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遇见小媛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心情有些复杂。
画面中,在外地工作的林女士正在查看监控:
发现在雪天的路口站着一个小小的身影,那是6岁的女儿在盼着她和老公回家。
孩子孤独的身影,眼中的期盼,让她眼里泛酸。
自去年春节后去深圳工作,林女士有一年时间没回家探望,孩子只能通过手机来表达心中的想念。
这次女儿得知她回家过年,每天都在路口盼着她和老公早点到家。
似乎父母的一句承诺,就能让孩子开心很久;而孩子满心的挂念,却成了父母最大的亏欠。
看到有网友说:
“回到家后,孩子满脸陌生地看着我,想要和他亲近一点,我却连孩子的喜好都不知道。”
亲子关系中的疏离,让父母有愧,让孩子失望。
我们并不想看到这样的场景,但却还是会迫于现实,一次次回头看向不舍的孩子,然后远赴他乡。
那么,缺位孩子的成长,父母会不会感到遗憾呢?当然会有。
正如一句话所说:
“连续剧错了可以再补,但孩子这一生的连续剧错过了,以后就永远看不了了。”
“放不下的孩子,回不去的家”
知乎上看到有人问:“你过年为什么不想回家?”
高赞回答说:“既没有足够的实力去颠覆家里的那片世界,也不愿意忍受那个世界。”
的确,没有人愿意在异乡颠沛流离,但总有人守着心中那份不甘心在外打拼。
我们这么拼的意义何在?可能不让自己遗憾,不让孩子受苦,就是最好的答案。
想起节假日还在公司加班的同事佳佳,突然对此更有感触。
临近年关,不少同事都归心似箭,手上的工作也是想着赶紧收尾。
一眼扫过办公室的工位,只有佳佳还在一如既往地给自己找新客户。
有同事提醒她:“这都快过年了,你拓展新客户都没时间维护,何必多此一举呢?”
她叹了一口气说:“去年孩子生病,春节过后又要上幼儿园,处处都需要用钱,多省多赚,今年就不回家了。”
大家对佳佳的努力,都心中了然。
她是宝妈重返职场,几年的“工作空窗期”,使她错过了不少职场机会。
做出把孩子留在老家的决定时,她也有些难受。
但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消费的增加,如果只让老公一个人工作,小家的生活压力必然会越来越大。
所以,她只能加倍工作,用物质去弥补孩子那份缺失的爱。
但她不知道的是:送给孩子最好的新年礼物,从来都不是一句祝福,一件玩具,而是不可替代的陪伴。
以前离家时,父母会为孩子的不吵不闹感到欣慰,现在只觉得孩子的这种懂事让人心疼。
在《奇葩说》中,辩手肖骁曾这样解释“懂事”:
一个人会变得懂事,是他受环境所迫,别无他选,必须这样做。
是啊,如果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娇,哪个孩子会故作坚强呢?
孩子也只是孩子而已,父母应该做的,就是让家更有温度,而不是亲子关系变得冰冷。
父母的缺位,正在偷走孩子的快乐
董卿说:“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
想起电视剧《大考》中的田雯雯,突然就对这句话有了共鸣。
新年将至,田雯雯在老家的房子里,一边备战高考,一边等待父母回家。
大家都觉得她很懂事,懂事到生病发烧了都瞒着父母,不让他们操心。
过年团聚,也掺杂了父母为她填报志愿做规划的私心。
因此,她的父亲接到客户电话后,依然会返回异地工作;
她的母亲带着妹妹被拦下隔离后就地过年,却不曾关心她一句。
父母的缺位,让这段亲子关系逐渐失衡。
明明她也只是个孩子,却还要为了照顾母亲情绪,替父亲隐瞒感染病毒的事实。
但她的母亲呢?无意知道真相后,还责怪她的有意隐瞒。
田雯雯很独立,也很孤独,但父母总是“没时间”忽略她的悲伤。
她母亲说:“你以前一直是最懂事的。”
所以,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就要被剥夺该有的快乐,变得听话吗?
看着自己的妹妹可以在母亲面前任意撒娇,她第一次吐露心声:
“我最讨厌的就是懂事。”
如果可以拥有父母的呵护,没有哪个孩子愿意独自咽下苦楚。
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呢?
可能是父母的一句“我很忙”让孩子寒了心,又或是过年时的“有家不回”让孩子充满了失望。
这些对父母来说不以为意的生活细节,正在偷走孩子脸上的笑容。
钱没了可以再赚,但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却是终生遗憾。
我们总是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任性,却忘记了:
只有渴望被爱的孩子,才会带刺;父母和孩子分开久了,感情真的会淡。
有归属感的父母,才能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在公益纪录片《棉花村的孩子们》中,有这么一幕,让人看了辛酸。
画面中一个叫陆小跳的男孩,因为多次旷课,正在被自己的父亲训斥。
父亲一边数落着他的无理取闹,一边诉说着常年在外的艰辛。
似乎孩子两三年见不到父母的失望,都比不上一句“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这样的场景,在不同的家庭中上演过很多次。
“不容易的父母,没有爱的孩子”,已然让亲子关系正在失控。
就像陆小跳的老师说的:
“如果孩子没走正道,你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爱不能用物质来衡量,正如陪伴不能用承诺代替一样。
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5800万留守儿童。
如果算上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家庭,至少有6000万留守儿童。
父母长期的缺位,只会让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极度缺乏。
父母对家的归属感,奠基了孩子的幸福。
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视频,便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外出务工的夫妻开车回家,三个孩子从早上七点等到次日凌晨一点。
夜幕中,孩子们扑到爸妈的怀抱,难掩脸上的喜悦。
而抱着孩子的夫妻两人,眼里尽是对孩子的亏欠。
孩子的爸爸说,他和妻子在广州工作近十年,也没有什么成就。
之前孩子一直带在身边,因为经济压力太大,几个月前才把孩子送到老家上学。
这次深夜驱车1000多公里赶回家,也是为了能早一分钟见到孩子。
合格的父母,从来不会用工作敷衍孩子,而是按照孩子的期待满足他们的需求。
作家张悦然曾说:
“孩子是最坚忍的人群,他们还不懂得用逃脱抵制痛苦,也不懂得用宣泄反抗折磨。”
孩子的幸福很简单,即使没有玩具和游戏,被父母抱一下都会知足。
我想,过年团聚的意义大概就是:
异乡的父母回家,故乡的孩子有爱,便是家的味道。
作家林清玄说:
“当一个人无法过一个好年的时候,过年往往比平常带来的更加寂寞与悲愁。”
长期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对于爱的渴望远比其他孩子强烈。
因此,想要填满他们内心的“储爱槽”,重在情感给予,而不是物质补偿。
毕竟,父母想给孩子的,未必是他们想要的。
在家庭教育中,有空的时候多陪陪孩子,就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愿天下父母与幸福作伴,愿所有孩子在爱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