父母的地位就越卑微。

前段时间,有个12岁的孩子与防疫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在理论时,孩子不顾劝阻用石头砸向工作人员,还不停辱骂。

而一旁的孩子家长还对防疫人员喊道:“你跟一个12岁的孩子较什么劲啊!”

在孩子做出错误的行为时,父母一味地维护孩子,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

在父母的溺宠教育方式下,孩子越来越叛逆,更是目中无人。

《三字经》说:“子不教,父之过。”

父母怎样教养,孩子就长成什么样。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地位是不容降低的,父母一味纵容,孩子也更加难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再爱孩子,也不能以他为中心

电视剧《小舍得》里的英子妈妈宋倩,独自一人带着英子,为了让孩子上到好的学校,5次换学位房,从每天的早餐到晚上的宵夜,事事亲力亲为。

为了能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她辞掉高薪的工作,去培训机构做补习老师,她算好了孩子的放学时间,课余时间就给英子准备好很多刷题的试卷。

整个家庭的重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只要孩子的成绩一下降,她就焦虑到哭,孩子的高考志愿和就读大学,她都想好了。

可英子在这种严厉又“专注”的教育下,渐渐出现了厌学、甚至开始抑郁失眠,她的生活只能是学习和妈妈安排的一切。

而妈妈的生活也只有女儿,一切都是与女儿有关,每当英子出现了一点的“差错”,宋倩就容忍不了,接受不了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方式长大。

最终,英子因抑郁症而想要跳河自杀,此时的宋倩才明白,孩子快要被逼疯了,自己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成为父母心中的中心时,必然会得到满满的爱,但也带来了沉甸甸的压力。

心理学上有一个南风效应,北风和南风要比谁的威力大,他们定了一项规则,看谁能让行人脱掉外套,就算赢。

北风一上来就刮了一场寒冷刺骨的风,路上的行人的衣服越裹越严实。而南风选择徐徐吹动,行人一热就脱掉了外套。

父母好比是北风,总想着要用强而有效的方式教育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

父母越用力,孩子越想逃离。

心理学家毕淑敏说过:

“一个不懂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父母一味地“爱”孩子,却忘记了教孩子如何爱自己,爱别人。孩子自然也不知道什么是爱,也很难感受到爱。

与其事事为孩子考虑好,不如给孩子做好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溢出的爱,养出了一身毛病的孩子

不得不承认,父母用自己认为的“最好的方式”去教养孩子,结果恰恰相反,养出了一个叛逆、和自己不亲近的孩子。

在一档访谈节目中,一个14岁的女孩小妮从小被宠成公主,越长大越叛逆,父母实在没辙,无奈之下,决定送她去参加“变形”。

在餐桌上吃饭时,父亲好声好气说了她两句,她二话不说,用筷子夹起肉就直接砸向父亲。

随后,工作人员采访她,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对父亲,她还笑着说:

“我恨不得抽他的筋,扒他的皮,他死了还好呢,因为他买了保险,能赔蛮多钱的。”

这样的话从一个女儿的口中说出,让人听了很心碎。

只要父母一有不顺从的意思,她就发脾气甚至打骂父母,还敢对父母口无遮拦。

在“变形”中,女孩被送去了偏远地区,从小不愁吃穿的她把一块牛肉干不小心掉地上,还不嫌弃就捡起来,分给了当地的孩子吃。

大家都以为叛逆的她,也有不浪费食物的习惯,可她给了别人吃后,还嘲笑别人是傻子。

14岁的孩子,把父母的爱理解为理所当然,还不断索取,挥霍着家里的金钱,还诅咒父母。

很难想象,父母对孩子过度的爱,却把孩子宠成了毫无边界感、更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样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积极引导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当父母觉得无能为力而放弃教育孩子时,也正是孩子容易走上歧途之时。

莫言说:“现在有很多父母将孩子的坏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的身上,就是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当务之急并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成长什么样的人,毫无底线、毫无原则地宠溺孩子,孩子身上的毛病就越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写在最后:

有一句话这样说:“优秀的孩子,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他们的背后都有迹可循。”

同样,叛逆难教的孩子,也是父母一点点宠出来的。父母给孩子提供怎样的土壤,孩子就长成什么样。

父母过于溺宠孩子,养出的多半是自私,不懂得感恩的孩子。

父母过于严厉要求孩子,容易养成叛逆、追求完美的孩子。

没有谁能一直是幸运儿,孩子终究要独自一人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作为父母,无法陪伴孩子走完一生,但可以培养孩子成长为拥有独立人格、有担当、懂得感恩的人。

但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学会独自生活和培养更好的逆商思维。

作者简介:星小言,富书专栏作者,文章:爸妈进化论,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标签: 孩子 英子 宋倩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