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老师曾经开设过一门选修课程,主要围绕对于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作品进行研读和交流。
当时已经退休的钱老之所以又重新回到校园,发挥余热,据他自己所说,就是因为看到中国高校的教育水平,感到很不满意。
他认为当时中国的大学当中,即使是一些顶级的大学,也都是在培养一些“精致利己主义”的学生。
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半比较自私,同时还拥有极高的受教育水平及社会资本,所以在其决定要进行一些不利行为时,往往效果会事半功倍——所以是很值得留意的。
除了拥有比较高的智商以及学历之外,这样的利己主义者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善于“表演”,或者可以说是善于“伪装”。在他们的种种行为之下,是那些不为人知的利己主义行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样性格的人,就会得知一些具体的内容。
源于价值观不完整的心理障碍
著名社会心理学研究专家罗伯特·哈尔曾经在其著作《身着西装的蛇》当中说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一种典型的反社会人格。他们表面似乎拥有极高的魅力,但是其内心却丝毫不尊重社会的道德规范。
当然,有很多人会为这种人格进行辩解。他们认为,这种人格只不过是将人类本身就具有的自私自利的天性显露出来罢了,根本不算是什么“反社会”。
更多人还是觉得,这种行为背后的价值观缺失是导致其不受欢迎的关键。
人们在社会交往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品质就是共情。这种品质指的是对于他者所处境地的设身处地的体会。
这种品质在社会交往的过程当中会给予自己一种体会他者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交往品质。
但是很多人的所谓“共情”都是披着虚假外衣的行为,甚至会是一种道德绑架。所谓对他人的“关注”只不过是自己争取各种社会资源路上的“垫脚石”罢了。
法国社会学家乐邦在其著作《乌合之众》里就提到,当个体进入某个群体当中,成为其一员时,本身的智力就会显著下降。有时为了获得其他群体的认同和一份归属感而放弃自己的某些原则。
尤其是在现今社会,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价值观以及信息在借助网络等方式在人们之间广泛传播,所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数量还在增加。
尤其是对于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年轻人、大学生,很容易被这种价值观所误导。
这种误导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一种侧面力量,有的年轻人甚至会因此走上歧途。
比如说对世事都“漠不关心”的态度;对于一切与自己相关的事情都以自己的需求为最高目的;在社会交往当中将任何事情都视为利益的不同体现形式等等。
并且还会以很多堂而皇之的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进行“争辩”,试图“洗清”这种行为。
心理层面的利己主义
也许人的本质就是利己的、是自私的。
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虽说有些偏激,但是大致是有一些道理的。真的不在乎自己得失的人那真的就是圣人了。
所以这种“利己”扭曲了很多事实,让我们原本的生活变得虚幻。心理层面的利己主义者应运而生,他们号称自己只是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也就是所谓的“为了自己生活的快乐,什么都无所谓”的这种人,往往会存在一些内心的迷茫,不知所措。
对于现如今的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也就是自己所受的高等教育同之后就业之间关系的问题。
对于现如今的许多高校而言,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等等都存在一些与社会脱节的情况。社会在不断发展,高校也应该跟得上时代。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走入工作岗位,会发现从事的工作与自己大学学到的东西毫无联系。
这也就是存在于素质教育领域的问题,也是填鸭式教育的一个弊端。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chütze, R. (2016). Re‐thinking over‐thinking pain: What can metacognition ad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pain catastrophising? Clinical Psychologist, 20(3), 14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