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辍学放牛,卖过冰棍儿,当过建筑工人、邮递员、保安,还曾在饭店后厨切过墩儿;29岁开始自学英语,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又陆续通过了几十门自学考试,拿到了东北师大的专科学历证书和哈师大的本科学历证书……
他叫魏长东,今年51岁,家住黑龙江省大庆市,去年12月他第一次考研,考了404分。今年4月初,通过研究生复试后,他被牡丹江师范学院英语笔译专业拟录取。在魏长东身后,互联网上关于“孔乙己长衫”的讨论仍未休止,没有当代青年“脱与不脱”的苦恼与迷茫,几十年来尝遍打工艰辛的他,从未怀疑这“长衫”的意义和价值。哪怕在外人看来,它来得有些迟。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在一张写满英文单词的练习纸上,魏长东倔强地写道。
初二辍学四处打工 在工棚里 读《史记》《曾国藩家书》
魏长东出生在吉林农村,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在他2岁时,父亲因脑溢血病逝,去世时才42岁。
魏长东对父亲没有任何印象,但父亲似乎一直“活”在村民们的口碑里:他生前工作很忙,经常家访,秋天下大雨涨水的时候,他背学生过河得了风湿病,还给家庭困难的学生买过笔和本。病逝时,当地教育局还给他开了追悼会。
家里没有耕地,魏长东的母亲也没有工作,拉扯四个孩子很辛苦,靠着教育局发的一点生活费艰难度日。为了帮家里减轻点负担,年纪最小的魏长东初二时辍学回家放牛。
十七八岁时,他做起了小买卖,蹬自行车走村串户卖冰棍儿、收鸡蛋;19岁到烧酒厂打工,由于身材瘦小,穿了带跟的鞋才能探进酒锅里;20岁,他跟随老乡到沈阳的工地干活儿,从早到晚抡锤、挖沟。
跟周围人不同,当年的魏长东每天干完活儿,就在工棚里读《史记》《曾国藩家书》《菜根谭》,还练钢笔字。他经常帮工友们写信,一位工友每次都会把信寄到村里的小学,小学校长都夸魏长东的字好,还说:“这个人要是在工地,可就白瞎人才了!”
真正让魏长东觉得委屈和不甘的,不是浪费了一手好字,而是当年讨薪的艰难。他在大连、鞍山白干了好几个月,老板欠薪跑了,他不得不借路费回家……
29岁起自学英语 听坏了十几个随身听 两台复读机
都说“三十而立”,29岁那年,魏长东第一次有了“年龄焦虑”,因为学历低,他能选择的工作似乎除了工地就是饭店。“难道一辈子就这样了吗?”他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一定要做点啥事儿”。
恰巧,当时魏长东在广播里听到了“钟道隆45岁自学英语,一年后成翻译”的励志故事。于是在29岁那年的冬天,他买来了英语教材、英语词典、语法书、英语磁带和随身听。
魏长东当时几乎是零基础学英语,除了认识26个英文字母,只会“cat”“dog”“bag”等少量单词。他用笨方法自学,跟着磁带听一句写一句,再把句子背下来。有时候一句话听一天,也没听出来是啥。就这样,他听坏了十多个随身听、两台复读机,攒了好几编织袋的练习纸,家里糊墙的报纸上都写满了英文句子。“从初高中英语书到大学英语书、《新概念英语》等,我所学的每本书都能背下来,还能默写。”魏长东回忆道,当时为了赚钱,他多次外出打工,盖过楼房、修过水库大坝。
然而,在大多数人眼中,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人,想要靠自学英语成为翻译,简直是痴人说梦。“不务正业”的魏长东俨然成了村里的反面典型。有一回,他去赶集,遇见一个老大爷,指着他便是一通数落:“你这一天天的,不干正事儿,净做梦!”
魏长东心里五味杂陈,却从未怀疑过自己的选择。
魏长东写下的格言
当保安时考取全国翻译资格证 切墩之余背《外国文学史》
为了提升学历,魏长东一边自学英语,一边准备参加自考。经过4年的努力,2010年,38岁的他,通过了东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自考专科课程和部分本科课程,共21门。2011年春天,魏长东离开老家来到大庆工作,最初是当邮递员,送信件和报纸;转年当起了保安,手里常拿着英语复习资料。2013年,他一次性通过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笔译三级,拿下通过率才20%的翻译资格证让他非常兴奋。
46岁时,魏长东决定继续参加本科自考,此时的他已转行在饭店后厨切墩儿,每天下午趁工作不忙时背《外国文学史》,有时边切菜边惦记着托尔斯泰和卡夫卡。直到去年,50岁的他终于通过了11门考试,拿到了哈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考本科学历证书。当时,魏长东工作的饭店关门了,其他工作也不好找,他原本打算去南方找点翻译的工作。“要不试试考研吧,你肯定能考上!”在媳妇的鼓励下,魏长东从去年3月开始备战考研。他准备了大半年,没舍得报考研班,起早贪黑地在家学专业课、练真题。他报考的是牡丹江师范学院英语笔译专业,选学校时,优先考虑的是“离家近、学费低、学制短”。
去年12月,魏长东戴着一顶老气的毛线帽,出现在大庆师范学院考点,从过安检到进入考场,他能明显感觉到周围人诧异的目光。考完以后,他觉得自己发挥得不错,尤其是翻译、写作答得得心应手。今年2月21日,他的初试成绩下来了——404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51岁考研“上岸”引热议 比起职场逆袭 他更想证明自己
近几年,国内考研越来越“卷”,复试淘汰者中不乏高分考生,尤其是自己年龄偏大,这让魏长东颇为担心。4月初,他去牡丹江师范学院参加复试。等待叫号时,一名男孩坐到他身边,问道:“你是大庆师范学院考点的‘毛线帽大叔’吧,咱俩是一个考场的!”复试时,魏长东对答如流,走出考场后,他自信满满地对那个男孩说:“咱们开学见!”
牡丹江师范学院英语笔译专业参加复试36人,最终录取30人,跟魏长东同场PK的大多是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湖北和河南等地的应往届考生,竞争较为激烈。最终,魏长东初试和复试总成绩排名第十,进入拟录取名单。
“51岁大庆大叔考研”的励志故事,让魏长东在网络上收获了一万多个“赞”。但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认为他的“上岸”意味着“一个二战考研者又失去了一次机会”。但绝大多数网友都力挺魏长东,纷纷回怼:“考不过就怪别人占机会”“人家凭实力考的”“任何人都不应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
“大多数人都在关注魏同学的考研成绩,其实,我觉得他更了不起的地方,是早在十年前就考取了全国翻译笔译三级的资格证书,这相当厉害!”作为业内人士,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院长韩竹林认为,这“含金量”颇高的翻译证,足以证明魏长东的实力,而且会让他在入学选导师时“更抢手”。
如果2年后,魏长东拿下研究生学历,他还有机会在职场逆袭吗?在韩院长看来,对于主要拼实力、不太看重年龄的笔译工作而言,一切皆有可能。而魏长东本人,似乎更在乎的是,他终于通过漫长的努力证明了自己,并且争取到了“可能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机会”。
“我才50多岁,翻译家许渊冲90多岁时还笔耕不辍呢!”魏长东笑道,他的目标是争取读研期间拿下全国翻译笔译二级资格证。虽然困难重重,但梦想还是要有的,因为他曾真的实现过……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周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