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班主任的都会知道这样一句话:“一二年级不相上下,三年级开始分化,五六年级天上地下”。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这样,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考得非常好,考出90分、100分的 成绩再正常不过了。孩子的水平都不相上下。
但是到了3年级开始,一些考90多分的孩子,就开始考70分、80分,但是有些孩子却仍旧保持90多分。孩子们的成绩开始有了分化。
等到了五六年级的时候,孩子之间的差距就非常巨大了,曾经考出90多分孩子现在可以不及格。
那么想要孩子的成绩始终稳步上升,保持在80-100分之间,那么不同阶段家长就要培养孩子不同的习惯,这样孩子的成绩才不会变差。
一二年级:抓好学习习惯
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学习的知识是整个小学中最简单的,所以家长趁着这个阶段,一定要抓紧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越早养成对孩子越有利。等到孩子上了三四年级再去纠正孩子错误的学习习惯,孩子在学习繁重的课业的同时还要纠正习惯,这会让孩子很累。
那么具体要培养孩子什么习惯呢?
1、先学习后玩耍
千万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养成了做作业拖拖拉拉的习惯,一下午的时间都在玩,不学习,等到晚上了,才急急忙忙地完成今天的作业。
从小就给孩子立下规矩,回家先写作业,写完就可以玩。习惯成自然,等到孩子大了,不用家长督促,自己就知道,要写完作业,然后再玩。
2、自己思考的习惯
家长总是告诉孩子“不懂就问”。那么有些孩子就会“一遇到问题就问”,自己都不去多思考一会。
这就会让孩子形成惰性,孩子总是不自己思考,依赖别人,孩子的思维得不到锻炼,那么学习自然难以有很大的进步。
告诉孩子不懂得先放下,等全部作业都做完了,再回头仔细看,能不能回答上来,如果不能,再去问。
3、检查的习惯
很多家长坐在孩子旁边,发现孩子写错了,马上就让他改,那么其实孩子自己是没有发现错误的。到了考试,是没有人坐在他旁边检查的。
所以看到问题不要急着指出来,而是让孩子把这一页做完,自己检查有没有做错的。孩子还是没有发现时再去提醒他“你再看看这道题?”
三四年级:重视阅读
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就要重视孩子的阅读了,因为大量阅读才能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三四年级的时候,孩子的语文阅读理解会变难,就连数学,孩子如果审不明白题,分数也拿不到手。
这个阶段的孩子,其实很多时候丢分,家长以为是马虎,其实根本原因是孩子阅读理解能力欠缺。
能够成为学霸的孩子,其实都是从小爱阅读的孩子,重庆高考理科状元谢欣颖,以726分的高分考入北大。
谢欣颖的父亲就说,在女儿一岁多的时候,他就会订很多的画报、绘本,给女儿营造一个阅读的氛围。虽然她看不懂,主要就给她讲图。慢慢她就自己阅读的好习惯了。
湖南高考理科状元杜青云也是从小就爱看书,《史记》、《资治通鉴》这样的书籍到后来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推荐给孩子一套课外书籍《写给儿童的文明史》,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作品,以及帮助孩子了解语言、纸张、文字的诞生与发展。
在提升了孩子的阅读量的同时,也掌握了很多的历史故事。
而且虽然是历史,但是丝毫不呆板枯燥,因为整套书都是用奇遇记的故事形式,所以读起来鲜活有趣,很对孩子们的胃口。
五六年级:赢在思维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好了,阅读理解能力也有了,那么接下来要拼的,就是孩子的思维能力了。
同样一个知识,有些孩子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但是有些孩子就只会用“死知识”,那么这就是思维能力的差别了。
在美国国家天才儿童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关于“天才孩子”的特征描述中,第一项就是有“突出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有“思维过程缜密复杂”。
所以家长除了要重视孩子的积累,也一定要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
因为知识是原材料,孩子想要吃到一顿丰盛的饭菜,就一定需要加工,或蒸或炒。
同样的原材料,孩子思维能力弱,则只能吃到一盘小炒,而孩子思维能力强,就可以吃到一整桌的色香味俱全的佳肴。