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要保护未成年人,首先应该对合法娱乐场所中不合法合规、不健康的行为和现象进行严格的管理,毕竟大多数人需要的是明亮健康的娱乐环境。
文 | 舍文
临近寒假了,家庭活动要安排起来。
这几天通过一则新闻报道,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带孩子进KTV唱歌算违法了!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8条中明确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KTV就属于营业性娱乐场所,因此按照这部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是禁止进入KTV的。
但这样的法规却让家长们很困惑:假期带孩子唱歌放松一下,没觉得对他们身心健康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反而是很好的家庭娱乐活动,为什么不可以?
北京检察官夜访KTV对家长劝诫普法
这几天受到关注的新法规其实并不新,从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规定理论上已经执行一年半的时间。
这几天再次被大家议论,原因是《北京晚报》的一则新闻报道。
报道中称:此前一个晚上,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官前往朝阳区一家KTV检查。”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没有在醒目位置张贴“未成年人禁入限入”的标志,检察官还在一个包厢里发现一位父亲带着孩子正在唱歌。
在一间包厢内,一位中年男子带着十多岁的女儿和七八岁的儿子在唱歌。“有什么问题吗?我带孩子们来的是正规场所。”见检察人员前来,这位父亲不解地问。检察官进行劝诫普法后,这位父亲表示接受:“原来法律是这样规定的,下次不带孩子来了!”
报道描述:检察官庞涛表示,如果KTV经营者发现未成年人随家长一起来,要及时制止。经营者签署了承诺书,明知故犯再次违规的将从重处罚。
新闻报道中的父亲看起来一脸茫然,全然没有意识到带自己儿子女儿放飞K歌,不是他以为的“温馨时刻”,却是一种被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的行为。
不仅是这位父亲,可能绝大多数家长都并不知道带孩子进KTV是被法律禁止的。
事实上,市场上各家KTV也很难严格执行这条法规。在疫情后生意刚有起色的阶段,经营者恐怕还盼着寒假里家庭团聚式消费为经营业绩加把力。
笔者今天拨打了上海市静安区、徐汇区、浦东新区三家KTV的电话,询问未成年人是否可以进KTV,三家KTV的答案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可以,但孩子单独进KTV是不可以的。
正常家庭娱乐为什么不可以?
一年多前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获得的好评还是很多的,其中很多内容针对当下新鲜事物,提出了明确的法律规范。
比如说不允许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开通网络直播,平台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消费、打赏等等。
包括涉及娱乐场所的规定,大家都很容易理解,目的是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安全和健康。就像酒吧、网吧这样的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恐怕没有人会提出异议。
保护法中对游艺场所的规定也比较细致。其中提到: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这种情况指的是游艺娱乐场所中的电子游戏设备在非国家法定节假日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而不是指未成年人一律不得进入游艺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场所可以进入,只是未成年人平时只能玩其他项目,不能玩电子游戏项目,只有法定节假日才可以。
那么到了唱歌的KTV,为什么就“一刀切”了呢?
根据北京晚报这篇新闻报道,检察官解释说:“这类场所内通常比较昏暗,里面有形形色色的人,常有抽烟喝酒等情景,孩子们会耳濡目染,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确实有负面影响。”
这样的解释显然与很多家长的体会不太一样。通常,家庭聚会带孩子去KTV唱歌,都是一个家庭一个包房,如果说孩子会受到影响,那么也是受到自己身边家人、亲戚行为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家里也会有,与他们身处什么环境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不要机械理解立法的本意
带孩子去K歌也违法了,这一届家长表示“我好难“。
那么法律对家长的监护责任,到底是怎么规定的呢?
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副秘书长田相夏认为:“要正确理解立法意思,不应该机械理解法律规定。法律规定的立法意思应该是避免未成年人出入上述场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以及对未成年人身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但如果未成年人在监护人陪同下,或者特定情形下,能够避免出入上述场所给未成年人带来风险的情形下,未成年人出入上述场所也应该没问题。”
法律是为现实服务的。现实中,逢年过节亲戚朋友带着孩子聚餐,聚餐后找个地方唱歌,让许久不见的孩子们联络联络感情,是非常常见的场景。
立法保护未成年人固然没有错,但不考虑普通人的生活需求而机械地理解法律条文,让正常的娱乐活动变成了禁止的活动,也并不是制定法律的初衷。
如果真的要保护未成年人,首先应该对合法娱乐场所中不合法合规、不健康的行为和现象进行严格的管理,毕竟大多数人需要的是明亮健康的娱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