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 老
昨天文章结尾有感而发,写了点个人的想法,引发了网友们许多共鸣。
说这些,是因为在此轮疫情中,看到了许多老年人的辛酸、无奈与绝望。
大家都知道,这个病,对老年人特别不友好,而大规模席卷带来的次生问题——抢菜、抢药、去医院,年轻人尚需要勇气与智慧去应对,压根搞不定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该当如何?
今天所讨论,绝非幸灾乐祸,绝非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是真切反思——跟孩子的优秀相比,自己的养老到底重不重要。
其实许多北京高龄老人当年都很牛,自己事业成功,把孩子也培养得非常优秀,各种少年神童,清北精英,最后定居欧美国家,与父母相忘于江湖。
其实也不是说不能理解,中年人都忙事业,忙孩子,每天跟陀螺一样转,请个假别提多麻烦。
在一个城市不住一个小区,尚且不能保证随叫随到;在不同省份,就只能过年过节瞧上一瞧;这娃要是出了国啊……老人不跟去,那真就啥也甭指望了嗷。
三年疫情,归国困难,如今放开了,又有几个能回来陪老父母熬生死劫的?
北京老人们自己其实不是没有钱,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有可观的退休金,响亮的社会头衔,但只要儿女不在身边,高龄+疫情的日子就真的难过。
听说了几个事儿。
有个88岁老人在家里走了,派出所给她入了美籍的医生儿子打电话,对方一口回绝,说自己也病着呢,回不来。
有个老太太80多,家里就剩两颗白菜,因为还阴着,不敢出门。其实工资卡上钱不少,但不会往微信转,无法下单。身在国外的神童儿子不管不问,老太太愁得不知怎么好。
我们小区有个94的老人,一万八的退休金,全部放权给保姆管,每个月除了俩人儿的吃喝用度,剩下都归保姆。
还有个老人去世了,远在外国的孩子打电话来委托亲友处理遗物,什么当年珍贵的相册、奖状,一律不要。想想也没意思的,人的一生,如尘如土。
我感觉也不能一律归因为“不孝顺”。
说实话,精英孩子确实可能性格上更凉薄、更利己、更倾向于牺牲感性追逐成功,但如果在一个城市,总归不至于对爹妈不闻不问。
不能小看的,是“距离”这个东西,千山万水隔着,大洋彼岸住着,身远,心亦远。
也见到些出了国的,还是很挂念国内的爹娘,时不时在外国给寄东西,打钱,帮忙下单、抢菜、抢药,但确实也有不少,真的是不闻不问了。
无法端茶递水,送医问药,则远方的儿女,就比不上善意的保姆。所以认识一些老人,宁可把钱和房子留给照顾了几十年的保姆,也就没什么不可理解的了。
咱没出过国,也不很懂为什么许多老人没有跟随儿女出去,选择孤苦伶仃地自己生活。也许是外语不好,也许是故土难离,也许是成本太高,也许是手续不好办?
最近就偏执地在想一件事,孩子,还是得留在身边,实在要走,那咱就得跟着!
中国人经历了三四十年高速发展的白银时代,承平日久,有时候真的已经被搞乱了思想,“养儿防老”仿佛变成了什么可耻的三观。
可不靠孩子靠谁呢?
靠国家?君不见那退休金一万八的老人,再好的单位,终究也没法派个人来专门伺候你吃喝拉撒挂号就医吧?
靠攒钱?等到老年痴呆犯糊涂的那天,捧着金饭碗,也吃不上一口热乎饭啊!
靠亲友?人家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人家自己也一堆的事儿,能管得了你多少?
靠养老院?没儿女偶尔探视,你以为在养老院能得到什么好脸子和好待遇?
就说靠谁吧,有招儿想,没招儿死去?壮年时都嘴硬得很,吹得叭叭的,真到老的时候,还是希望有人管管自己的。
一个个别说得那么伟大凉薄了,什么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成全孩子,我乐意。
孩子在未来,不也有老的时候吗?一代又一代,都成全自个儿,不管老的小的,那还叫人吗?那还叫中国人吗?
当然了,人群中有孝顺的,有不孝顺的,既有家庭影响,也有种种不足为外人道的缘故,不可以距离为由一概而论。
有朋友说,那这么讲不要鸡娃了,鸡那么优秀,都给美国培养的,还不如渣点的报恩娃,好好留在身边。
咳咳那什么,不出国,也起码得考个差不多大学吧,将来找个差不多的工作,否则留在身边,三天两头打爹骂娘地要退休金,不也是个祸害吗?
所以,疫情过完峰了,还得继续鸡起来。
图片 | 网络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