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齐姐育儿 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在中国人的认知里,大多都偏爱于最大的和最小的。对于中间这个数字,都会下意识地忽视。无论在哪一方面,似乎都是如此。
比如家长更偏爱老大或者老小,却总是忽略第二个孩子。再比如老师对于学习成绩最好的和最差的都印象深刻,对于中间水平的学生却总是没有印象。
初中的学习也是一样,大多数家长都会尤其重视初一和初三的学习。一个是为了打基础,另一个也是为了冲刺中考,却对初二这一年相对放松。
事实上,作为连接初一和初三的中间阶段,初二更像是一个阶梯。在这个上不上下不下的时间段,成绩上升和下滑变化都会非常明显。区别就在于,家长是否发现了孩子的变化,并加以改变。
胡女士从初二开始就适当地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束。因为初一时候管得太严,再加上初三要冲刺了,她不想给孩子太多压力,就默认让儿子在初二里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
但没想到这一放松就放出了问题,初二上学期还好,到了下学期的时候,成绩突然大幅度下滑,从班级头几名,掉到了中下游,并且还有下降的趋势。
胡女士十分惊讶,经过询问才得知孩子竟然在初二上学期期末早恋了!初二下学期,他整个心思都放在谈恋爱上,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由于这两个人平时瞒得太死,老师也没有发现,还以为他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明里暗里问了好几遍。最后还是成绩实在掉得太狠,才把胡女士给叫过去的。
胡女士也没有想到自己一向乖巧的儿子居然早恋了,在经过一阵教育之后,终于让孩子再次将重心放回到了学习上。
其实,只要家长有心观察一下就知道,到初二之后,孩子很容易会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要么突然开始叛逆,要么就成绩直线下降。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这几点:
1、产生懈怠心理
整个初中过程,就好像是爬坡。初二就相当于坡的中间部分,稍有懈怠,就会迅速滑下去。
正如家长的那个想法一样,孩子也是一样的。他觉得自己初一打好了基础,初二就没那么重要了,等到初三再去冲刺,就难免会产生懈怠心理。
2、自我意识过剩
十三四岁的年纪,正是青春期叛逆的时候。尤其到初二的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会达到一个巅峰,产生一种自己已经是大人的错觉。因为他们已经不是初一新生了。
这个时候,他们会过分追求自由、权利,对于老师和家长的管教会产生叛逆心理。
3、青春懵懂
十三四岁,放在古代女儿的身上,正是豆蔻年华。就像树杈上的花骨朵,含苞待放,青春萌动。
这个年纪的少男少女,心里有对于美好的向往,以及对另一半的好奇。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他们难免会有芳心萌动的时候,懵懵懂懂地喜欢上一个人,就会将重心从学习上转移。
面对这令人头疼的初二现象,家长应该怎么做呢?除了要督促孩子不能懈怠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多跟他沟通。让他明白什么是懵懂的喜欢,并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件事情。
把这些都做好了,孩子真正将心思都放到学习上,才能将成绩保持到中考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