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游戏防沉迷政策不断收紧,但仍有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玩游戏、进行大额充值。如何保护玩网游的未成年人?如何避免频频发生的大额充值事件?自治区两会期间,几位人大代表就这个话题展开热议。
孩子偷偷大额充值
2022年9月30日,梁女士发现微信账户余额少了4000元,这笔钱流向了上海米哈游影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哈游公司”)。她经过仔细查询发现,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丈夫吴先生银行卡的近6万元存款被用于游戏充值。最终,梁女士12岁的女儿承认,这些充值行为均是她所为。
吴先生夫妇报警后,民警教他们通过平台申请退款。去年12月,其中一款游戏的运营方退回了一半的充值款项2700多元。而米哈游回应称,无法判定是未成年人充值游戏,拒绝退款。
针对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问题,本报曾发起过问卷调查,共有1000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在玩游戏的未成年人中,3-8岁的孩子比例为41%,8-16岁的孩子为59%。其中,60%的孩子偶尔玩游戏,且有时间限制,但有29%的孩子沉迷游戏,家长难以控制,仅有11%的孩子从来不玩游戏。
在某互联网投诉平台输入“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相关投诉内容有12655条。绝大多数的情况是:家长投诉称,孩子拿大人身份信息注册游戏账号并充值,家长申请退款迟迟得不到有效答复或解决。
对于未成年人的充值行为,不少家长受访时表示“根本不知道”。在调查中,66%的家长称孩子充值后,他们希望能拿回钱,但不知道如何下手;22%的家长遭遇过退款难,一分钱都没拿回来;7%的家长表示经过协商,能退回一部分;只有5%的家长比较幸运,能拿到全额退款。
实名认证存在漏洞
那么,未成年人是如何绕开游戏的防沉迷系统,从而实现大额充值的?
南国早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游戏都需实名认证,但对身份证审核的严格程度不一,对未成年人的认证存在明显漏洞。网上有不少分享成年人身份证号、破解“防沉迷”系统的信息,帮助未成年人“见招拆招”。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也有卖家提供“实名认证游戏账号”的出售或出租服务,并称账号已绑定成年人身份证,不受防沉迷模式限制。
此外,记者发现部分游戏可直接通过手机绑定的微信、QQ或其他第三方平台账户登录。如果未成年人用家长的微信、QQ等平台账号登录游戏,游戏平台就会默认玩家是成年人。
“现在的孩子很聪明,担心被家长发现后挨骂,第一时间就把交易记录删了。”南宁市民李先生说,他12岁的儿子多次用他的手机玩游戏,在完成充值后会删除交易提醒和短信,等到家长反应过来时已消费多次。
对此,不少家长提到,希望游戏在充值时能开启人脸识别或短信验证通知等功能,这样家长就可以提前知道孩子在充值,可以及时阻止。
家长应尽监护责任
“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南宁市青秀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会代表说,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赵会认为,未成年人游戏充值、打赏事件频发,对此,家长应尽相应监护责任。她提醒家长,应当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规范管理网络支付和智能设备的使用,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来宾市第八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黄青代表表示,部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是因为缺乏家人关爱,在学校得不到关注,孩子情感上的需求只能通过游戏填补。除了学校的教育,她建议家长要加强干预、引导,正确示范,对沉迷游戏的孩子及时开展心理疏导。
针对未成年人大额充值问题,黄青认为,我国已出台多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规定,相关游戏企业要落实好主体责任,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并在健康游戏忠告、游戏时长限制、充值金额限制、游戏实名认证等方面积极作为,及时堵住系统存在的漏洞,努力搭建系统化的、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多维度地为未成年人打造绿色健康的上网环境。
广西贵诚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梁小聪代表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对未落实相关规定的网络游戏企业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理,直至吊销相关许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积极推进,齐抓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