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好像都被教育竞争白热化所带来的焦虑笼罩。即使“双减”政策出台,依然没有扑灭教育竞争这团火,反而刺激越烧越旺。中南大学雷望红老师曾写过一篇《“双减”一周年:乡村很快乐,城市更焦虑》的文章,描述了“双减”政策对城乡两个维度空间家庭和孩子产生的影响。乡村的孩子是很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其实不是“双减”政策的结果,而是农村家庭越来越不相信教育能够实现社会流动的结果。
我曾在某乡镇中学展开两个多月的驻校调研,我发现现在乡镇中学的孩子整体都很浮躁。一是抽烟打架的学生很多,而且不论男生女生,不论成绩好坏,都会被这种亚文化收编。一个学生告诉我,一个年级至少得有一半的人抽烟,而且甚至有年级前十也在抽烟,帮派文化极为盛行,拉帮结派,厕所干架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惹得学校的老师非常头疼。
二是一到课间,整个走廊和楼梯道都围满了学生,勾肩搭背,搂搂抱抱,脱口成脏,甚至在办公室的门口都有学生在大声喧哗打闹。三是谈恋爱的也很多,不只局限于成绩差的学生,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也在偷偷早恋。
我离开初中时代也就十年,我们当时上学虽然也有打架谈恋爱的现象,但远不像现在这么“泛滥”。我不禁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都说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上升通道越来越窄,为什么乡镇中学却很难感受到焦虑,反倒越来越松?
一、学生被网络产品收买,“学习哪有游戏好玩”
很多人在思考我提到的这个问题时,都会想到网络游戏。确实,在我当时上初中的时候,智能手机在农村刚刚兴起,农村家庭对智能手机的接受度还没有那么普遍,网络游戏更是很难渗透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但现在,网络产品:手机、电脑、平板、游戏等等已经完全渗进了乡镇场域,别说孩子,就连很多老人都喜欢刷抖音之类的短视频。网络文化几乎是漫灌进乡镇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孩子来说,游戏世界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乌托邦”,在游戏世界里寄托自己的精神归宿,建立自己的王国,构造一个理想化的“我”。而回到现实世界,外界的规训,学习的压力等等又会催使孩子继续逃回网络世界,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能难抵挡得住游戏诱惑的原因之一。
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身体叙事。长期在网络空间里浸泡的孩子们,早已失去了向外探索,向下扎根的能力,一同消失的还有他们独立思考,坚韧拼搏的能力。初中阶段,正是需要奋发向上的身体叙事,却被网络文化改写为逃避、懒惰的身体叙事,“在现实生活中萎靡不振,在游戏世界里打打杀杀”,成为了很多乡镇孩子们的生活写照。
学习,不再成为一件必须要做的、有利于自己的事,而是成为了一个负担,一个需要去逃避的负担。
二、“现在干什么不能赚钱,宁愿放羊,不愿学习”
我在访谈一个“年级老大”时,问他为什么不想上学时?他给我的回答是,现在干什么不能赚钱?他给自己设想了几条路,想去当男模,他说他看手机里当男模很赚钱,或者是买一大块地去放羊,“放羊都比学习赚钱”。
也就是说,现在的孩子已经对教育“祛魅”了。他们从心里觉得,上好学已经赚不到钱了。既然上学的目的是为了以后能赚钱,那现在我放羊都比上成学要赚钱,我为什么还要去上学呢?
确实,现在学历贬值,教育变现能力变弱,但“上成学也赚不到钱”之类的言论究竟是如何兴起来的,这要打一个问号。当然,也不要说农村孩子很世俗,为什么一定是为了赚大钱才上成学?我也是农村孩子,对于农村家庭来说,钱,也就是经济资本,是十分薄弱的,家庭的物质积累一般都比较弱质,所以在很多农村家庭的观念里,上成学和赚大钱是划等号的,农村孩子很容易变成资本化的一个要素。
但现在,吊诡的是,上成学也就是考上大学也赚不到钱,这种比较偏颇,甚至是对教育功能的完全性否定的思想,是如何在乡镇传播起来的?为什么这些孩子,甚至是这些孩子的父母也都深信不疑呢?
三、“不是学习的料,以后出去打工,两口子一起挣钱,也能过得不错”
我在办公室和一些老师聊天,他们在聊到这个现象时都说,现在很多家长也都不相信上学有用。
一些家长在谈及自己孩子以后的出路时会说,自己小孩不是学习的料,不指望他(她)能上成学,出去打工,以后结婚两口子一起打拼,日子也可以过得不错。在家长的观念里,孩子是不是学习的料,是根据考试成绩来定的。也就是说,他们把学习看成是一个只注重结果的事物,在孩子学习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他们经常是呈缺席的状态,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把所有教育的职责全部推给学校,孩子成绩不好,要么就是学校老师没教好,要么就是自家小孩不是读书的料。
农村家长不相信教育能够实现社会流动,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他们极其同质化的社会关系。对他们来说,周围认识的人几乎都是农民,他们无法直观地看到或者感受到上成学对孩子以及对家庭所带来的变化。在他们的观念里,上成学被窄化成无非以后会赚得多一点,那上不成学,多干点活,打点工也可以达到。
而且还有一些家庭具有典型的小农思想,对他们来说,孩子结婚生小孩是家庭最核心的任务。他们其实脑子里并没有什么阶层的概念,上不上成学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非常核心要紧的事,也不会和阶层跃升扯上关系。
四、“老师都被打怕了,也被闹怕了”
在我调研的乡镇中学,学生打老师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有一个初三女老师就因为没收一名学生的手机,走在学校的路上就被该男生从后面狠踹了一脚,然后重重摔在地上。别说是女老师,男老师这些学生也照打不误。
我在调研的两个月,就发生了四起学生攻击老师事件,从初一到初三均有这样的事件发生。现在老师们,特别是年轻的女老师在办公室里聊天都不是谈论如何提高学生成绩,而是如何自保,这真的很讽刺。
教师威严下降的如此厉害,除了因为乡镇学校本身风气偏浮躁,拉帮结派现象严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现在农村的孩子都被家里捧得太高了。这几年学术界有一个专门的词“寒门温室”,来形容出身农村,但是却被保护的很好的孩子。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家庭越贫穷,越希望孩子能够靠学习出人头地,这些家庭家长奉行的理念是让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对他们越过度保护,越容易催生出他们的逆反心理。一旦在学校场域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就会不计后果,以自我为中心。
当然,这些孩子对老师缺乏敬畏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的家长。在我调研的乡镇中学,学生犯大错,学校一般都会让学生回家反省一周到一个月不等。但是家长不乐意,非要到学校里闹,说学校剥夺自己家小孩的受教育权,如果不给自家小孩回来上课,就告到教育局。这样一闹,学校也没有办法,只能让犯错学生回来上课。这种惩罚措施接近于失灵。
在家长的这种无理取闹下,孩子自然而然就习得了相应的处事方法和态度。即使犯错了,家长也会站在自己这一边,学校也拿自己没有办法,于是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老师的威严越来越低。
威利斯在其著作《学做工》中指出工人阶级的孩子最后复制他们父辈的阶级,没能实现阶层跃升,是因为他们认为体力劳动才能彰显男子气概,脑力劳动是女人们该做的事情,而且教育只是用来维护上层阶级的工具。但放到中国乡镇来说,一些家庭对教育越来越不上心,是因为他们觉得教育已经不能帮助自身实现社会流动了。或许,这也从另一个维度证明,现在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了。
这其实是当今教育的一种悲哀。原本最需要靠教育实现“逆天改命”的乡镇却越来越抛弃教育,自愿进行阶级再生产,背后的原因到底为何,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