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们之间的相处,就像八点档的狗血剧,无法用常理逻辑思考,展示着这世间最变幻莫测的人际关系——
上一秒叽叽喳喳,嘻嘻哈哈,
下一秒哭哭吵吵,打打闹闹。
对此,大人们经常转眼间就一脸懵:我什么时候又错过剧情了?怎么又打起来了?
不过无论是先发制人还是先哭“退”人,我们总不能完全当个吃瓜群众……
毕竟“打人者”和“被打者”两种角色,需要我们用不同方法,“四两拨千斤”地巧妙化解。
宝宝怎么变得爱“动手”了?
在这里,我们可能需要先小小的科普一下,其实在宝宝的世界中,他们很容易会以自我为中心,觉得全世界都是“我”的:
我的玩具是我的,
我的食物也是我的,
你们不能碰!
所以在这种心态下,宝宝会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保护自己的「地盘」,而攻击「入侵者」。
除了打人,还有更“恶劣”的咬人,以及让你听了要疯的像复读机一样的各种“不不不”。
宝宝爱“打人”,怎么办?
其实,一两岁的宝宝还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对方,他打人可能只是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意愿。
如果被粗暴喝止,他会觉得委屈与不解,甚至动摇安全感,所以在宝宝间劝架上,我们更建议你:
1.紧跟剧情,发现苗头,及时制止
既然宝宝们的“塑料友谊”说变就变,那我们就得紧跟“剧情”啦,别他玩他的,你唠你的。否则,看见他们打架都不知道抢的是什么。
一旦发现宝宝有攻击他人的倾向,就即时制止,并告诉他“不能打人!如果你想玩,我们可以和他商量,但是动手打他,他会很痛。”。
2.充当“调解员”,转移注意力
如果他们争抢玩具,建议宝宝们轮流玩或是交换玩具,或是用其他东西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以化解矛盾。
3.事后回顾,该批评批评,该肯定肯定
比如跟宝宝聊聊:
“你的玩具被那个小朋友拿了,妈妈看你有点生气,你差点想动手推他了,是吗?这样做是不对的,你打了他,他不开心,你打人也会更生气,没心情玩玩具了。”
“但是你看,后来你们听了妈妈的话,交换了玩具,你们两个玩具都能玩!宝宝这样很棒哦,不要动手,好好说大家都能开心玩啦!”
4.冷静后,提醒孩子向对方道歉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让孩子学会表达友好。
“你刚刚打了他,他哭得好伤心,你去说对不起,跟他拉拉手好吗?”
宝宝被打,要教他还手吗?
这不是简单的“要或者不要”可以断言的事情。
首先得看孩子怎么说。如果冲突只是轻量级的,孩子都没怎么在意,转眼就嘻嘻哈哈称兄道弟的,父母也不需要“多管闲事”了。
但如果宝宝在被其他的宝宝先发制人,一直挨打,甚至开始怂了呢,要不要打回去?
首先,一味强调打回去或者躲起来,都不是好办法。
躲着,别人只会觉得打你“真有趣”。
而且那很多孩子都看着很霸道,宝宝岂不是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在家里玩了?内心强大才是保护自己的资本。
教孩子打回去,打不赢心理压力更大。
有的孩子被打了回家和爸妈说,谁知道只换来一句:“谁叫你不打回去”“所以呢,打赢了吗?”
可打架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这是技术问题加性格问题。有些宝宝性格就是比较温和的,你怎么教他可能都打不下手,只会徒增他心理压力。
我们的建议是:
1.带离现场,及时疏导
第一步肯定是要制止正在发生的行为,把宝宝带离现场,免受伤害。
但千万别斥责他 “怂”,不要让他觉得“受害者有罪”,而是需要去理解他、安抚他,给他足够的安全感。比如玩具被抢,你可以带他一起去找对方家长,要回来,并要求道歉。
2.重新复盘,教孩子基本的自我保护方式
比如用言语威慑,教宝宝当玩具被抢时,可以说:
“不行,这是我的!”
“住手!再推我我生气了!”
如果他说话还不够利索,那就大喊“不要”。最重要的是让他懂得表明态度,“我不好惹”。
同时要教宝宝避险自卫。如果被丢沙子之类的,要懂得及时躲避。
最重要懂得求助。社会终究不是单打独斗的PK赛,没必要非得用自己的拳头战胜别人。如果自己解决不来,那就告诉妈妈爸爸,入园后告诉老师,解决问题就好。
总之,面对宝宝打架,大人们不能一惊一乍,冷静和理智地采取措施,教孩子“保护好自己,不伤害他人”即可,勿枉勿纵。
毕竟有时,小朋友们还可能不打不相识呢。所以在小宝宝成长的路上,父母们既要小心翼翼地倍加呵护,也要大大方方地“听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