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于小升初,实外校长告诉家长:(引题)
要认清“天才型学生”的存在 不要过度焦虑(主题)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邓文博
上周开始,成都发布、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红星教育联合推出且持续整个升学季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成都升学公益服务季系列活动,进入到小初衔接直播系列。众多名校名师针对家长在小初衔接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了专业的解答和指导,受到了家长们的关注和点赞。
本周,来自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成都立格实验学校、都江堰市万汇学校的名师、名校长来到直播间,为各位家长带来最为专业的小初衔接指导。4月19日,来到直播间的名校长,是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校长李俊。
警惕过度焦虑
家长要认清“天才型学生”的存在
从小学进入初中,很多家长都会呈现出焦虑的状态。从选校开始,选择好学校又开始担心老师,选择好老师又开始担心孩子是否顺利融入学习状态。一旦孩子没有按照家长的预期发展,焦虑就会瞬间放大。从而各种科学地或不科学地方式方法一股脑全用上,不仅让自己疲惫,也让孩子学习压力更大。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状态?在李俊看来,出现焦虑是一种正常的状态。甚至对于教育的焦虑,从某种程度上看,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当然,如果焦虑发展为过度焦虑,家长需要格外重视。而不让焦虑发展成过度焦虑的关键,便是认清一个现实——天才型学生的存在。李俊介绍,在众多学生中,一定存在天才型学生。比如,学生在初二便把高中的知识全部学完,从初三开始进入到竞赛学科的学习,在五大学科竞赛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样的学生,就是天才型学生。从他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历上看,这样的天才型学生几乎全部是天赋加持。
“但家长并不需要过度紧张。去年四川参加高考的人数超过55万人,在众多学生中,能够达到学科竞赛要求的不到300人,能够进入冬令营的也只有寥寥数十人。”李俊说,在天才型学生之外,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并不大,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上的培养,家庭教育理念和习惯的培养以及家长正能量的陪伴。一旦为孩子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就可以自主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老师、课程都一样
同班同学之间成绩为何出现巨大差距?
进入初中,学生不仅需要在3年后面对学业生涯中第一个考验——中考,还将在6年后面对更为重要的高考。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孩子在未来中、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李俊认为,99%的孩子学习能力并没有较大差异,但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相同班级、相同教师、相同课程下,孩子最终呈现出的成绩有着巨大差距。而造成这样差距的主要原因,便在于学习习惯上的培养。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在直播现场,李俊也分享了他多年来总结的学习习惯培养经验:“责任支撑、目标引领、信心驱动、兴趣激发、习惯制胜、方法建模”。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如果一味保护孩子,不让他进行切实的感受,不仅会让孩子缺乏对于现实探索的兴趣,也容易造成一些亲子关系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