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问题,顺手把答案贴过来(修改了错别字):
没落要看从哪个方面来看。
以上一代人的英语学习资料之匮乏,这种原版、地道、系统的教材自然是不可多得的。
以这一代人的英语学习资料之丰富,这种死板、教条、乏味的教材自然是难续辉煌的。
新概念之前之所以火,主要是因为作为教材,它具备了上面提到的三个条件,对于学校教材是非常完美的补充。
你可以回忆一下,我们上一代人当年学习英语的时候,除了课内资料,还能找到多少适合的材料?我自己似乎还买过中英对照版书虫系列,但最终多数都难逃了只看中文,偶尔扫一下英文的尴尬结局。
为什么?是因为内容不好?非也。
其实是因为难度不匹配。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进阶,难度要适中,还要逐步递增。在这一方面,对当时的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除了课本,很少能找到合适的教材。这也是造就新概念当年大火的重要原因。
就算能找到课外的其他材料,大多数也会因为难度不匹配而无法对学习本身形成促进。
而说到现在新概念的“没落”。当然是因为原版路线的迅速崛起。
以儿歌引入,听力先行,然后通过自然拼读逐步过渡到自主阅读,再配合RAZ、牛津树等各种分级读物拾级而上,已经成为当今最主流、最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只要投入时间,完全可以同步甚至超越英美同龄儿童的原版阅读能力。
在这种阅读材料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新概念作为教材,依然有可取之处。
但如今遵循原版学习路径儿童,早就不再以教材为核心,而是通过大量有趣、有料、有难度的分级阅读来快速提升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要学新概念,最多也是针对应试的一种补充。
毕竟,无论词汇量,还是阅读量,新概念都无法跟这些分级阅读比肩——据说RAZ读完,词汇量达到2万。(当然,指的是里面出现的词汇量,你自己能掌握多少那要另说。)
换成中文更容易理解,真正语文成绩好的孩子是单纯读课本吗?就算是神仙课本也做不到吧?课外的广泛阅读自然是必不可少。这一点大家都已经很理解了。算是一种共识。
英语也是语言,虽然是一门外语,但道理相同。
因此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新概念当年流行,是因为它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好教材。而新概念之所以“没落”,恰恰是因为它只是一本“教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