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考那么容易,怎么会有人考不上高中!“普职比大体相当”的中考升学政策已经推行多年,摆在中考生面前的实实在在现实就是:一半人升高中,一半人被强制分流去中职。
中考的竞争激烈程度,也许很多初中生并没有清醒的意识,还可以掉以轻心在初中混三年,反正都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了,离高考还很远,考大学是几年后的事情。事实上,如果中考失利没有考上高中,那么,一生中与全国最盛大的考试即高考无缘,与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更无缘。这在一对一的肉搏战中失败的人,90%都与以下3点有关。
1.目标不明确
小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很差,基本上都是被老师、家长逼着学习,久而久之,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产生这么一个观念:学习是为老师、家长而学的!很多同学进入了初中还没有把这个错误观念转变过来,还没有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只一味依赖老师、家长推动学习。初中阶段的学习,不再像小学阶段那么简单重复地强化训练,小学三门功课到初中一下子全面开花八门,如果没有明确可执行的学习目标,难免陷入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混乱局面。
学习目标与方向主导了学习节奏和时间安排,它是驱使不断向前迈进的原动力。只有目标明确,我们才会有行动的方向和动力,才会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不少青春期陷入迷茫、厌学状态,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没有激情,大部分都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造成的。好比一辆没有方向盘的超级跑车,即使拥有最强有力的引擎,终究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2.课堂效率不高
有些同学上课很认真,无论书本还是笔记本上都满满当当地写了工工整整的笔记,甚至把老师说过的话一字不落地记下来,并且用了各种颜色的笔做好标记;有些同学课堂上分心走神,老师讲授的内容,看似听懂明白了,实际上只是一知半解的状态,并没有真正消化掌握。对于有这些上课现象的同学来说,注定课堂效率不高,久而久之,成绩很容易下滑。
同学进入初中阶段不难发现,每天的时间基本上都是被安排的,真正属于自己自由安排的时间非常少,并且是零零碎碎的。很大程度上,课堂效率决定考试成绩,那些上课专注,紧跟老师节奏的同学,成绩想差也差不了。因此,只有好好把握住课堂,将老师传授的知识点彻底消化掉,并且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练习巩固,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才有可能取得优秀成绩。
3.没有复习的习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老师灌输的知识点,只有通过反复温习、思考,会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也能更懂得学以致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紧密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否则学得再好不去思考、复习、归纳、总结,到了考试也会经常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
在初中阶段,如果机械地死记硬背地学习,一是时间和精力不允许, 二是即使照本宣科背下来,也很难做到活写活用,成绩也就很难脱颖而出了。只有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上,抓住少得可怜的碎片化时间复习、归纳、总结,把所学过的知识点串起来,才能应对自如地攻下各种“换汤不换药”的考试题型。
无论上文提到的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效率,还是强调复习的重要性,无非就是离不开良好学习习惯。很多时候,考不出好成绩的同学,不是脑子笨不够聪明,也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学习方法错误,学习习惯不好。
而有些人认为学习是件很容易的事,不费九牛二虎之力就能获得优异成绩,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从不会到会总需要一个过程,只有找到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升成绩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想要在中考中完美胜出考上理想高中,说到底,那就是要做好1件事情——养成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