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家长和学生问:怎样才能学好高中语文?高中语文不论怎么学都只能考到100左右,如何才能突破?高中语文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呢?······
对于这类问题,大多数老师的回答可能都是“多看、多读、多积累、多记背”。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学习方法,大家就又懵了。鉴于大家的问题,成都名师荟教育的特级高中语文老师整理归纳了语文学习的一些实用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想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记忆背诵是没错,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前提。高中生学习语文应该养成这些学习习惯:
积累的习惯
我国古代学者十分重视知识积累的作用。《劝学》一文中告诫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从高考语文优胜者的实践来看,积累确实非常重要。某位高考语文成绩136分的学霸在谈到自己的语文学习经验时说:“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积累也是高考应试的需要。在文言文翻译、现代文阅读中,有许多题目都是需要学生积累积累才能完成的。因此,一个高中生,必须首先做好知识积累。那么,高中生该怎样积累呢?积累的主要途径有四个分别是:摘抄,背诵,记忆,训练。
积累的方法有三种:
1、单元积累法
就是学习一个单元之后,及时归纳本单元学习的难读字、易错字、成语典故、精彩语段等,力求精要实用。
2、考点积累法
根据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高考考点,对散见于课本、资料、试卷中的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要注意突出重点、难点。
3、易混点积累法
就是对平时训练中遇到的易混知识点,把考试试卷和平时练习题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要着眼于辨析疑点。
阅读的习惯
1、诵读
诵读就是有声的读书。现在大部分高中生都不重视诵读,认为语文多做题就行了,只做题不读书,对于提高语文能力来讲,是舍本逐末。语文试卷中的许多题目,并不是凭理性的分析而是凭借较高的语感做出来的。
比如有些选择题,可能当时做对了,但是让你说出具体解题过程,你可能答不出。除开运气的成分,那就是凭语感做对的,而正确的语感正是从诵读中来的。
许多语文试题其实都是这样,凭语感就能做对,想要持久地保持语感就要多诵读。教材上选的那些优秀的作品,特别是要求背诵的文章,同学们都要认真地诵读,反复地读。
2、精读
从形式上看,与诵读相比,精读是一种无声的读,也叫默读。从本质上看,默读是一个伴随着思考、理解、概括、转化、吸收的研究性的、创造性的阅读,是更高层次的阅读。
精读最关键的一条是在读中思考,高中生们在阅读的过程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正是你们提高语文成绩的过程。
3、勤动笔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忆背诵时,动笔写一写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积累。点点滴滴的语文知识,每天动笔积累一点,不久就会聚沙成塔。高中生可以这样动笔积累:
要随时记下有用的知识,生字、新词、生动的语句,优美的语段,将读书与积累结合起来。
点评阅读材料,对其内容、结构、语言、手法直至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独到的点评。
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把读与写结合起来。
写作的习惯
1、学会积累素材
大量的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素材的积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不要小看生活中那些平凡琐碎的经历,这些都是极为丰富而行动的材料来源,因为这些素材都是真实的,平凡温暖的事情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二是学过的课文内容,这也是一个可观的材料库。三是课外阅读,包括:书籍、报刊、影视作品中发现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典型材料、精彩片段、名言警句等。同学们在阅读之后不能“过目就忘”,而是要把其中精彩的故事、文段摘抄出来,收录在自己的素材库中。要提醒大家的是摘抄时要有用的意识,思考这些素材怎样用到作文之中才最合适。
2、善于思考
许多同学的作文得分不高是因为立意不深刻,想要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文章,就必须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地感受、领悟、思考,对这些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精加工,力求在生活的矿石中,提炼出珍贵的人生之“金”。
这里说的精加工主要就是思考,高中生在写作之前就要好好思考所选的素材与表达的主题是否契合,思考怎样怎样安排文章结构才能表达出深刻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