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带阴影的阳光,必须认识黑夜。”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写道。
“你就是我身边的西西弗,如果你有需要,请告诉我,这对我很重要。”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苏德超望着前来向他求助的学生,尽管内心早已滴下心疼的泪,但他的眼神始终坚定,语气依然平静而温和。
从线下场场爆满的哲学选修课,到互联网各平台数以几十万计的单条视频收藏与评论数量,苏德超发现,人们如此喜爱听他讲哲学的背后,是对艰难人生选择的迷茫,是对生存智慧的热爱与对人生意义的努力追寻。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哲学问题入手,带领迷惘的大学生与思想迸发的年轻人“解剖”悖论、洞见现象本质,让人们通过哲学的“透视镜”,发现生活的幸福所在。
苏德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常年开设“哲学核心问题”通识选修课,其人与课皆深受学生喜爱。记述其课堂故事的歌词“黑夜哲学对话,眼眸里升起灯塔”写入2018届毕业季歌曲中。
理性多一点,坏情绪就少一点
哲学有没有用?有人认为,几千年前的许多哲学流派到如今仍然存在,许多哲学问题依旧没有被解决,比起数学和物理等发现真理的学科,哲学不是科学。苏德超说道,“人类观念活动是一个连续体,以人文和科学为两端,哲学位于其间。”他并不打算陷入那些无法达成共识的争论里,比起辩论非科学、伪科学的问题,如何讲好哲学,让学生甚至更多年轻人喜欢哲学,是他心中一直思索的。
我们距离思考有多远?苏德超在网络世界中感受到了人们目光的“灼热”。“这是一个情绪化的时代,充斥着情绪化的欲望碎片。”他在为大学新生准备的公开课《更理性,更大学》中认为,虚无主义盛行、恐惧与焦虑充斥社会、不愿说理的本能与不重说理的传统等诸多因素,让我们愈来愈无法认真理性地思考。
如何理性思考?苏德超提出了“三板斧”方法——面对问题、选择立场与提供支持。首先,要判断问题的真伪。其次,在选择立场时,不要为假定的立场附加情感。“因为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立场是可以被改变的,而那些立场特别坚定的人拒绝参与讨论。”最后,关于提供支持,苏德超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为例,伽利略首先假定亚里士多德“物体越重,下降速度越快”是正确的,之后他通过逻辑推理却得出了两个相矛盾的结论:一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1磅重的铁球会拖住另一个,落下速度低于10磅重的铁球;二是把拴在一起的铁球看作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速度高于10磅重的铁球。如果推理过程正确,那么假设就是错误的,伽利略以逻辑思考反驳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思考使我们“发现更本质的事实,澄清更深刻的道理”,这正是苏德超所希望的。
苏德超非常重视哲学普及。对于网络声音,他认为还可以再多一些理性。“互联网上各种评论,在某种程度上几乎重现了哲学史上的讨论。发言的人越多,越有助于哲学普及。但有些人只是满足于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以期寻求认同感,却没有提供论证支持,更没有把观点的分歧与对人的态度相区分。这往往导致党同伐异、互相吵架,最后产生情绪伤害。”在苏德超看来,重要的不是观点,而是对观点的支持。生活中大量的冲突来自于观点差异,有些人觉得社会戾气在变重,也许正是因为情绪太多、理性太少。哲学普及就是批判性思考的普及,学习哲学思维,人们或许会减少因分歧而产生的愤怒。
活着不只是事实,也是一个选择
“老师,好人究竟有没有好报?”来访的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年年学生不同,问题却高度相似。关于伦理道德的种种,是苏德超经常需要向学生解释的热门话题。“但‘好人有好报’实际上是一个认知陷阱,是谬误。”他往往会看似毫不留情地回答求助者。“这是我们的心理预期。这个论证过程是:因为我是好人,我想得到好报,于是好人就应该有好报。很多影视或文学作品也预设这样一种观念去引导观众。”他认为,必须如实告诉人们,因为哲学需要面对最残酷的事实真相。
“既然好人没有好报,我为什么还要做好人?做坏人不行吗?”学生接下来问道。“这真是个触及灵魂的问题。事实是,这个世界确实有很多坏人。不过,你要问自己,你想做坏人吗?去伤害他人、破坏秩序,你真的愿意吗?”学生沉默片刻后,回答:“我做不到,那样我会觉得自己不是人。”苏德超认为,人之所以要做好人,是因为心中有良知。比如苏格拉底主张无人有意作恶,美德即知识。又比如王阳明审盗贼,让趾高气昂的盗贼脱掉最后一件裤子,盗贼却因羞耻不肯听从。“做好人是做自己,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我们本身就是好人,这是最大的好处,好报只是一种可有可无、附带的奖励。如果为了好报而选择做好人,这是一种利益交换,说明我们不是好人。但道德不是市场规则,即使没有好报,我依然选择做一个好人。”听完苏德超的回答,学生告诉他,自己因为选择做个好人而感到自豪。
生活有什么意思?当一个女生露出自己伤痕累累的手臂,那是她数次自戕,甚至寻短不成留下的“泪痕”,我们能否感同身受?她该怎么办,又该如何让她感到存在的意义?苏德超与她在一次次课后聊哲学,谈生活。既然樱花无法在她的世界绽放,那就至少让哲学的风,推着血脉流进她的心脏。“她的眼睛空洞,让人看到后感到发冷。”在很多次交谈后,女生说:“老师,你放心,我至少不会再寻短见了。”“现在的你为什么不想了?”尽管这个问题很残酷,但苏德超认为,作为哲学教师,应该引导她在安全的前提下面对事实,克服无意义,战胜心理病症。
“理智告诉我,世界可能没有意义,但这个事实杀不死我,我要和它斗下去。我开始感到高兴了。”苏德超看到她的笑容,告诉她,他理解。很多心理问题是由原生家庭导致的,如果哲学普及工作能为年轻人,甚至年轻父母厘清一些困扰已久的观念,或许人们可以减少一些对自己和亲人的伤害。“学习哲学有助于我们反思底层逻辑,发现我们思考时那些不合理的地方,提高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苏德超认为,哲学具有澄清观念、建构意义、捍卫自由的重要作用。“我会告诉学生,亲子关系是一个相互塑造的动态过程。你接受了教育,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强大的理性,可以与父母经常沟通,交换看法,找出不合逻辑、不合理之处。也许有些问题根深蒂固,无法被彻底解决,但这种努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亲子关系,让相处变得不那么艰难。”
我们活在体验里
如果你的人生只有100天,却获得了想要的一切,你是否愿意?这是苏德超在一部短视频里提出的问题,希望引发年轻人思考人生的幸福与快乐究竟取决于什么。当下,一些年轻人为了找工作“自降学历”,流行“孔乙己文学”,而更多年轻人被学历“内卷”的洪流裹挟。年轻人的就业机遇与发展空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个人发展不一定只能通过就业来实现。当今年轻人的发展空间更广阔,但就业机遇似乎更需要看个人具体状况,二者并非是一致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年轻人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基础,我们希望个体的全面发展就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讲,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苏德超认为,很多人仍然坚持“就业是个人发展的目标”这一传统思维。但是,大量传统职业甚至新兴行业的一些岗位正在被人工智能取代,就业的挑战在变大。当今的年轻人需要学习心理学与哲学来降低焦虑,即使困难出现,也能够通过理性判断找出办法,至少不会因焦虑使问题变得更糟。
“狗永远只能是狗,但人可以不是人。”苏德超从这句话的反面出发,认为相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而言,人的独特性体现在多领域交叉与跨学科方面。“领域越窄,工作内容越具体,这个岗位就越容易被取代。而涉及多领域交叉、跨学科的岗位就相对难以被取代。”他非常强调人对生活的体验。“无论科技怎么发展,它都要服务于人的体验,我们活在体验里。近期有个热点叫做‘元宇宙’,它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人生体验。我们在虚拟世界里不需要吃睡,需要的是体验。又比如带货主播董宇辉,他在卖农产品时说自己卖的不是农产品,而是三餐、四季。这种语言能唤起人们的生活体验,更能打动人。大学生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年轻人需要多关注体验类的工作,我认为这是当前比较重要的选择标准。”
他们只是寻求心理的慰藉。如今,在不少年轻人当中一面盛行着“上香拜佛”“买彩票”等诉诸“天意”的流行文化,另一面又热衷“考研”“考公”“考编”,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结果“卷”不动又“躺”不平。苏德超认为,所谓诉诸“天意”,并非真的意味着年轻人将其当真,他们是在寻找内心情绪的发泄口。“我认为‘内卷’主要包含四个要素,一是有收益,二是边际收益递减,三是赛道封闭,四是感到痛苦。四者缺一不可,第四点是关键。当年轻人对学习与工作感到痛苦时,可能已经具备了这四点要素,从而陷入了‘内卷’。”
热门替代不了热爱。到底是选择热门的专业或工作,还是选择心中的热爱?这是摆在年轻人面前的一大难题。“为什么人们会感到痛苦?大概是因为所学习或所从事的,不是他们的热爱,而只是一时的热门。一些学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编程的学生苦不堪言,在选择之初,他们以为社会需要,而他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于是他需要。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不是他需要和他真正想要的生活。”在苏德超看来,当时代变迁,社会把热门变成冷门,一些人就会被迫变成“热锅上的蚂蚁”。“内卷”的底层逻辑是培优思维: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玫瑰花不应该向往参天大树。”苏德超说道,很多时候,当还是“种子”的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将发芽成长为花或树,过度伤害自身的“内卷”与完全“躺平”是不可取的两个极端,在这其间,努力成长才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花与树之间也不该存在所谓鄙视链,当人们对人生与职业作出了某些前提与规定,这无异于画地为牢,体验人生的快乐与幸福也就无法被理解。
投入生活比阅读哲学更重要
先读哲学,再好好生活?有人认为只有先系统学习哲学,才能获得更高的智慧与方法,从而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好地生活,但是苏德超否认了这种观点。“正确的逻辑是:认真地去生活、去热爱,在经历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惑,进而思考哲学问题,反思自身。这会比从书上得到的道理更持久、更牢固。一切都是为了生活,为了我们的好生活。”
苏德超有自己的荐书原则,“通透”是关键标准。在他看来,有许多关于哲学史的书籍,其实只是一些读书笔记。在中国哲学方面,他推荐大家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它不是在掉书袋,会让人读起来很流畅”。他鼓励学生们阅读《庄子》,惊叹于其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文笔、逻辑与论证,认为这展现了中国哲学精神。而在西方哲学方面,他推荐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尽管这是一部备受争议的著作,但它的通透性、逻辑性较强,阅读这部作品不会让人变笨。”另外,他还推荐阅读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这是一部对后世哲学产生巨大影响的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散文集。年轻人阅读这些作品,批判性思维等哲学方法就会渐渐培养起来。”
生活的答案在生活本身之中。“回到生活”一直是苏德超的教学理念。“年轻人喜爱哲学,其实是想要一个关于生活的解,但解的背后是因为有‘结’存在。如果我们‘快刀斩乱麻’,一味寻求如何把绳子斩断,那么‘结’和绳子可能就都没有了。但生活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哲学的解法是真正把‘结’解开,此时绳子依旧是其所是。哲学并不改变生活,但能让人感受到幸福。”当年还是学生的苏德超,也曾面临艰难的人生选择等各种苦恼,学业的焦虑、城市的选择和事业的考虑等,不断磨炼着他的理性与意志。作为其导师的哲学教授邓晓芒,带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和深刻的影响。如今,苏德超将带着对老一辈学者哲学精神的传承、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自身数十年如一日对哲学普及的坚持,让哲学的人文关怀温暖更多人。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4年4月刊第2期,原文标题《苏德超:哲学并不改变生活,却能让人感受幸福 》
作者|乔东
统筹 | 周彩丽、贾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