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生你我早就当教授了!”
“你对得起我们吗?!”
“这些计程车费都是我省吃俭用的,好好念书,不然就是不孝啊!”
这些话都出自一部豆瓣8.5分的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茉莉的最后一天》。
茉莉在妈妈这样长期的逼迫和控制中,放弃了休息,放弃了娱乐,还不得不放弃自己最爱的文学去选择妈妈认同的医学。
她不能反抗,否则妈妈就会扣一顶“不孝”的帽子下来。
自杀,成了茉莉绝望中唯一的选择。
同样的话你耳熟吗?
“要不是为了你我用得着这么省吃俭用吗?”
“没你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
“你现在这么不听话对得起我和你妈妈吗?”
因为这些话我们的孩子总能听到,并且一句一句,落在自己的身上。
甚至大小亲戚、不相干的人,都会告诉孩子,“你要懂事争气啊,你看看爸爸妈妈为了你多么辛苦。”
不管是茉莉妈妈,还是我们周围的亲人,说这样的话无外乎是希望孩子能听话懂事。
可是在这些话语里养育出来的,不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而是一个用负罪感吊起来的提线木偶。
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千万,最不可取的,就是给孩子制造愧疚感。
01
多少父母以爱之名给孩子套上枷锁
现在的孩子大都早慧,研究表明,大多数孩子在11-12个月大时,就能够很好地领悟父母说的话了。
有些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不再哭闹,会不断告诉他,
“你总是捣乱,你的爸爸妈妈很辛苦了,爷爷奶奶很累了,好孩子不能这样。”
所以很多孩子从小就背负着一种负罪感,觉得是自己的到来或者自己的行为给家庭带来了负担,让最爱的爸爸妈妈感到疲惫。
《新生日记》中,奥运冠军刘璇的儿子雄赳赳一直都非常听话,
按照严格的时间表作息学习,还帮助爸爸妈妈一起为即将到来的二宝布置房间。
刘璇到医院待产时,因为医生不建议顺产而心情低落。
雄赳赳察觉到妈妈伤心,竟然走到妈妈身边,狠狠打了自己一下,还哭着说“都怪我”。
原来雄赳赳觉得妈妈低落伤心都是因为自己在一旁调皮,他为此非常自责。
其实这种时候,该感到抱歉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是父母平时的言语失当,才让这么小的孩子对自己的正常行为感到不安。
孩子出于对父母亲浓浓的爱,本能地希望自己可以使父母开心,去改善他们的不良情绪。
可是父母往往希望孩子在内疚中自我反思,达到成长的目的。
所以一些明明与孩子无关的事情,都成了所谓“教育孩子”的借口。
“你听话妈妈就会开心了”=“妈妈不开心是因为你不听话”
“你好好学习妈妈就不觉得辛苦”=“你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妈妈的辛苦”
“为了你上学,家里挤一点也没事”=“家里本来可以住更好的放房子,
你不好好学习哪里对得起这种牺牲”
听着这些话长大的孩子,他们不是因为正确或者热爱而努力前进,而是背负着对父母的愧疚不断前行。
平时这些愧疚都是隐形的,可是一旦与父母产生矛盾分歧,这些情绪就会爆发,压得孩子喘不过气。
黄执中在《奇葩说》的辩场上也讲到,
“自我牺牲的牺牲感,会让一个人觉得自己很不错,可是它在亲密关系中,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心理学上有一种概念叫做“内疚感控制”,是指子女感到父母有恩于他们,
因此无法反对他们,拒绝他们,最终顺从他们的意愿。
电视剧《最好的我们》中,余淮的妈妈就一直以这样的牺牲者面孔出现。
“我成天照顾你爷爷奶奶,你爸一个人在非洲工作挣钱,你看我这衣服,都穿了几年了?你以为我不想穿新衣服啊,我们都是为了你。”
于是她在干涉余淮的所有选择,决定时也心安理得,换座位,选学科,甚至交朋友的对象。
心理学家武志红表示:
“每一个付出者都会有一种伟大的感觉,他们觉得自己有权利向他人索取一点什么。心理不平衡的付出者,为了要‘公平’,会渐渐的变成索取者”。
这就是很多家长控制欲的真相。
每一个无法选择人生的孩子背后,都有用所谓的爱来绑架他们的父母。
他们以爱为名,打着付出和牺牲的旗号,凭借自己的意愿决定孩子的人生方向。
由于愧疚感,孩子对父母爱得越深,就被控制得越狠,直到永远失去自我,活成父母的傀儡。
02
被愧疚感绑架的孩子有多苦
父母给孩子制造愧疚感时,目的往往是为了让孩子听自己的话,按自己的要求行事。
可父母们不知道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著名心理学家周梵分享过一个自己的经历。
一次节目中,主持人问周梵,“父母说过什么话你觉得对你的伤害最大?”
周梵回答,在一次她没有按照妈妈的意思去做一项重要决定时,妈妈曾经对她说
“算了,我就当没养过你这个孩子,以后老了我也不指望你养,我自己过。”
这句话潜台词是什么呢?
我辛辛苦苦养你这么多年,你居然和我对着干,这点小事都不听我的,真是养了个白眼狼。
作为心理学家,周梵说过,
在这么多年的自我成长中,早把曾经认为的那些伤害释放掉了,同样的经历再回想起来时不会再有受伤的感觉。
可是唯独这件事让她不能忘怀。
那是一种交杂着伤感、生气、愧疚、委屈和被冤枉的复杂情感,她在那一瞬间甚至因此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烂人。
被愧疚感绑架的孩子,看起来是很懂事,但是这样的乖巧是孩子牺牲自我换来的。
小说《无声告白》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让人难过的故事。
莉迪亚刚刚记事时,母亲就离家出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了,可是后来检查出已经怀孕,让她又不得不放弃理想回归家庭。
小小的莉迪亚认为是自己和家人拖累了母亲,于是她下定决心,要让妈妈开心起来。
从此,她学习母亲希望她学习的一切,即使自己毫无兴趣;努力满足母亲的所有期待,哪怕那些让她疲惫不堪。
直到中学,莉迪亚的物理成绩无论如何也不能达标,加上家里唯一能理解她的哥哥也即将去上大学,
长期的身心压力让15岁的莉迪亚再也无法承受,她最后选择在湖水中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为父母而活的孩子,最后也会因父母而死。
我们的父母,是天下最希望孩子过得好、过得快乐的人。可同时也是全天下最不会表达的人。
明明只希望孩子不负自己的人生,却总让孩子害怕是不是自己配不上父母的付出。
想做孩子的后盾,却成了压垮孩子的千斤大山。
江西的一位县高考状元杨仁荣就曾经9年失联没有回家。
记者去调查的时候,发现这位状元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成绩很差,最后都没有毕业。
九年前爸爸去北京看他时,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儿子你对得起我们吗,如果你想我们好,就去参加工作。”
而就是这句话,让杨仁荣“觉得愧对父母”,九年都无颜回家。
可其实父亲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儿子你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的苦读吗?你要是想自己好,就去好好找一个工作。
简单的变化,却是截然不同的含义。一种把孩子推开千里,一种鼓励孩子活出自己。
为人父母,你想做照亮孩子前路的灯,还是想做孩子成长路上的荆棘丛?
03
消除孩子的愧疚心
为成长减负
孩子是上天给父母的礼物,而不是父母能随便控制的附属品。
生孩子的时候,没人征求过孩子本身的意见,
那么孩子成长时,就没有人有资格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式成长。
所有人都知道,父母口中那一句句“我是为了你好”都是出于真心,
但是因此就利用愧疚和负感罪,将孩子限制在自己预设的方向之中,是无论如何都不可取的。
想要孩子真正健康成长,首先就要弱化消除掉孩子随时可能出现的负罪心理。
这几点,家长们一定要做到。
第一,调整好心态,孩子并不亏欠父母。
父母主动将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那么养育孩子就是父母必须尽到的义务
养育子女的付出,不意味着孩子生来背负亏欠。
第二,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而过度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一位b站博主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在和老公两个人因为要不要送孩子去10w一年的高级幼儿园产生了严重分歧,她的想法真的很打动我。
父母首先是人,有自己的生活,一旦因为孩子而无限加重自己的负担时,心理上难免产生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会在偶尔矛盾发生时滋生蔓延,化作一把把尖利的刀,割向原本应该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ta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养育孩子更应该注重精神丰富,物质养育真的不必太“超标”,力所能及就好。
用压缩自己的生活质量去养育孩子,是孩子愧疚感的来源,更是父母“道德绑架”的开始。
第三,孩子出现负罪感时,不要给出正面反馈。
《圆桌派》中,武志红曾讲述过,在孩子情绪最初发展的阶段,会有严重的自恋,他们会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他导致的,无论好坏。
所以每当父母情绪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告诉孩子,不是你的原因,否则孩子很容易就会归因在自己身上。
而有些家长,恰恰把这种天性当成教育孩子听话懂事的武器,
明明与孩子无关的事情,偏要说一句“都是你不懂事才这样的,你以后听不听大人的话?”
这无疑是肯定了孩子盲目的负罪感,日积月累,实际上是在消耗孩子对父母的爱和在乎,
到这种招数不能打动孩子的那一天,就是亲子关系崩溃的时候。
最后,随时准备让孩子过自己的人生,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为了放手成全。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
“自诞生之日起,儿童就在逐步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最后要求自己在精神上也达到独立。”
能把父母和子女连接在一起的,从来不是想法行为的一致,更不是甩不脱的负罪感,而是心灵的无限亲密,相互付出,彼此成就。
孩子是一个自由的个体,就算是父母,也不能永远陪伴,更不应该想要控制孩子的人生。
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聚合,只有父母爱子最后走向分离。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理解,支持,鼓励,然后放手成全。
愿每一位父母都明白,只有放手才能让孩子真正成长,养育最终的结果是成全。
最后,让我们一起点亮 【在看】,分享出去,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用温暖的爱给孩子的成长最明媚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