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短板弱项”,“实现乡村教师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乡村教育。”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正如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所言:“农村教育要想真正好起来,农村老师必须要先好起来。”他认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在教师。
然而,在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朱永新看来,疫情期间的线上教育“大考”暴露了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与实战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如何突破乡村教师短缺及信息化素养不足的瓶颈,让信息化成果惠及更多乡村学校的孩子?
一根网线让村小老师变网红“星师”
受疫情影响,我国大中小学生全面开展了一场在线教育大练兵,然而,春季在线教学伊始,各种翻车事故不断。
对此,来自河南绳池县果园乡中心小学的教师王莉莉深有体会。“对我们来说,最难的是学生尤其是老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匮乏。”
不过,与线教学时手忙脚乱的同行不同,王莉莉能从容应对,因为她已经积累了三年的网络教学经验。
王莉莉告诉未来网记者,因为学校五年级另外两个班的语文老师是代课教师,网络教学经验几乎为零。于是,疫情期间,王莉莉承担了五年级三个班的语文教育教学任务,带着168个孩子上语文课,还带着全校的800多名孩子上生命教育课。“孩子们一起在线上课对我来说,一个班是上,三个班也是上,没啥区别。”
而且,令她倍感自豪的是这三个班的成绩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期末,在全乡20多所学校的调研考试中,我们五年级三个班分别获得全乡第一名、第二名和第四名的好成绩。”虽年过半百,却体验了一把信息化给乡村教育带来的好处,还变成了网红“星师”。
河南绳池县果园乡中心小学教师王莉莉的在线学习笔记。 受访者供图
王莉莉表示,归根结底,教师具备了信息化素养,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但像王莉莉这样,对在线教育持积极态度的乡村教师尤其是西部教师仍然不多。
乡村教育若跟不上信息化步伐 会加剧“马太效应”
停课不停学的在线学习方式,保证了绝大多数学生居家学习,检验了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成效,也暴露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据朱永新在第二届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上介绍,统计显示,这次西部地区的在线教育所有指标都落在全国后面,西部学生每天在线学习的时间也显著少于或者短于中东部地区的学生。在线教育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不可回避。
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主席、国务院参事汤敏表示,各地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通过电视送到了乡村学校。可是,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城市的优秀学校里在利用人工智能开展因材施教,变得越好;另一方面,尽管很多乡村学校包括乡村教学点已经具备教育信息化的硬件条件,软件却跟不上,很多老师不会使用教育信息化设备。
汤敏也认为,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国家对农村特别贫困地区薄弱环境下的教育信息化投入,不仅是硬件投入,更重要的是对软件的投入,是对教师的培训。”
汤敏担心,照此发展下去,教育信息化会进一步拉大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导致教育更不公平。
互联网+支教解决乡村师资短缺困境
“在线教育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高,但部分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西部不少中小学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录制教学视频、编制教学文档还不熟练。”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周洪宇建议实施新一轮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计划。
周洪宇认为,微观上,将教师网上指导、师生互动、作业批阅、学情分析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培训重点,让教师熟练使用教育资源智能检索工具、跨时空教学的可视化展示工具和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评价工具。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利用新技术开展个性化教学和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在线教育的能力。
同时,积极开展家校合作,保证在线教学和居家在线学习顺利进行。共同打造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有机生态圈。
在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顶明看来,优质学校和优质教师始终是有限的,规模化解决教育不均衡的发展,是实行优势学校带动弱势学校难以持续的现实困境。
为此,西北师范大学探索了“互联网+师范生支教”模式。即通过实习和前期训练以后,把比较成熟的师范生送到教学点,开展一到两周的现场教学,与学生建立情感基础。然后,这批学生回到学校,通过互联网开展线上教学,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把基础教育的教师、薄弱点上的普通教师和高校、师范专业教师更有效进行对接,使得双师课堂、协同教研能够真正落地。
利用互联网+加支教的模式,可以为两类学校补上短缺师资,其中,一类是乡村寄宿制学校,另一类是教学点小规模学校。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俊宗表示,通过这种方式,每年可以把近百万师范生准教师资源盘活起来,解决乡村师资短缺瓶颈,更好地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方面。
来源:未来网 作者:李盈盈 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