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个说法“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意思就是宁愿在等级次一点的群体里当佼佼者,也不能在高等级的圈子里做默默无闻的人。那么,如果是成绩中上等的初中生,中考分数不高,是去重点高中当“凤尾”,还是去普高当“鸡头”呢?
成绩中上等,中考分数不高,只能勉勉强强上一所重点高中,而身边的同学,个个学习能力很强,学习压力一定很大。如果去了普通高中,可能算班上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学习环境相对轻松。鉴于此,有人站在个体成长的立场分析,认为去竞争环境较为激烈的重点高中比去学习环境轻松的普高好,因为高压的学习环境会激发人的潜能,更可能把人逼进好大学;轻松的学习环境会让人懈怠,几乎没有可能考上好大学。
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任何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呆久了,功能都会退化。学生亦如此,如果学习没有压力,就很难有进步的空间,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学习成绩提升的可能性才会增大。但,事情因人而异,有些学生能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中迅速找到感觉,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也有一些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学习上经常遭遇挫折而失去自信和学习动力,状态一塌糊涂。
简而言之,去重点高中当“凤尾”是有风险的,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没有父母的鼎力支持,没有老师的科学引导,很容易变得迷茫、不知所措。另外,重点高中的老师是按照优等生标准实施课堂教学,思维能力不强、理解水平不高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不适感,觉得老师上课讲的东西艰涩难懂。他们课后又没有能力自行消化老师讲解的知识,学习成绩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倘若孩子心理素质不高、思维水平一般,初中阶段使上了最大力气,成绩也只是中上等,就不要让孩子到重点高中当“凤尾”,会成为班上的“弃儿”。如果孩子心理素质很好,初中阶段一边学一边玩,成绩中上等,可以试着送到重点高中,给他(她)加加压,不过前提是这种做法得到了孩子的认同,且孩子表态将来会端正学习态度。
初中成绩不差,选择到普高当“鸡头”,一般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普通高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多,为了让学校的高考成绩好看些,学校会重点扶持少数学习好的学生,有些老师还会免费不限时为他们辅导学业。
从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普通高中不应该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实施资源倾斜政策,但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必须“集中资源办大事”。所以在普高当“鸡头”,会得到一些学习或生活上的关照,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一旦成为“众星捧月”式的佼佼者,学习自信心就建立起来了。或许普通高中的师资比不过重点高中,学习资源也没有重点高中那样丰富,但如果个人的自信心越来越强,潜能同样会被激发,以后同样有机会考上好大学。
其实,若按照中考成绩推论,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都应该考上好大学。可事实上,再好的重点高中,都有一些连本科都考不上的学生;而一些生源质量普普通通的高中,却经常在高考中“冒尖”几个名校生。这说明有很多因素影响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即便初中成绩优秀,即便就读的是重点高中,也无法断定一定能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我们不能忽视个体的自主能动性,以及外界环境对个体自主能动性的影响。初中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可能有很强的学习自觉性,也可能学习自觉性不强;他们有可能适应重点高中的学习节奏,也有可能被重点高中的学习节奏打垮;他们可能被普通高中的不良习气“带坏”,也有可能在普通高中找到了学习自信,成绩突飞猛进。
孩子的成长有无限可能,家长尽全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没错,但一定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执行而不顾孩子的承受力和感受。当孩子中考结束,填报高中志愿,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就算有想法也要跟孩子好好沟通,说服不了孩子就不要强制性地下命令。
父母跟孩子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力等有完全的认知,如果觉得孩子不适合高压的学习环境,就不要为了面子,非让孩子上重点高中,到普通高中一样可以成才成器。总之,无论孩子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去了什么样的学校,父母都请好好陪伴孩子三年。高中三年非常重要,孩子尤其需要家长这个最强“后盾”伴随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