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些小动作3岁的时候还是满惹人喜爱的,但若持续到5岁还这样,就令人不安了。比方说:刚学走路的孩子样子很逗人,5岁还走不稳,家长就该发愁了。再如,3岁的孩子把姐姐的名字“巴巴拉”叫成“拜巴哇”会博之一笑,5岁仍然咬舌头说话,就要受到其他小朋友的讥笑了。也许有人会告诉你:“长大一点就改好了”,但是,真能这样吗?你应当在什么时候对孩子的发育问题引起注意呢?
实际上,有些令人烦恼的事儿并不属于问题,而属于儿童生长的正常情况。但若真的出现问题,还是应当早期发现。发现得越早,纠正得越及时。当然,身体部位的成熟和儿童动作的发展问题涉及面很广,该书已经尽力说明了这一点。发育区城不同,家长须知也不一样。这里为你提供的是注意儿童发育的基本方针:(1)根据你自己的直觉办事。父母是与孩子见面次数最多的人,他们在一起遇到过各种情况。所以,不要轻信婆母的话。比方,她可能说:“这孩子走得挺好玩儿。我妹妹小时也这样走。长大就好了”(当然,要尊重那些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或专家的意见)。如果你觉得孩子发育有问题,你就去找内行人请教,切不可单纯地因为其他同龄的孩子超过了你的孩子,就刺激他(她)。
找医生看病。若你对医生的判断不满意,可找几个医生会诊。如果仍然放心不下,可找权威人士问询。但不要乱投医,免得花费好多钱,也不要因为医生说:“长长就好了”就耽误了孩子。实在不行,给孩子做一次全面检查就清楚了。(3)一旦确诊,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如果片子上显示出骨架正常,你就放心了:孩子以后是能改正“好玩的走路姿势”的。另外,如果声带器官无缺陷,也就不用担心了。要耐心帮助孩子度过这段时间。不要叫他(她)“结巴”,也不妥硬让他(她)把姿势改过来。否则,反而使孩子更难矫正过来。
要注意孩子们的言谈举止。大多数学龄前儿童有时说谎,要是总说说,你就得帮他(她)克服,有的小弦爱玩火柴,如果总玩火,就得对他(她)进行教育。(5)不要为一些小习惯而担心,学龄前儿童常有咬手指、摇头、结巴等习惯。这种情况,你管得越少越好,除非是孩子一紧张就这样。大多数现象在一段时间内都会消失。99%使大人挂念的问题,都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终止。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出了毛病,一定要尽早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